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轰轰烈烈的添减运动

上卷 第五十五回 第六节:

【原文】

时值宝钗也从上房中来,探春等忙起身让坐.未及开言,又有一个媳妇进来回事.因探春才哭了,便有三四个小丫鬟捧了沐盆,巾帕,靶镜等物来.此时探春因盘膝坐在矮板榻上,那捧盆的丫鬟走至跟前,便双膝跪下,高捧沐盆,那两个小丫鬟,也都在旁屈膝捧着巾帕并靶镜脂粉之饰.平儿见待书不在这里,便忙上来与探春挽袖卸镯,又接过一条大手巾来,将探春面前衣襟掩了.探春方伸手向面盆中盥沐.那媳妇便回道:“回奶奶姑娘,家学里支环爷和兰哥儿的一年公费。”平儿先道:“你忙什么!你睁着眼看见姑娘洗脸,你不出去伺候着,先说话来.二奶奶跟前你也这么没眼色来着?姑娘虽然恩宽,我去回了二奶奶,只说你们眼里都没姑娘,你们都吃了亏,可别怨我。”唬的那个媳妇忙陪笑道:“我粗心了。”一面说,一面忙退出去.

【端木持易见解】

(1)

《西游记》里面,每一回几乎都是妖怪和孙悟空打斗,之后呢,发现妖怪背后都有神仙。孙悟空打得赢要打死妖怪的时候,神仙会及时出来说一句,“大圣且慢”;孙悟空打不赢的时候,最后找到神仙,神仙又出面收了妖怪。总之,你会发现,孙悟空实际上是和神仙在斗争。那么,为什么神仙不直接出来和孙悟空打斗呢?孙悟空背后是谁呢?是观音,如来佛。神仙是什么呢?是道。佛道相争,但你看,背后的仙佛都不出面,只让悟空和妖怪打。打来打去,图个什么呢?西游记里设定悟空是代表好的一方,妖怪是不好的一方。但神仙和佛,却是绝对的好。也就是说,它们把不好,归结为底下人不行,上层是绝对的好。大家想过没有,为什么不直接让如来佛和元始天尊对决,何必让下面的猴子和妖怪打来打去呢?

《三国演义》里面也有意思,魏蜀吴三方大战嘛,对不对?我就在想,为什么不让曹操、刘备、孙权三个人选定一个地方,公开比赛,文斗也行,武斗也行,文武一起也行,最后决出总冠军,大家都听他的,不就避免了天下大战,生灵涂炭吗?结果你们看,他们并没这样搞。很多人曹、刘、孙如何如何,好像没他们三个不行。但你看这三个人死了以后,魏蜀吴的斗争并没有终止,对不对?可见,他们三个啥也不是,死了谁,都改变不了斗争的格局。

西游记里选一个底层的代表打斗,上面人看着;三国演义里呢?选一个上面的代表打斗,下面的人看着;那问题来了,究竟是什么和什么在斗争?是某个底层人吗?还是某个上层人吗?

从西游记我们发现,绝不是单纯的某个底层人在斗;从三国演义里我们发现,也绝不是单纯的某个上层人在斗。

那是谁和谁在斗呢?

《水浒传》在这方面就比较好一点,大家可以发现,是一群人和一群人在斗,是梁山泊的一群人和大宋朝廷那一群人在斗。这就比较有进步性了。

但进一步看,水浒传里,梁山泊这些人,怎么聚到一起呢?看起来都是官府逼的。但这些人还有一个什么共同特点呢?朝廷军官22人,地方低级官吏11人,贵族后裔和地方豪强11人,其他山寨头领若干;专业技术即手工业人员若干;酒商、黑商、私商等商人若干;赌徒、盗贼等无业流民若干。就是没有真正的农民。

按照现代的视角,我们可以发现,他没有按照阶级来分。特别是没有让斗争走向阶级的对立,而仅仅是官民的对立。官民的对立还不是阶级的对立。占封建社会主体的农民没有成为主角登上历史舞台。

