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日记(十一):我们的风采之三
2020年6月5日
今日芒种。
乡里有句俗话:“芒种三日见麦茬。”意思是说,过了芒种,就到了收麦子的时候了。麦收,是一年里最忙碌的时候,气温高,麦子成熟快,再加上天气多变,收麦就像打仗一样,要“抢”,“抢”得回,还要及时晾晒,才能做到颗粒归仓。
庄稼人,忙碌了一场,不容易。
要不是疫情,现在也是高考的前夕,也是要颗粒归仓的时候。现在高考推迟了一个月,我们正好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好好地整理,巩固。以后的日子,还压根我们每一个人努力地拼搏,认真地总结,做到查漏补缺,才能保证自己的收获“颗粒归仓”。
《同学少年》,给了大家很多的鼓励,似是这个火热的季节里一缕清凉的风。我们的风采,也在这个夏天里留下奋斗的印记。
坚守的日子,节日擦肩而过
孙树楠
今天是五一劳动节,我们在如往常的忙碌中度过。
网络上不断看到关于节日的提醒,可那些是他们的,离我们似乎很遥远。
群里有人调侃:周五一天五节课,终于知道“五一”怎么来的了。呵呵,如果照这样来理解,我们岂不是天天过节,“六一”“七一”“八一”,每天都是节日。
说说笑笑,擦擦汗,继续做学案,好好过今天的“五一”。
桌子上放着学生写来的信,好多感谢的话。
喜欢学生上语文课的感受:“语文课堂是最放松、最开心的,减去了很多分数的叨扰,简单得只剩下一个老师,一群学生,还有奇妙的文字。也只有这时,才能窥见学习的本质和生活的奥妙。”“蓝蓝的天,白白的云,还有一群傻傻的孩子,这样难以对外人诉说的快乐,恐怕会成为多年后相见时的泪点。”
学习本来就没有那么多的繁琐,冗繁去掉,机巧去掉,简简单单,学习的快乐,是心里浸润的诗和远方。
一直这样想,做最朴素的课堂,让文字的美走进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里,在生活里赋与文字情感和温度,在文字里品味生活的醇美。带着一颗热爱的心,才能走进文字的境界里。就像心硬的人读不懂诗一样,没有爱的心灵,也难以嗅到文字的芬芳。
天气一天比一天热,风呼呼地刮进开着的门窗,就像个调皮的孩子,吹起了学生桌上的学案,也吹散了他们的头发。
下午,学校安排他们洗澡了。刚刚洗完的孩子,一个个清清爽爽的,这些天来的劳累似乎一下子没有了影子。
每一天,都是一个新的开始,有那么多的任务在等着。正是奋斗的年龄,自然也没有放松的理由。不过,能有这短暂的调整时间,还是让他们兴奋。
喜欢看他们高兴的样子。
没有休息的劳动节,有着不一样的欢乐。
疫情挡住了我们回家的步伐,也在成就着不一样的人生经历。诸多的困难,也会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中一点一点地解决着。
群里发出了数学组老师们自己理发的照片。卫生间成了临时的美发厅,黑色的塑料袋替了围布,卫生间的镜子,正好派上了用场。一招一式,丝毫不输大家做派。有人玩笑说,看看,这是被数学耽误了的理发师。
平淡的日子,每一个坚守,都是节日里最有咀嚼滋味的诗句。如果有最美,我想,这些就是。
上完课,站在教室门口,看学生们在教室里跳起了操。明快的音乐节奏,伴着大家欢快的跳跃,又是一幅动态的青春图景。
如果,你走进此时的二中,你感受到的是学校风景的秀丽、内涵的丰富、底蕴的深厚,还有一群在追梦路上携手同行的人。
晚上时,读到了张申校长的诗《五一节,我们在一起》,朴素的语句,流露的是对老师、对学生、对教育的理解、关心和支持,校长的情怀和教育追求,让人泪目。一下子又想起开学的那天傍晚,他累得坐在海纳楼下的台阶上,和几位领导还在讨论工作。
这个特殊的节日,我们一起走在奋进的路上,用我们的爱心和赤诚,写着最朴素的篇章。
与春天相伴
高三(5)班 黄靖媛
如果有人问我这个假期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我一定毫不犹豫地回答:“累”。
其实,在刚刚开始使用直播和视频上课时,我还一直浸泡在课堂与网络结合的新鲜感中。直到有一次晚自习让我感受到了来自电脑的“恶意”——闪着光的各色字符将眼眶中的水分都“吸走”了。再加上时好时坏的网络,声音变得仿佛遭受了电音的处理,虽说乍一听令人发笑。时间长了,紧张的学习进度和每天必出现的倒计时更是成了雪崩边缘降下的大雪。
