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暑湿为患,诚顺和名老中医张林茂教你巧用藿香正气水平安度夏】

夏季,别把藿香正气水当成万能药!夏日来临,藿香正气水成为很多家庭度过炎热夏季的必备药品。但是否中暑了都可以喝藿香正气水?其实不尽然,原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研究员、原湖北省中医院脾胃病学术骨干,擅长治疗治疗萎缩性胃炎、胃粘膜病变、慢性胃炎、糜烂性胃炎等各种脾胃病,现在诚顺和中医门诊部坐诊的名老中医张林茂主任医师表示,藿香正气水具有解表、化湿、利气等功效。主要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

张林茂主任介绍,中暑分为三种,即阳暑、阴暑和湿暑。阳暑,也就是一般意义上的中暑。这种中暑是因为暑热内侵,临床以高热、大量出汗、疲倦乏力为主要表现,严重的可能会出现虚脱。在暑热或高温环境下作业而中暑者,属“阳暑”,即俗称的“中暑”,这种情况下不适宜喝藿香正气水。

在暑热时节,过食生冷,或贪凉露宿,或冷浴过久所致的热病,俗称“中于寒”,属“阴暑”。中医认为,“阴暑”是因为暑天受寒引起的,从现代人的角度,就类似于经常进出空调间,而出现不适症状,这种情况下也不适宜喝藿香正气水。

湿暑是湿热天气中出现的不适症状,如头痛昏重、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泄泻。通俗地说,因为夏季湿暑容易侵犯人体脾胃,影响脾胃消化运转功能,人们常常感到头痛胸闷、浑身酸沉、胃口不好,甚至上吐下泻。如果在炎热的夏天不小心感冒了,没有发热,但伴有食欲不振、腹胀、舌苔白腻等不适症状,这时就可以试试服用藿香正气水来缓解症状。

显然,藿香正气水主要适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的症状,有病最好找老中医,中医治病讲究辩证论治,最高的境界便是“一人一方”,不宜把某一种药当成万能药,什么病都拿它来对付。

藿香正气水的功效与作用到底有哪些?

1、祛湿暑作用:藿香正气水具有解湿暑的功效,在炎热的夏天人很容易中湿暑,常表现为呕吐、食欲不振、精神不佳或感冒等,这里可以使用藿香正气水来缓解中湿暑症状。

2、促进消化:藿香正气水可以辅助小儿消化不良。消化不良常与“湿病”有关,藿香正气水是一味健脾化湿药,可有效缓解小儿消化不良、积食等症状。

3、醒酒作用:藿香正气水还具有醒酒的作用。当人们醉酒过后,喝点藿香正气水,不但可以醒酒,还能促进食欲。

4、缓解晕车:藿香正气水对晕车晕船有一定的作用。用棉签蘸取藿香正气水,直接外涂肚脐,或将药液敷于肚脐内,对晕车晕船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5、辅助湿疹:藿香正气水还可用于辅助湿疹。用藿香正气水外涂皮损处,每天3~5次,连用3~5日。对带状疱疹也有效。

6、治空调病:藿香正气水可用于辅助空调病。夏天空调吹多了,也会受寒感冒,或腹痛、腹泻。内服各种剂型的藿香正气均有很好的效果。

7、止痒作用:藿香正气水具有止痒的作用,对于蚊虫叮咬后可用藿香正气水涂患处,可以止痒杀菌。另外对于外阴瘙痒者,也可将藿香正气水用凉开水稀释50倍后清洗外阴(男女皆可用),洗后不但瘙痒等症状缓解或消失,而且局部有清爽感。

藿香正气水到底有由哪些“神药”组成?

藿香正气水,一个家喻户晓的中成药,一个家中常备的中成药。很多人知道藿香正气水是一个治中暑的药,其实,藿香正气水还可以很多妙用。

先看方子:藿香,白芷,紫苏叶,茯苓,半夏,陈皮,白术,厚朴,大腹皮,苦桔梗,炙甘草。

藿香正气水的功效,用8个字来概括:解表化湿,理气和中。来拆下方子:

第一梯队,藿香为君用来化湿解暑。藿香是广东的道地药材,去过广东的人应该有感受,广东靠沿海的地方,又湿又闷,压得人踹不过气来,所以,会养生的广东人做菜时都会加点祛湿的进去,比如藿香,陈皮,土茯苓等等。藿香这个药擅长化寒湿,带有芳香味能芳香化浊,而且能升能降,还能治霍乱,功能非常强大。

