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单位---陇东 麦积山石窟(第4、5、127、133、135窟)
麦积山石窟第4窟,散花楼,距地面经约八十米,为七间八柱,单檐庑殿式洞窟,高约九米,面阔三十米,进深八米,分前廊后室两部分。立柱为八棱大柱,覆莲瓣形柱础,建筑构件无不精雕细琢,体现了北周时期建筑技术的日臻成熟。后室由并列七个四角攒尖式帐形龛组成,帐幔层层重叠,龛内柱、梁等建筑构件均以浮雕表现。麦积山第四窟的建筑是全国各石窟中最大的一座摹仿中国传统建筑形式的洞窟,是研究北朝木构建筑的重要资料,真正如实地表现了南北朝后期已经中国化了的佛殿的外部和内部面貌,在石窟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北周造像以七佛为主,继承西魏秀骨清像的特点,变为"面短而艳"的风格,开启了唐代造像丰满圆润的先河。
中心有大佛和二胁侍
佛像高1.03米,为西魏造像的代表作,佛结跏趺坐,漩涡纹高肉髻和发纹,长圆脸,面带笑容,腰系长带,衣摆分三瓣自然下垂。背光及头光内雕刻伎乐天,细致精美。
头光分三层构图,中心为规整的莲花图案,其次为忍冬纹,枝蔓呈S形自由曲折,最外为十二飞天,以正中的小莲花化佛为中心,两侧各六身,或手持贡品,或弹奏乐器,飞天的衣带向外飘扬。
洞窟中央是罗睺罗授记,佛像和他的儿子罗睺罗,宋代重塑
窟内第九龛,小沙弥,弟子高0.88米,面型圆润,弯眉细目,面带微笑,抿嘴。
10号造像碑为精品,北魏晚期。通高1.38米,宽0.78米,分格雕刻表现大乘思想的三世佛、维摩诘经“文殊问疾品”及佛传故事。佛传故事有燃灯授记、乘象入胎、诞生、剃发出家、树下思维、降魔成道、鹿野苑说法、涅槃等内容,是北朝时期保存情节众多、雕刻精美的佛传故事造像碑。
第135窟,北魏晚期(516-534)开凿,为西崖三大窟之一。【也有说是西魏】俗称"天堂洞",既王仁裕《玉堂闲话》中称之为"天堂"者。横长方形平顶窟,其独特之处是前壁上部开三个明窗。全窟共有造像17身。正壁中龛泥塑一佛二菩萨和窟左石雕一佛二菩萨,都是形神兼备的优秀作品。壁画约保存50平方米。正壁上部绘涅磐变,其右侧的八王争舍利,构图准确,描绘真切,表现了激烈的争战场景。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