即使如此,我也不得不说,我在线上学习中也体会到了不少的令人向往的力量,这才是假期里最重要、最难忘的。
气温回升,我虽然没有机会投入自然的春光里,但我分明地也感受到了另一种意义上的春天。在这个看似单调灰白的春天里,上升的不只是温度。即使是在屏幕前,我也能听到同学们的欢笑。参与到学习的互助中,老师们也仍给予了我们巨大的关注,指引着我们向前的方向。与此同时,自律与热情被注入血液,让我在一室之内、方寸之间获取了春的蓬勃生机。
激情与激情不断上涨,将灰白变为五彩,将这个春天化为难忘的记忆。
线上学习令人回味无穷
高三(9)班 郭峻豪
一帆风顺显示不出水手的坚韧,百回千转才有百炼成钢。疫情的突然来临,给予当代学生重大的挑战,亦是难得的机遇。
多年前,在空中课堂出现伊始,各大媒体报刊便不断猜测全国线上教学是种怎样的体验。疫情之下,真的出现了这样一片试验田。
线上教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高效”二字:老师可在多个班级中同时上课,节约宝贵的时间资源,为接下来解决学生的个性化疑问留足时间。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可自由安排课程自习,进行针对性的扬强补弱;试卷训练讲评针对性更强;钉钉填表,可使老师迅速了解学生训练情况,并集中处理错题的重灾区,排除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雷区,在课堂效率、成果收获方面真可谓是双丰收。同时线上教学也对学生的自制力提出考验,进一步提升了他们在信息化时代的适应力。
线上学习是学生知识的积累,更是一个时代的回忆,其新颖与高效注定令人回味无穷。
居家读书感受
高三(9)班 秦晓洋
“假如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疫情居家期间,我们的伙食非常丰盛,而阅读的精神食粮更让我们“大腹便便”。任疫情把我们囚于居室,我们的心灵与眼睛仍可飞出窗外,遍寻山水。
在阅读中遇见夏思思、彭银华,叹其“身殒声名显,桃李不曾言”;遇见钟南山、李兰娟,恨不能奔往前线的自己“百无一用是书生”;来到武汉空无一人的街道,坚信“莫道春光难揽取,浮云过后艳阳天”……
薄薄的纸页,联系着我们与世界。风后面是风,天空上面是天空,道路前面是道路,书的后一页,仍是书。
线上钉 线下拼
高三(3)班 宋立辉
“钉钉复钉钉……问汝何所思,问汝何所忆。我亦无所思,我亦无所忆,打卡十二项,项项有我名。”这是我在《作文纸条》上看到的《钉钉诗》。相信两个半月的线上学习让所有人都对“ding!”产生了条件反射,而在这两个半月中,钉钉带给我的不仅仅是《钉钉诗》、钉三多的在线求饶,还有我对科技与自律的思考。
尽管我先前就对线上学习有所耳闻,但亲身体验也不禁让我对其来个“三连”。“视频课堂” “体感清屏” “稍后处理”……深入发掘种种功能,我真得感叹科技的飞速发展。科技发展固然迅速,但一切发展最终还是为人服务,再好的科技能否发挥作用还要看使用者,那么线上学习不得不谈谈自律了。
线上学习结果的好坏大部分取决于“自律”两字,但自律能力强不是生而就有,而是来自平时对每件事情自我控制的积累。在我看来,此次线上学习不仅是对自律能力的考验,更是养成自律的平台。尽管此次线上学习已过,但养成自律为时不晚。毕竟未来的线上学习或线际学习还是自律者胜!
转到线下学习,进入封闭校园,首先让我震撼的是“老师不易,真心为你。”与同学住在同一屋檐下的老师才是最难的,有带着孩子入住的青年教师,有年龄已高的老教师……所以我觉得我们学习应更加努力,决不能让诸位老师的汗水轻易付之东流。其次感叹逆袭就在身边,线上学习的自律者在一模中实现了华丽的转身。看到他们成功而让我内心满是羡慕,但同时我也更加认识到:天道酬勤,力耕不欺。所以不要去思考身后会不会袭来冷嘲热讽,既然目标已定,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相信我们的努力定能让冰封的土地里长出十万朵怒放的蔷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