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乾州蕞娃:《白丁启示录》读书札记(七)
【内容提要】流年不复记,一切忧郁,皆因岁月易逝,生命短暂,一切烦恼,皆因妄自经营,自贱本色。人又俱存爱生恶死之心,俱是逐名趋利之身,哪有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者。一心无累,四季良辰,怎么可能?四季往复时,渐衰的身心,孑然的感觉。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不思君,岁月也老,旭日与落日,角度不同而已。
《白丁启示录》读书札记(七)
乾州蕞娃
(24)《怎能安睡》:阴晴圆缺,看似天气,实则心事;春夏秋冬,无关大地,也是心事。这句话让我想起网络上曾经非常流行的一句话“你若安好便是晴天”,亦或者在中国诗词中流行的一句话“一切景语皆情语”。人活一辈子,关键在心情,好的心情从哪里来?“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你不可能天天开心、事事如意,这就要靠个人及时调整心态,辩证思考,化解矛盾,转忧为喜。
无法慰藉之痛,乃真痛,此痛憔悴难平,生于千千结,往往夜深隐作。世间的痛苦,可以言说的,便不是痛苦,真正的痛苦是苦不堪言,无法用语言来叙述,或者不能对人来叙说,那种痛会让人抓狂,会让人发疯。

(25)《高卧松下似醉》:古寺无灯凭月照,山门不锁待云封。非常喜欢这句话,主要是喜欢古代僧人修行的方式。一直不理解现在的寺院为什么要闭门修行,而不像古代那样可以接纳四方来客。看古代文献资料,很多读书人曾借宿寺院。现在这样的地方可能很难找到,至少我没有碰到。
青春是打开即合不上的书,生命乃踏上便回不去的路。这也便是世人口中的“开弓没有回头箭”,或者“世上没有卖后悔药的”,亦或者歌中所唱的“我的青春小鸟一去不回来”。
回不去的故乡,便是回不去的青春。网上有人撰文说随着现代农业的不断发展,传统农耕文化的日益消亡,农村成了无法追忆的乡愁,其实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我们要追忆的是逝去的青春,而不仅仅是人和物,否则的话,就算是物非昨日之物,人依然是,为何成了无法追忆的乡愁?
流年不复记,一切忧郁,皆因岁月易逝,生命短暂,一切烦恼,皆因妄自经营,自贱本色。人又俱存爱生恶死之心,俱是逐名趋利之身,哪有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者。一心无累,四季良辰,怎么可能?四季往复时,渐衰的身心,孑然的感觉。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不思君,岁月也老,旭日与落日,角度不同而已。
这段话中作者一针见血,指出了世间一切忧郁、一切烦恼的最终根源,皆是在于计较得失荣辱,患得患失,就少了乐趣。但是作者也指出世人大多不能免俗,其间的差异不过是沉沦于其中的深浅不一罢了。我亦不能免俗,所以我不会自视清高,更不会瞧不起他人。人人生而平等,我又凭什么看不起他人?只是道不同不相为谋,我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的同路人。有些人是相伴相随一辈子,有些人是渐行渐远,丢了就丢了,丢了的不必伤心失望,能够错失良机,失之交臂,就说明缘分未到,既然如此,切切不可强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