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古村落(第二批) 山西省—-— 晋中市祁县东观镇乔家堡村






一、山西晋中介休洪山村

洪山位于太岳山麓狐岐山脚下,是介休市最大的村,处于黄土丘陵与土石山的接壤地带。在历史上是小有名气的水、陶、香之乡,洪山因此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具有特色的源神庙等古建筑群,第一批山西省级历史文化名村。有源神泉和源神庙,相传为唐初尉迟恭在介休任县令时,为纪念大禹治水所建。现存建筑为明代遗构。2013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洪山自古就有“陶村”之称。据史载,洪山瓷窑创烧于于唐贞元年间,距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源神泉水和洪山陶土为洪山陶瓷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物资条件。洪山窑,也叫“介休窑”,历数代,烧瓷历史达千年之久。窑址先已被列入了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而使得洪山一个村拥有两处国宝。以洪山出名的还有“洪山香”,洪山村制香历史久远,清代康熙年间出版的《介休县志》已有明文记载。清末时,“洪山香”老字号“天成公”研发出“全料香”,因其兼具通窍开慧和益思提神的保健功效,曾为贡品。 “洪山香”全盛时,洪山村里几乎家家都是制香作坊。



1、洪山村后的源神庙,为全国文保单位


2、洪山村口的双孔石拱桥和干涸的河床。


3、洪山从神源池取泉水的农民。


4、洪山村上山劳作的农民。


5、洪山村放山羊的农民。


6、洪山村沿街面破败的老房子。








7、洪山村一处比较完整的窑洞式的民居建筑,从城门楼般的大门进去就是一条长长的巷子,缸体底做的墙体。


8、洪山村门前堆满缸体的窑洞式民居。


9、洪山村沿街面的一处完整的民居。


10、洪山村中餐饭馆的小主人的作品。

二、山西晋中介休张壁村

张壁村,是山西省介休市龙凤镇的一个行政村,又称张壁古堡,是中国第二批历史文化名村。位于介休盆地东南三面沟壑,一面平川的险峻地段,背靠绵山,面对平原,依坡建于黄土塬上,整座古堡顺塬势建造,南高北低。是我国现有比较完好的一座融军事、居住、生产、宗教活动为一体的,罕见的古代袖珍“城堡”。古堡充分利用依山退避,难攻易守的地理优势,在地下建有长达3000米,上下三层攻防兼备的古地道,在地上筑垒构城屯甲藏兵。古堡堡墙1300米,面积12万平方米。在堡内一条用红色石块砌成的“龙脊街”,街道两侧有典雅的店铺和古朴的民居;几座庙宇琉璃覆顶,金碧辉煌,点缀在堡内;还有抱柳的古槐和罕见的琉璃碑。现存十六座祠庙等各自分布在南北两处堡门附近,且大都建于城墙之上,城墙高台之上见庙也是晋中的一大特色。



1、张壁村的南寨门。


2、张壁村的文昌阁。


3、张壁村城楼上俯瞰成片的民居。


4、张壁村底下的古地道。



5、张壁村内的街巷




6、张壁村的民居



7、张壁村的永春楼。


8、张壁村龙脊街旁的槐抱柳。


9、张壁村的北寨门。


10、张壁村口打牌休闲的老人。

三、山西晋中平遥冀郭村

平遥县洪善镇冀郭村位于县城东北约5公里,土地开阔,盛产梨、苹果、核桃等水果。一条笔直的大巷子东西向穿越冀郭村,两侧夯土墙壁立,达数人之高,村子里的古堡式院墙和窑洞式民居还是很有北方的韵味。慈相寺在冀郭村北,原名圣俱寺,宋仁宗庆历年间始建麓台塔,皇佑三年(1051)改为慈相寺。宋末寺焚塔毁,金天会年间在旧塔址起塔,又修殿宇、楼亭十多座。现存除正殿与砖塔为金代遗物外,余者是清代重建之物。2001年慈相寺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1、冀郭村里的慈相寺和麓台塔。


2、冀郭村里民居高高的夯土墙。


3、冀郭村东南山梁上的小塔。


4、村口的夯土墙围成的小路。


5、冀郭村巷道里的羊群。

四、山西晋中榆次车辋村

车辋村,位于山西晋中榆次东阳镇,是榆次、太谷、清徐三县(区)交汇处,是全国儒商第一家——常家庄园所在地。车辋村的得名,与其地形地貌有关。早在常氏未曾发迹而展开大规模宅院修建前,这里由四个小自然村组成,这四个小村分别是刘寨、成寨、林寨和王寨。四村中间建有一观音寺,又叫“传教寺”,俗称“大寺”。这大寺,距各寨 皆为半华里之遥,以寺为轴心,四村排列形状犹如车轮,故得名为“车辋”——一个像从轴心辐射到车轮一样的地方。清康熙、乾隆年间,车辋常氏经商获利颇丰,逐渐成为晋中望族,开始大规模营造住宅大院。从清康熙年间到光绪末年,二百多年间常家在车辋整整建起了南北、东西两条大街,共占地100余亩,楼房40余幢,房屋1500余间,使原先四个自然村连成了一片。


1、车辋村的高大寨门,像是城门楼。




2、车辋村的街道,常家庄园的古建筑都在街道的南北两侧。





3、车辋村常家庄园的常氏宗祠。





4、车辋村的常家花园,花园里有砖雕和石狮。




5、车辋村的常家豪华大院民居

6、车辋村的石雕猴子像是深沉的思想者。

五、山西晋中太谷北洸村

太谷县北洸乡北洸村,是著名晋商曹家的大本营。中国第五批历史文化名村。明洪武年间,曹家始祖曹邦彦由太原华塔村迁居太谷北洸村。到明万历年间曹家第14代曹三喜迫于生计去闯关东,在热河的三座塔谋生,开始时以种地、养猪和磨豆腐为生,后开设“三泰号”经营酿酒业,家业渐渐发展起来,曹家极盛之时,在北洸村相继建起了一批布局庞大富丽堂皇的宅院。其中尤以“福”、“禄”、“寿”、“禧”字形建造的四座大院最具代表性。幸存下来的“寿”宅院,是曹三喜的四儿子修建的以多福、多寿、多男为内容的“三多堂”,也就是最著名的是曹家大院,位于北洸村东隅。大院以砖结构为主,木构建筑用材较大,梁枋坚实。东院建筑简朴;中院时代较早;西院雕作精细。三多堂现已开辟为博物馆。




1、北洸村里的曹家大院三多堂气派非凡。





2、北洸村曹家大院的内院


3、北洸村曹家大院的后院。


4、北洸村曹家大院高耸的后座楼。

5、北洸村里的街巷,还保存了一些其他的民居。

六、山西晋中祁县乔家堡村

乔家堡村地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祁县。乔家堡村是一个小村,却磅礴大气,拥有着享有“世界名宅”之誉的乔家大院;它是一个小村,却人杰地灵,走出了被称为“亮财主”的儒商巨贾乔致庸。乔家大院是乔家堡村的主体古建筑群,又名“在中堂”,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是清代著名商业金融资本家乔致庸的宅第。为我国北方目前保留下来的清代民居中最完整的居民建筑之一。





1、乔家堡村现在把所有其他建筑都拆掉了,变成了广场,现在真的只剩下乔家堡了。



2、乔家堡巷道和尽头的祖祠。





3、乔家堡的北院在中堂的建筑,是乔家堡的精华所在。



4、乔家堡的南院建筑。



5、乔家堡的西侧立面。


6、乔家堡北墙外巷道。


7、乔家堡村市场里的葵花籽是唯一有乡土味的东西。只剩下大院的乔家堡已经不成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