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药面,“锁住”脾精!婴儿拉肚子、不吃饭、没精神,它都管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药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这篇文说,我想和你聊聊,中医是怎么应对小孩拉肚子的。
早年,我跟老师在农村做医疗支援工作的时候,遇上过这么一件事儿。
当时,来者是一家五口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孩子。孩子,才两岁多点,小男孩,很瘦。
怎么回事呢?就是这孩子成天拉稀,粪便稀薄如水,吃了饭就拉稀,里头有不消化的食物,一天得大便将近十次之多。现在,这个孩子面色不好,浑身乏力,食欲不振,强喂点东西还吐。
孩子这样了,作为家长,特别着急。所以,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起带着孩子就医。
我老师听完叙述以后,认真看了看孩子,发现舌淡苔白,脉缓弱。
于是,他老人家就给出个主意。拿啥治呢?就是拿山药粉。具体方法是:
准备中药生山药500克。白糖30到50克。把山药磨成细粉,取50克左右即可。然后,把山药粉放在搪瓷缸内,加适量的凉水调匀。调匀以后,放在火上加热。一边加热,一边搅拌。等煮2到3沸以后,就成了稀糊状了。这时候,加入白糖。吃山药糊,每天服4到5次,每次5汤匙。
家里人一听,说,这东西孩子能吃吗?他现在可是吃啥都吐啊。
我老师说,你放心,这玩意儿味儿好,小孩都爱吃。
就这样,家里人称谢离去。结果,5天之后,患者家属来告,说小患者已经康复。这一招真灵!
后来,我也把这一招学会了。我用它帮助过几个亲属的小孩,也都有效果。
对此,我老师曾告诉我,这个叫做止泻山药粥。是许多中医人都会的办法。可能做法不同,但基本思路都是一样的。
后来,我因为工作的关系,开始对建国以来单验方做系统整理和研究。通过浏览资料,我发现,我老师曾经的这个做法,在1991年的时候,就在权威中医学期刊上发表过。可见,这一招由来已久。
我说说这里的道理。
这里头用到的山药,我觉得当代中国人都十分熟悉了。它是药食两用之物。它性味甘平,入肺经、脾经和肾经。它的最显著的功效,你记住,就是补脾止泻,对于脾虚食少、大便溏泄之人很有好处。它一方面补脾益气,改善脾虚证,二来能止泻,善收涩,化解便溏拉稀和带下问题。而且,这个东西出奇地平和,完全可以长期作为食品服用。
另外,山药能补肺气、滋肺阴,治疗肺虚久咳和虚喘,还能补肾气,滋肾阴,治疗肾虚遗精、早泄。这些,你今天都不用管。只要记住,这山药补脾止泻,就可以了。
作为小孩子来说,他们有一个特点,就是脾胃很弱。脾是后天之本。小孩子在人生初始阶段,后天之本是不牢固的。所以,很容易因为某种因素,一个不小心,就伤了脾气,造成便溏拉稀。
这个时候,可以用山药健脾止泻。当然,此时的小患者,必须得有脾气虚弱的一系列表现,比如说舌淡苔白、脉象缓弱、面色萎黄、没精神、爱疲倦、食欲不振、食之则呕、大便有不消化的食物,甚至便出少许黏液等等。
总而言之,对这样的小患者,用山药粉加白糖熬粥调服,算是不错的经验。
我把这个写出来,供读者朋友借鉴参考。当然,如果孩子出现了严重的拉稀腹泻,我觉得第一时间,还是应该到医院,做一个大便的常规检查。中医这个东西,的确简廉便。但是就诊断来说,它还不如现代医学精细。而且,就小孩来讲,人家往往不会表达,有些事情,必须借助精细检查来找到根由。我前面讲的这些,只能作为一种业界经验来参考,绝不是万能的。
好了。这个事儿,我就说这么多吧。文老师感谢你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