第二梯队,白芷+紫苏用来解表散寒湿。紫苏叶和白芷都是解表散寒湿,苏叶散皮毛寒湿,白芷散阳明胃经寒湿,把体表受的寒湿往外散出去。为什么要散体表寒湿呢?夏天太热了,人们贪凉吹空调,晚上踢被子等等,寒气和湿气就容易从体表侵入。

第三梯队,半夏+茯苓+陈皮+甘草+白术,用来化痰湿,健脾胃。前4味药就是二陈汤,二陈汤是化痰祛湿的开山鼻祖,再加上一味白术健脾燥湿。这5味药把脾胃中焦的痰湿化开,让气机该升的升起来,该降的降下去。

第四梯队,厚朴+大腹皮+苦桔梗,用来行气化湿。湿气太重了,混沌不开,气机不展,所以,化湿之前一定要行气。厚朴是行气猛药,桔梗开宣肺气,一宣一降把气机都打开。大腹皮是槟榔的那个树皮,嚼过槟榔的朋友清楚,全身的气都快速跑起来了,可见,这个大腹皮行气力量也是非常强大的。

总的来说,方子核心思路非常明确,就是要把体表的寒湿,脾胃中间的寒湿统统除掉。这11味药功效虽有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点,都跟“湿”有关,要么理气化湿,要么芳香化湿,要么散湿,要么燥湿,要么渗湿,把身体里里外外的湿气排一遍。

夏季,藿香正气水还有哪些巧用、妙用?

藿香正气水具有散寒化湿、和中祛暑的作用。人们常用它来治疗脘腹胀痛、呕吐腹泻以及胃肠型感冒。其实,近几年的临床研究表明,藿香正气水还可以治疗下列疾病。

1. 小儿痱子:痱子是婴幼儿及小儿常见病,多发于夏季,若不及时治疗可引起痱子融合导致脓疮从而继发感染。用藿香正气水治疗小儿痱子,效果较好。可取藿香正气水1支按比例加凉开水或生理盐水稀释,稀释浓度为:不满3个月者,药液与水比例为1:3;4个月~12个月者,药液与水比例为1:2;超过1岁者,药液与水比例1:1。用药之前先用温水将局部洗净擦干,然后用消毒药棉蘸稀释后的药液涂擦患处,每日2~3次。

2. 蚊虫叮咬:夏日若不慎被蚊虫“侵袭”,可用藿香正气水外涂患处,半小时左右可减轻或消除瘙痒感。足癣:将患足用温水洗净擦干,将藿香正气水涂于足趾间及其他患处,早晚各涂一次,治疗期间最好穿透气性好的棉袜、布鞋,保持足部干燥,5天为一疗程,一般1~2个疗程即可见效。

3.湿疹:每日用温水清洗患处后,直接用藿香正气水外涂患处,每天3~5次,连用3~5天。

4.晕车晕船:乘坐车、船前,可用药棉蘸取藿香正气水敷于肚脐内,也可在乘车前5分钟口服一支藿香正气水(儿童酌减),可预防晕车晕船。

5.慢性荨麻疹:慢性荨麻疹是皮肤科常见疾病,致病因素较多,发病机制复杂,藿香正气水对本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患者可口服藿香正气水10毫升,每日3次,连服2周为1疗程(若伴有喉头水肿、休克、发热者、近2周来曾用过皮质激素治疗者以及阴虚火旺者不宜采用此方法)。

6.婴幼儿腹泻:取干净纱布一块,折叠成4~6层置于患儿肚脐处,将藿香正气水置水中预热,待药温适宜时倒入纱布上,以充盈不溢为度,用塑料布覆盖纱布后,再用医用胶布固定,2~3小时后取下,每日2~3次,一般2日即可见效。对于腹泻较重、中度以上脱水者要及时补液。

