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醒年代》最好看的三个点!

这几天,看完了《觉醒年代》,感觉非常不错。

首先是人物塑造得好,活灵活现。

电视里塑造了陈独秀、李大钊、胡适、蔡元培、毛泽东等当时的风云人物,不刻板,很生动。

陈独秀跟儿子之间的紧张关系,李大钊没钱了骗孩子说吃肉塞牙,胡适因为理念不同跟陈李的据理力争,蔡元培三请陈独秀还唱小曲,毛泽东脚踩水盆里编辑《湘江评论》,很多细节,让人觉得很真实,这些伟人跟我们很近,不再是历史书上的刻板印象。

知乎上有个网友说:”原来我一直知道他们伟大,却依然低估了他们的伟大“,看了浑身一震!

黄侃的桀骜不驯,辜鸿铭的特立独行,蔡元培的兼容并包,陈独秀的激情澎湃,李大钊的静水流深,胡适的欲言又止,钱玄同的壮怀激烈,陈延年的倔强执拗,高君曼的默默支持,毛泽东的睿智深邃……每个形象都很丰满,看得很过瘾。

其次是情感处理得好,常常泪目。

陈独秀出狱后,感觉自己可能要连累家庭,有国无家,心里过意不去,借酒跟家人说抱歉,两个儿子大受感动,陈延年第一次喊了“爸爸”,拿酒酹地;陈乔年也站起来,说自己也是这样的人,一饮而尽,豪气干云,泪目。

李大钊和妻子赵纫兰在北大校园里聊天。妻子没来过北大,在亭子里,给李大钊送吃的,然后两个人就在那里展望未来,说些感情的话,镜头缓缓扫过赵纫兰的脸,还有李大钊抽泣的身影。泪目!

陈独秀离开北大,同仁纷纷来告别,钱玄同、刘半农他们来送别,那是自然的。黄侃也来送别,送别的时候,还是那股脾气,并不认同陈独秀的思想和做法,指责陈独秀不可救药。辜鸿铭也来送别,没有那么多的话语。

这两位思想上的对头来送行,体现了士大夫们崇高的精神境界,虽然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是我敬重你的为人,你走,我必来送你。泪目。

陈独秀即将离开北京,临行前,和李大钊一起,带着妻儿学生去爬长城,两人在下面展望未来,探讨路在何方,孩子们在爬长城,到了一段高地,一伙人在那里齐声朗诵李大钊写的《青春》:……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泪目。

类似的情节还有很多很多……

最后情节处理得好,有很多改变,让人百感交集。

陈独秀和陈延年、陈乔年父子,从最初的儿子怨恨父亲,不理解父亲,给父亲搞恶作剧,到慢慢地理解父亲,尊重父亲,到最后父子同心同德,共同走在革命道路上,父子关系的改变和延年乔年两兄弟人生指导思想的改变,让人欣喜。

柳眉从最初的蛮横不讲理,到慢慢喜欢上陈延年,到跟着延年跑到北京,一起演活报剧,一起办工读互助社,到最后回到上海,在树下跟延年吐露真情,延年悲情拒绝,有情人未成眷属,让人扼腕叹息,又对延年心生敬佩。

胡适从新文化的骑手,到渐渐地跟陈李理念不合时常争论,到最后大声质问“这还是新青年吗?”思想转变极大。陈独秀从最初的无比欣赏敬佩胡适,到最后觉得胡适的思想落后时代五年,这个变化,让人叹息。也说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来之不易!

最重要的转变,是李大钊和陈独秀他们思想的转变。

陈独秀从最初的不谈政治,到中间的新文化运动就是政治,到最后主动谈政治,思想转变非常大。原来只是想做个启蒙思想家,唤醒国人;后来发现国人唤醒了,得直接干;刚开始的时候,觉得要温和点,要改良主义,后来慢慢发现改良不行,必须要革命,要流血牺牲,要成立政党,要领导工人运动。陈独秀的思想转变,是本剧中最重要的转变,有一种柳暗花明的感觉,很舒畅。

