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野草泽的自然气息,称颂着平凡而诗意的日常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养花,美的是花草
更是一种修身养性
养眼,花草之美
中国文人自古有“卧游”的传统。
卧游,是因以前交通工具简陋,古人难以到远处玩,只好在山水画中浏览山川草木,一解云游之馋。
侍弄花草,也有几分相似之意。
虽足不出户,但在片花寸草间,亦能感受天地自然。
任何花草,在中国人眼里都是有灵气的,有灵魂的,
我们视花如人,接花为友、护花若子,尊花为君,司花成神,甚至赋予了它们高贵的称号,例如花中之王——牡丹,还有花中皇后——月季。
养脑,莳花弄草
友人曾送胡适一盆兰花草,他很是欢喜。每日要看三回,浇水施肥,天一凉赶紧抱回屋里,怕冻着。
可直到秋天,兰花依然未开,只有几片清翠的叶,惹得他写出《希望》一诗。
“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开花好。”
养花草,须得每日记挂着,了解习性,留意天气。
若是疏忽不怠,有的可能难再现生机。
老舍爱养花,工作时写几十个字,便到院中看看花草。
浇浇水,搬搬盆,再回去写几十个字。
一天如此反复,在他看来,脑力与体力皆在运动,有益身心。
养花即养心,因为植物会让心情更好,从绿芽到开花,生命力滋生出的美好。
所以院子的绿植尽量引入室内,木格栅上墙,绿植更容易滋长,每天让自己心情大好。
养心,花草之歌
《诗经》大概是最富有气质的,又欢喜又忧伤。
江户时期的日本儒学家细井徇撰绘过一本《诗经名物图解》,其中精致淡雅的配图,让诗句中的花草虫鱼都生动鲜活,如对梦寐,被认为是历史上最全最美的“诗经名物图”。
我也曾选取其中的图谱纹样38种,印制于日本手工纸上,并配以相关诗文,作为友人间鱼雁传书之信物。
而我们的艺术家,将《诗经》形诸画面就可以追溯得更久远了。
战国时期一些青铜器上的刻绘纹样,可与《诗经》内容互证。东汉画家中,刘褒画过《大雅》和《邶风》,卫协也画过《邶风》。
魏晋南北朝时期图画诗经仍盛行不衰,乱世中亦持有一份优雅的诗情。到了南宋钱塘人马和之所描绘的诗经图卷,更被扬之水先生称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其行笔飘逸,有吴道子遗风,并能脱去习俗,留意高古。
展卷流连,如坐春风,可以看到宋人宴饮、祭祀、狩猎等画面,其《豳风图卷》更饱含山野草泽的自然气息,称颂着平凡而诗意的日常。
世间草木皆有灵,难得一颗平常心。
初夏伊始,花草养生。
是在莳弄花草时,是我们在某一刻的留心观察,某一刻的尽心照顾,某一刻的倾心欣赏,让草木花香在人间有了回应。
那一刻的回应,亦让花草树木在我们眼里落实,在心里踏实,落叶却生根。
美,是最好的治愈力。花草,是最好的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