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鬼谷子医经(6)温表凉里汤

温表凉里汤

羌活10克  白芷10克  细辛3克  生石膏15克  炙甘草6克

治肺胃有热复感外寒之外寒里热证见身微热而痛,欲饮冷水,或喘或气逆,舌苔薄微黄,脉浮紧或浮数。

羌活,解表寒而善祛上半身风湿,亦是上焦常用引经药,正所谓有疾在身,上羌活中柴胡下川断也,可见羌活之于上焦病证之重要也。白芷解表散寒,祛风止痛,细辛解表寒尚能温肺, 其温肺之用刚好防大寒之品生石膏伤正之虞也,可谓一药多用,诚妙哉也。

生石膏,是单斜晶系矿物,是主要化学成分为硫酸钙 (CaSO4)的水合物,化学式为CaSO4?2H2O。其味辛、甘,性大寒。功效:解肌清热,除烦止渴、清热解毒、泻火。【别 名】细石、细 理石(《别录》)、软石膏(《本草衍义补遗》)、寒水石(《纲目》)、白虎(《药品化义》) 【处方名】 生石膏、石膏、石羔、煅石膏、熟石膏 处方中写石羔、石膏均指生石膏,为原药去杂石 和泥土,研细生用入药者。 煅石膏又称熟石膏。将石膏置瓦罐内,放入无烟炉火中煅至酥松,取出放凉,碾碎入药者。 【商品名】 石膏。以色白、块大、半透明、纵断面如丝者为佳。《纲 目》:“其文理细密,故名细理石,其性大寒如水,故名寒水石,与凝水石同名异物。”“石膏有软硬二种:软石膏大块,生于石中作层,如压扁米糕形,每层厚数寸,有红白二色,红者不 可服,白者洁净,细文短密如束针,正如凝成白蜡状,松软易碎,烧之即白烂如粉,其中明洁,色微带青。而文长细如白丝者,名理石也。与软石膏乃一物二种,碎之则形色如一,不可辨矣 。硬石膏作块而生直理,起棱如马齿,坚白,击之则段段横解,光亮如云母。白石英,有墙壁,烧之亦易散,仍硬不作粉。其似硬石膏成块,击之块块方解,墙壁光明者,名方解石也。烧之 则诧散亦不烂,与硬石膏乃一类二种,碎之则形色如一,不可辨矣。自陶弘景、苏恭、大明、雷敩、阎孝忠皆以硬者为石膏,软者为寒水石,至朱震亨始断然以软者为石膏,而后人遵用有验 ,千古之惑始明矣。盖昔人所谓寒水石者,即软石膏也;所谓硬石膏者,乃长石也。石膏、理石、长石、方解石四种,住气皆寒,俱能去大热结气,但石膏又能解肌发汗为异尔。理石即石膏 之类,长石即方解之类,俱可代用,各从其类也。今人以石膏收豆腐,乃昔人所不知。”“按古方所用寒水石,是凝水石。唐、宋以来诸方所用寒水石,即今之石膏也。近人又以长石、方解 石为寒水石,不可不辨之。”《医学衷中参西录》:“石膏,凉而能散,有透表解肌之力。外感有实热者,放胆用之,直胜金丹。《神农本经》谓其微寒,则性非大寒可知。且谓其宜于产乳 ,其性尤纯良可知。医者多误认为大寒而煅用之,则宣散之性变为收敛(点豆腐者必煅用,取其能收敛也),以治外感有实热者,竟将其痰火敛住,凝结不散,用至一两即足伤人,是变金丹为 鸩毒也。迨至误用煅石膏偾事,流俗之见,不知其咎在煅不在石膏,转谓石膏煅用之其猛烈犹足伤人,而不煅者更可知矣。于是一倡百和,遂视用石膏为畏途,即有放胆用者,亦不过七、八 钱而止。夫石膏之质最重,七、八钱不过一大撮耳。以微寒之药,欲用一大撮扑灭寒温燎原之热,又何能有大效。是以愚用生石膏以治外感实热,轻症亦必至两许;若实热炽盛,又恒重用至 四、五两或七、八两,或单用或与他药同用,必煎汤三、四茶杯,分四、五次徐徐温饮下,热退不必尽剂。如此多煎徐服者,欲以免病家之疑惧,且欲其药力常在上焦中焦,而寒凉不至下侵 致滑泻也。《本经》谓石膏治金疮,是外用以止其血也。愚尝用煅石膏细末,敷金疮出血者甚效。盖多年壁上石灰善止金疮出血,石膏经煅与石灰相近,益见煅石膏之不可内服也。”可见, 生石膏清实热之功可谓“国士无双”!自张仲景到张锡纯,生石膏清实热之泰斗地位无药可替也!恐其大寒伤胃,又佐以炙甘草调和之,全方有的放矢,简洁明了,对证用于临床,无不效验 也。

或问曰:此方尤与张仲景《伤寒论》之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相似,敢问有何区别耶?

