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省吾身|论语浅说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有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是孔子的得意门生,16岁拜孔子为师,在其27岁时,孔子去世,享年73岁。孔子去世时,将年仅4岁的孙子子思,托付于曾子,让曾子教导其学习。
孔子弟子三千,有四配、十哲、七十二圣贤,四配即最接近、最能配合孔子的思想的弟子,四配包括:颜子(又称颜回)、曾子、子思子、孟子。
曾子学问渊博,很多诸侯国国君曾慕名请他做官、为政,都被其一一谢绝,五十岁开始办学堂,教化世人,一心致力于文化传承。
曾子七十一岁时生了重病,生命弥留之际,召集门人弟子于身旁,追忆前尘,回首余生,唯愿将毕生所学,及自认为最重要的心得,尽可能多地传授给学生。病体之下,是一张珍贵华美的席子,由季孙氏所赠。按古礼,卿大夫级别的人才能享受如此华美精致的席子,曾子认为自己为官不至大夫,身份不匹配,所以要求换掉席子,可未等换完,他便撒手离世。
曾子一生,时刻检身自省,用他自己的话讲便是,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唯恐自己的言行不如法、不合道。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有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段话便是最好的写照,以至于备受推崇,流传至今。
吾日三省吾身,字面意思是,我每日反省自身三次,看有哪些不足。三,有两层意思。第一,多次,代指数量;第二,指三个方面。第一,每日多次省察自身的思维、心念、言行是否合道、中正、得体。第二,从三个方面来修正自己,为人谋、与人交、传习。
为人谋而不忠乎?为他人做事情,是否忠。为他人做事,是谓为人谋。尽己所能、尽心尽力是谓忠。
老师教学生,是为人谋;工作,为公司谋划事情,是为人谋;帮朋友解决问题,是为人谋;为客户提供服务,也是为人谋。
为人谋而不忠乎?告诉我们,对待生活、工作、人际关系等任何事,都要尽心尽力,一心一意。恭敬、敬畏生命中的每个人、每件事,即为忠。
做任何事,看似是忠于他人,忠于事情,实则是忠于自己。譬如,工作勤勤恳恳,看似是忠于企业,忠于老板,但仔细思量,只有尽心尽力,才能从工作中磨炼、成长,有所建树。忠于做饭,才能做出美味,增长厨艺;忠于扫地,不起杂念,能锻炼安住当下的本领;忠于写作,自然勤学笃志,切问多思,而后思维敏捷、严谨、深刻。所谓的忠于事情,不过是以事情为载体来修正、提升自己。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与朋友相交,我们是否诚实、守信。古代同门曰朋,同志曰友,相较于古人,现如今朋友的概念,更加宽泛。
有人说,别人不诚信时,我也要讲诚信吗?我们要明白,讲诚信是为了自己而非他人。别人不诚信是他的习惯,我们讲诚信是自己的修养。因他人的不良行为而改变初衷,只会迷失自己。学习圣贤文化旨在修己,而非要求他人,忠、信都只为建立内在的道德修养,创建属于自己的美好。
传不习乎?第一层意思,对于老师教授的知识、学问,我们是否经常温习、应用、实践。否则,很难理解透彻、体悟深刻。第二层意思,作为老师,传授给学生知识、内容、思想、智慧前,是否躬身践行过。自己做到了再教授他人,践行到何种地步,便讲到何种程度。反之,做不到时,没有任何说服力,别人也不会服气,因为言传不如身教。没有践行、体悟时,讲的再好,也只是流于表面,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曾子本人持身中正,节用自爱,终其一生都在传和习,既不停地温习、实践和应用孔子的学问,又一心一意地传授自己的体悟、心得,不遗余力。
做事情要忠,尽心尽力,接下来要诚实守信,之后是传习,既要不停地研习老师的学问、修正自身,还要竭尽全力,将毕生所学传播出去,令其发扬光大,福泽后世。这三句话,是每个学习圣贤文化,致力于修身之人,需要践行一生的至理名言。
本浅解记录,取自虚空先生直播的音频,由于直播中穿插有听众问答,稿件冗长,虚空先生未能过目,编排和整理是在确保先生解读原意的基础上,由热心听众完成,舛误难免,恳请读者海涵指正。
整理 | 虚空流光
校对 | 虚空流光
版权声明:本账号原创,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