总结一下,底层人的个人的斗争、上层人的个人的斗争,底层人和上层人之间的个别斗争,那都是低级的斗争,或者说是斗争的初级阶段;随着斗争的深化,底层人之间会大范围的斗争,上层人之间也会大范围的斗争,同时,底层人和上层人之间的斗争也会变成大范围的斗争;这就叫深化发展阶段;到了最后,斗争会扩大深化,直到整个斗争以阶级的面目出现,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比如封建时期的历次改朝换代;或者两个阶级同时灭亡,人类上升到另一个阶级斗争的形态,比如从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

《红楼梦》有个好处,就是它把各种斗争形态,个人的,阶层,阶级的斗争,都浓缩在大观园里。让大家可以像看舞台剧一样,观一台而知天下。

比如下人之间的斗争,就有秋纹和小红的斗争,冯渊和薛蟠的的斗争等等;阶层之间的斗争,有大丫鬟和小丫鬟的斗争,大丫鬟和管家婆娘们的斗争;阶级的斗争,没有直接写,但间接可以看到,比如刘姥姥进大观园,比如乌进孝上供。据说红楼梦散失的部分,就是直接的阶级的斗争,按照逻辑的发展,自然也必是那样;只是它丢失了,所以,目前只能是猜想和推理了。

(2)

王熙凤生病了,贾府的权力格局发生了变化。

王夫人开始安排李纹、探春、宝钗来接班。特别是宝钗的安排,特别有意思的很。她可是外人呢,怎么好管理贾府内部事务呢?你看宝钗的待遇,“时值宝钗也从上房中来,探春等忙起身让坐。”是不是不一般呢?

最有意思的是,王熙凤不愿意放手,想抓住不放。“虽不出门,然筹画计算,想起什么事来,便命平儿去回王夫人,任人谏劝,他只不听”。所以,平儿的出现,就非常有意思了。她可不是来伺候探春的,她是来监察的,保持王熙凤的影响力的。

所以,吴新登家的来刁难,包括这一节“未及开言,又有一个媳妇进来回事”的这个媳妇,真的只是她们只发的斗争?

究竟是王熙凤和平儿有意为之呢?还是这些奴才们真的胆子够大,还不认新主子呢?这值得我们深思。

王夫人和贾母的斗争,由探春宝钗等和王熙凤之间展开,这是上层之间的斗争;上下之间的斗争,是探春宝钗等和吴新登家的等媳妇婆子们之间进行。这种斗争,后面大家就会发现,其根由乃是收入的不断下降,而支出部分却无法削减甚至更加增加。一方面没有添加,另一方面无法削减。于是矛盾就只能越来越深了。

大家对这种现象体会很深,用“内卷”来形容是再贴切不过了。

较深刻的说法是,斗争正在快速的走向扩大和深化,走向全面的阶级的形式。

王熙凤无力进行的添减,只好由新的改革派来完成了。因为再不重新规划添减,大观园就会有崩盘的危险啊!

大观园的添减,已经到了势在必行的阶段了啊!

只是,探春的革新又是否能长久的贯彻下去呢?旧势力上上下下的阻挠,是不是能够打破呢?你看平儿的话,还是那么好使;平儿传递的信息,就是二奶奶还在,你们心中要有数。你看,“唬的那个媳妇忙陪笑道:'我粗心了。’一面说,一面忙退出去.”

老祖宗还没死,王熙凤还没退缩,依我看,探春的革新运动,并不是那么乐观啊!

而且,你看探春自己的派头,“三四个小丫鬟捧了沐盆,巾帕,靶镜等物来.此时探春因盘膝坐在矮板榻上,那捧盆的丫鬟走至跟前,便双膝跪下,高捧沐盆,那两个小丫鬟,也都在旁屈膝捧着巾帕并靶镜脂粉之饰”。我想,这场添减运动,恐怕最后也不过是“脂粉之饰”而已,减别人的,添自己的,这和过去又有什么区别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