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日记(三)
今天,没有给大家絮絮叨叨地讲,很难得的一节自主学习课。
课前,拿刚考过的标点为例,提醒大家要注意清出每一个知识点和能力点的底子,不能总是在一些方面留下这样那样的疑问点,不要做题时总是靠猜来解决。
大家很认真,偶尔有人提出一些问题,也很快就解决了,教室里一股紧张有序的氛围。看看一张张认真的脸,心里有了一种踏实的感觉,再奋斗几天,等着他们的就是最后的蜕变了。
和老师们交流时,我说,看看他们现在的样子,才是真正地懂得了学习,也知道怎么学习了。如果过去的日子都这么做,他们每一个都会是非常得优秀。可又一想,成长总是有过程的,成长的路总不会是平坦的,走过的每一个弯,都是成长的印记,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印记,生命才变得丰富多彩。而他们走过的每一步,都带着自己鲜明的印记。
练字纸发下去了,每天一小页,坚持下去,保持书写的手感,卷面分马虎不得,最起码,写字的过程还能让疲累的身心得到暂时的调整。有学生小心地收了起来,什么时候开始,他们对发到手的东西这么珍惜了呢?
下午开会,安排后面的工作,说着说着就说到了末尾,心里忽然有了一种莫名的伤感。时间过得真快,都经不起怎么安排了。用不了多久,这一级的工作就会画上句号,那些奋斗的日子就会成为永远的过往,那些我们陪伴着长大的孩子,也会走出我们的视线,成为我们言语中的骄傲。时光的脚步谁也无法拽住,想想自己鬓边开始出现的白发,也是伴着他们的长大出现的呢,心里有了一些坦然。
晚上时,走在操场上,风凉凉的,没有了白天的热,清清爽爽的。教室里依旧灯火通明,有老师在教室里,模模糊糊的,看不清是谁。又想起白天生出的伤感,心里有些笑话自己,这么多年了,每一届学生毕业,总会这样!应该为他们高兴,为他们的努力终于有个好的收获,为他们走向更广阔的天地。老了,感情反而脆弱了。
不知道当他们用“母校”来称呼现在的学校时,内心里又是怎么一种感受,“母校”这个字眼儿里包含了太多的眷恋和不舍。记得毕业的学生问我要成长日记的情景,他们说,到了大学里,面对忽然多出来的自主的时间,让自己一下子不知道该怎么安排,想想高中时候,成长日记里可是把每一段时间都安排得充实呢。其实,哪里是在意一个本子,他们心里还有对母校无法割舍的情感。
有两个学生从身边跑了过去,看校服,应该是高三的学生。也许,是出来跑跑步,调节一下吧。看着他们轻快的步伐,听着他们轻轻的说话声,心里默默地祝愿,愿每一个孩子都能学有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