李大钊的思想转变,比陈独秀要快。之所以比陈独秀快,是因为李大钊接触到更多的底层人民的生活。他在来北大之前,就深刻体察到老百姓的疾苦;来北京之后,遇到长辛店工人,深入他们的生活,对他们的艰苦也深有感触,大年除夕的时候给他们送去很多生活物资;中间有一段离开北大,跑到河北昌黎,住在韩愈庙里,也在体验生活。李大钊的群众路线,走得比陈独秀早,所以更早地自绝地站在贫民的立场上思考问题,更早地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李大钊思想的变化,对陈独秀思想变化起到了巨大的推波助澜的作用。

当这两位导师走到同一个思想层次的时候,建党的诉求就自然地被提出来了,于是南陈北李相约建党,成了一段佳话。这一段,激动人心。

(0)

相关推荐

  • 终于曝光了!2021年高考作文题,居然藏在这部电视剧里!

    6月7日高考第一科语文结束后,当好教师拿到各省的高考作文题目时,第一反应居然是想到了前段时间狂追的<觉醒年代>电视剧. 这些选题,几乎都可以在这部电视剧里找到相关素材和启发. 今天这篇文章 ...

  • 《觉醒年代》口碑炸了,把陈独秀、蔡元培、鲁迅拍得立体、鲜活

    2021-03-22 02:53:46 来源: 世故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师文静 <山海情><跨过鸭绿江>已是令无数观众赞叹的大题材好剧,让人更高兴的是,接棒播出的革命历 ...

  • 觉醒年代的“关键先生”:他们,改变潮水的方向

    真的很喜欢<觉醒年代>所蕴含的那种气质,能把风云激荡的历史,拍出静水深流的感觉.触之,温润如玉,感之,热血沸腾,既有历史的凝重,又有生活的轻松,大时代,小细节,娓娓道来,丝丝入扣,很容易就 ...

  • "觉醒"引领时代

    夜观<觉醒年代> 一百年前,一群知识愤青麇集于北京大学,探讨着如何改变这军阀混战.列强横行的现实,如何唤醒民众,摇动这沉睡的东方雄师,如何改变被千年儒家文化浸润而麻木的国民灵魂,--.他们 ...

  • 《觉醒年代》高分出圈,2021献礼剧大年来临

    文|零壹 目睹表弟久荪发疯病的惨状后,鲁迅手执刻刀和木板沉沉思索. 他瞟见桌上的关公木雕,拇指微动,抚摸青龙偃月刀的刀锋,回想起闹市砍头杀人.小孩围观.愚妇争相接人血沾馒头的情景.音乐渐渐急促,鲁迅持 ...

  • “觉醒年代”最让人稀罕的,是那股救国者的浩然之气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影视独舌(ID:dusheme),作者:李星文,原文标题:<终评|<觉醒年代>里最让人稀罕的,是那股救国者的浩然之气>,头图来自:<觉醒年代>截 ...

  • 《觉醒年代》讲了些啥?

    <觉醒年代>讲了些啥?一句话,<觉醒年代>把毛泽东思想的来源讲解的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觉醒年代>共43集,剧中角色众多,陈独秀.李大钊.胡适肯定是剧中的三大主角 ...

  • 历史,终将还你以清白

    近日,央视播出的历史剧<觉醒年代>引起好评如潮.<觉醒年代>以新文化运动唤醒民智为起点,以中国共产党成立为标志,通过群像刻画,展现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历史的说,没有这一代人的 ...

  • 任正非推荐的《觉醒年代》,将多元文化展现的淋漓尽致

    任正非内部谈话邮件 任正非内部谈话邮件 任正非:人类社会没有哪一步的前进是容易的.我建议大家看一看<觉醒年代>,在共产党成立初期,李大钊.陈独秀为了推动革命,脱下长衫,走入工农,到工厂去教 ...

  • 《觉醒年代》爆火背后:揭示了人这一生,最重要的6种品行!

    作者 | 有书曾小鱼 来源 | 有书(ID:youshucc) 要说今年最值得一看的电视剧,那一定是<觉醒年代>. 自年初播出,至今五个多月来,讨论它的热度从未消减. 这部剧讲述了我们的革 ...

