五蕴非我,我在哪?

问:我教心理学,会让学生从行为、想法、感受来寻找“我”。很多心理问题正是因为人们不知道这些、不能表达或被压抑了。如果五蕴也不是我,怎么解读关于自我的部分?

佛法讲无我,也讲假我,并不否定缘起的五蕴身,只是否定其中有恒常不变、不依赖条件存在的自性。换言之,是否定我们对事物的错误认知,而不是现象本身。

唯识宗讲三性,即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就像有人在月光下看到绳子,以为是蛇而受到惊吓。蛇是主观的错觉,根本就不存在,为遍计所执;绳子代表缘起的现象,为依他起。空并不是否定绳子,而是否定蛇的错觉,告诉我们一切都是条件的假相。

我们戴着有色眼镜看世界,所见离不开自己的认知模式,并受到观念、情绪、经验、好恶的影响。就像我们喜欢一个人,看他做什么都很顺眼,反之,看他做什么都不顺眼。

我们非常相信这个感觉,认为世界就是自己看到的那么回事。其实,呈现在我们认识上的世界,并不是客观存在的那个。

佛法就是不断告诉我们,事实的世界是怎么回事。一旦跳出错误的认知模式,如实看清真相,当下就能在缘起现象中通达空性。

反之,则会由我法二执的错觉产生所知障和烦恼障。然后继续带着二执二障看世界,使所见被进一步遮蔽。

怎么认识自己、解读自我?虽然假我的部分可以从五蕴来寻找,但如果停留于此,是找不到真相的。只有透过五蕴,看到色受想行识只是条件关系的假相,才能看到我的本来面目。

这是必须通过修行体证的,而不是意识层面的思维和判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