7. 外阴瘙痒:外阴瘙痒者,可将藿香正气水用凉开水稀释50倍后清洗外阴(男女皆可用),洗后不但瘙痒等症状缓解或消失,而且局部有清爽感。

8.外痔:取藿香正气水20毫升,加凉开水1000毫升稀释后,以药棉擦洗,每日2次,有消炎止痛的作用。

9.治疗多种皮肤病:如带状疱疹、肢气、湿疹性皮炎、婴儿湿疹,阴囊湿疹、唇疔,以藿香正气水涂反动派患处,每日7-8次,头癣、手足癣,灰指甲,每日擦拭数次,白癜风,每日用净布蘸藿香气水涂擦患处,微微用力,擦之皮肤微红为度,1日月潭次,小儿疖疮及痱子感染,用藿香正气水10毫升,注射用水落石出0毫升,2药混合一起,备用,疖疮需用生理盐水冲洗消毒然后涂擦,每日3-4次,1周后即可治愈中病即,止,外阴瘙痒,用藿香正气水10毫升,凉开水500毫升,混合后清洗外阴,男女皆可应用,此外,还可治蚊虫叮咬,涂药半小时左右,瘙痒即消失。

10.治疗婴幼儿腹泻: 取净布一块(纱布最好),折成5-8厘米对方4-6层,先将藿香正气水轩水中预热,再把布块放到患儿肚脐上,待药温适宜时倒在布块上,以充盈盖并固定,小于6个月患儿2-3小时取下,6个月以上患儿时间黍长取下,1日月潭-3次,2日即可见效。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藿香正气水也不例外,近年来的临床报道表明,个别患者服用本品后出现过敏性皮疹、过敏性休克、过敏性紫癜以及心动过速等不良反应,在此提醒广大患者使用本药时注意用药安全,特别是有过敏体质者,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本药。

哪些人不适合喝藿香正气水?

1、服用滋补性中药,正在服用滋补性中药的患者,不能使用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水也是一种中药制剂,两者不宜一同服用,否则很可能会增加身体的不适感,更容易增加病变的风险。

2、服用头孢类药物,我们都知道服用头孢类药物时一定要忌酒,而藿香正气水的酒精浓度为40%~50%,所以这两者是一定不能一起用的。

3、孕妇、小孩、年老体弱者、哺乳期妇女,以及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严重的慢性疾病的患者,都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不要盲目跟风,更不要大剂量饮用,否则很可能增加身体的不适感。

4、过敏体质,有些人天生体质敏感,一定要慎重使用藿香正气水,对于酒精或者是某种成分过敏的患者,更是不要轻易尝试饮用藿香正气水,否则很容易增加患病的风险。

张林茂主任治疗脾胃病验案举例

验案一

患者黄某,男,39岁,武汉市武昌区人。

患者胃脘冷痛7年余,伴呃逆频频,呕恶痰涎;呕恶不舒,时有泄泻,手足不温,舌淡,苔白略腻,脉细略滑。1年前胃镜示:“①胆汁反流性胃炎。②胃底息肉多发,并实行电凝术。”近一年胃脘冷痛、呃逆不适加重。曾常用654-2、胃复安肌注;屡服阿莫西林、甲硝唑、克林霉素、果胶铋、奥美拉唑等,上述症状时轻时重。近日复因受寒,呃逆痰涎,胃痛加重,寻求中医诊治。

诊断:胃脘痛(脾胃虚寒,痰阻气逆)。

治则:温中健脾,益气散寒。方选附子理中丸合旋覆代赭汤。

处方:制附子6克(先煎),党参9克,茯苓12克,焦白术10克,干姜6克,炙甘草6克,旋覆花18克(包煎),代赭石6克(先煎),姜半夏9克,生姜3片,大枣3枚,刀豆子9克。连服2周,诸症痊愈。

验案二

患者胡某,男,49岁,武汉市洪山区人。

患者胃脘冷痛伴脘腹胀满已6年余,常伴有眩晕,吐清水,略有咳嗽,吐痰,厌食不化,舌胖,脉滑。曾2次胃镜示:轻度浅表性萎缩性胃炎。不完全幽门梗阻,幽门螺杆菌阳性,屡服中西药治疗,终未获愈。近因旧病加重,经熟人介绍,来诚顺和中医门诊部找张林茂主任诊治。

诊断:胃痛(脾胃虚弱,胃阳不振,痰饮阻滞)。

治则:温阳化饮,健脾消痞,方选苓桂术甘汤合枳术丸合小半夏茯苓汤,加白胡椒。

处方:茯苓30克,桂枝15克,焦白术15克,炙甘草6克,炒枳实9克,姜半夏9克,白胡椒3克。

患者守上方连服3周,诸症皆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