  • 影视观感: 热烈奔放的豪迈激情,催人奋进的精神力量 ——电视剧《觉醒年代》观后感

    影视观感 热烈奔放的豪迈激情,催人奋进的精神力量 --电视剧<觉醒年代>观后感 改革开放以来,影视艺术百花园繁花似锦,精品力作不断出现,许多剧目热播之后,引起强烈反响.平时抽空看电视剧,再 ...

  • 《觉醒年代》经典台词整理

    第一集 李大钊:海上风大,保重身体. 陈独秀:船过山东喽 陈独秀:我叫他们礼义廉.礼义廉,无耻啊. 陈独秀:惭愧啊.十多年了,我陈独秀先学康梁,后随中山,致力政治革命.东奔西走,九死一生,光日本就去了 ...

  • 《觉醒年代》:峥嵘岁月的艺术呈现与时代表达

    原标题:峥嵘岁月的艺术呈现与时代表达 历史的巨轮缓缓向前,峥嵘岁月中,中国共产党用星星之火照亮了民族前进的道路,书写了壮丽辉煌的历史篇章,迎来了自己的百年华诞. 历史为艺术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源泉与动 ...

  • 巜觉醒年代》揭秘

    知行合一jang 03-22 20:55 投诉 阅读数:782 ​​与张永新导演畅聊四小时,<觉醒年代>最全揭秘在此 3月19日,<觉醒年代>首轮播出收官.看着剧中伟人.大家们 ...

  • 《觉醒年代》: 青年觉醒的先声

    编者按:作者王荟钦在朋友圈说:"这是我的第一篇公开发表文章以我之笔,赞颂优秀到极致的<觉醒年代>.这部将永垂影史的作品,是我党初创史在荧幕上的生动演绎.表达敬意与喜爱之余,也以此 ...

  • 觉醒年代观后感

    昨天中午把觉醒年代看完了,真的超级奈斯啊啊啊啊啊啊!然后呢,就写一篇观后感吧.本来昨天准备写的,可是,太忙了 看完整部剧,让我感受到两个字:迷茫,从他们刚开始不知道选择哪条路,哪条路适合中国,他们所面 ...

  • 陈独秀的人缘

    鲁迅在见识了陈独秀的花式拥抱和催稿后,对陈独秀的评价是:此人极具性格魅力,日后定能招揽有志之士为其做事. 也就是说:仲甫有趣有才,人缘贼好! 爱才如命 图片来源于网络 第一次见李大钊时,陈独秀接受了李 ...

  • 《觉醒年代》:看林纾小说《荆生》与《妖梦》的写作对象

    电视机<觉醒年代>最近大热,我也一直在追更.在这部剧里,我喜欢蔡元培的雍容大度,也欣赏陈独秀的聪颖和他看事的通透.他写了一封叫<一封无受信人姓名的信>里说,他是赞同蔡元培的&q ...

  • 电视剧《觉醒年代》主题、基本情节与观后感

    <觉醒年代>所写故事的时间起止: 1915年<青年杂志>问世, 到1921年<新青年>成为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为止. <觉醒年代>展现了从新文化运动.五四 ...

  • 刺梅‖散文:他们在那个年代觉醒

    他们在那个年代觉醒 文/刺梅 出生在六十年代初的人,当开始学知识的时候赶上特殊历史时期,那个时期对历史特别是近代史有特殊的解释,因此我们所了解的"五四"运动就是以北京大学为首的学生 ...

  • 这可能是今年最“红”的打卡路线!

    说来惭愧,我从小就不爱学历史,本身就是金鱼一样的记性,人又懒,还不肯下功夫背,自然学得就差.高中选择理科后,更和历史无缘了. 谁能想到,毕业多年的我竟然因为一部剧--<觉醒年代>,重新捡回 ...

  • 为什么看《觉醒年代》的人这么少啊

    春节期间我在追的唯一一部电视剧是<觉醒年代>. 刚开始看<觉醒年代>的时候,豆瓣上评价人数是2365个,截止2月22日,评价人数如下: 比它上线晚的<赘婿>,评价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