答曰:古人云,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此两方区别大矣,但看仲景方之组成:麻黄5克 杏仁9克 炙甘草6克 生石膏18克 此方乃治肺热壅盛之证。方中麻黄虽能发汗解表,祛风寒,然其用量 之小之于生石膏,其辛温解表之力已然变成辛凉解表之用,其有限之温性不过是克制大量之生石膏之大寒也,此方之功效亦变为辛凉宣泄,清肺平喘也。反观温表凉里汤,解表散寒药有三味 ,且量大于石膏,其解表寒之力仍在,故此方乃解表寒清里热之妙方也,但凡外寒内热证,用此方临证加减,效必著也。

某年春,愚之挚友施忠亮医师给出一病案(施忠亮,湖北宜昌枝江人,与愚乃本科同窗,现供职于枝江中医院,其尤善针灸,小针刀,其针行天下,屡起沉疴,可堪针灸届一奇才也), 某男,35岁,糖尿病入院,现病情稳定,正服中药调养之,前天偶感风寒,现周身酸痛,咳嗽气喘,然其糖尿病属中医消渴之中消,胃热炽盛,因其感冒,所服用之白虎汤已停两日,故现烦 渴喜冷饮,予以解表驱寒之品其烦渴愈烈,故与愚讨论之,愚以为其乃外寒里热之证,白虎仍可用之,适当加以祛表散寒之品即可,故拟方温表凉里汤,一剂而愈,简直犹如探囊取物。此方 起初虽为消渴之中消复感风寒而设,然观其组成,实乃能治肺胃有热复感外寒之外寒里热证见身微热而痛,欲饮冷水,或喘或气逆诸证,临床每用之,屡试不爽也。

如梦令

温表凉里汤

羌活白芷细辛,外寒身痛最亲。肺胃实热浸,清热石膏是金。放心放心,甘草益胃护津。

来自:简兮  > 《中医》

<

(0)

相关推荐

  • 胡希恕小柴胡石膏汤医案

    养生之家导读:[组成]柴胡24g,党参9g,黄芩9g,炙甘草9g,生姜9g,大枣4枚,半夏12g,生石膏45~120g. [功用]疏解少阳,清理积热. [适应证]寒热往来,口苦咽干,胸胁苦满,或纳差恶 ...

  • 方剂学辛温解表剂的简单归纳

    麻黄汤 <伤寒论> 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 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服之宜. [组成]麻 黄去节,三两(9g) 桂枝去皮,二两(6g) 杏仁去皮尖,七十个(9g) 甘草炙,一两( ...

  • 跟我记方剂4-辛凉解表:柴葛解肌汤、升麻葛根汤、防风通圣散

    我们继续介绍辛凉解表剂.下面两个方子可能不如上节课介绍的那么有名,但是也很有代表性. 柴葛解肌汤:柴胡.葛根.甘草.石膏.黄芩.羌活.白芷.芍药.桔梗.生姜.大枣: 简介:来自明朝陶华的<伤寒六 ...

  • 中医鬼谷子医经(7)凉表温里汤

    凉表温里汤 金银花10克   连翘10克    生甘草10克  薄荷10克   黑附片6克   干姜6克 治素体阳虚而感温热邪毒或阳虚之人之温病初起,证见发热无汗,或有汗不畅,微恶风寒,头痛口渴但欲含 ...

  • 中医鬼谷子医经(5)四陈汤

    四陈汤 法夏15克  陈皮15克  枳实10克  吴茱萸10克  干姜6克  茯苓10克  甘草10克  人参10克  生姜20克  大枣4枚 治寒痰伏胃之呕吐痰涎,或纳食欲吐,或胸膈痞闷,或胃脘疼痛 ...

  • 中医鬼谷子医经(22)肉桂赤石脂汤

    肉桂10克   煅赤石脂30克(先煎)  海螵蛸15克   芡实30克   山药30克 治脾肾阳虚之久痢,或久泄,或遗尿尿频,或女子赤白带下,崩漏,或男子遗精滑精,早泄,舌淡苔白,脉迟弱或细弱. 赤石 ...

  • 中药漫谈:生姜与干姜,温表阳里阳大不同

    姜,枝叶长茂,根株横溢,感坤土之气而昌盛,其生用辛散,熟用和中,能去臭气,通神明.许慎的<说文解字>曰:"䕬(姜),御湿之菜也."[1]可见古人在造字本义上就表示&qu ...

  • 中医鬼谷子医经(21)升清降浊汤

    升清降浊汤 生黄芪20克 藿香10克 石菖蒲10克 厚朴10克 法夏10克 泽泻10克 柴胡6克 升麻6克 炙甘草6克 生姜5片 大枣5枚 治脾虚痰湿困体,气虚而清气不升浊气不降证见神倦乏力,少气懒言 ...

  • 中医鬼谷子医经 (61)

    断乳方两首: 一,通经断乳汤 益母草30克 桃仁10克  红花10克  当归10克  赤芍10克  川牛膝10克  苏木10克   青皮6克 土鳖虫6克  琥珀6克(研末分吞) 通其月经,使乳随经走, ...

  • 中医鬼谷子医经(33)

    滋阴引经汤 麦冬30克  枸杞10克   生白芍15克   生地15克   熟地15克  代赭石15克(先煎) 川牛膝10克  炒王不留行30克  轮回酒50克 治阴虚火旺,虚火上炎之倒经,证见月经期 ...

  • 中医鬼谷子医经 (70)

    双活除痹汤 羌活15克  独活15克  防风10克  白芷10克 淫羊藿15克  五加皮15克  威灵仙15克  桑寄生15克  狗脊15克  巴戟天10克  肉苁蓉10克  川乌6克  草乌6克   ...

  • 中医鬼谷子医经(6)

    温表凉里汤 羌活10克  白芷10克  细辛3克  生石膏15克  炙甘草6克 治肺胃有热复感外寒之外寒里热证见身微热而痛,欲饮冷水,或喘或气逆,舌苔薄微黄,脉浮紧或浮数. 羌活,解表寒而善祛上半身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