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茶世界,只有疯人院院长才能管理
之一
老茶市场,很少有人讨论原料,讨论多的是年份、包装、仓储这三样,尤其是年份和包装,特别显眼。
我喝的是清代的茶,那就是一流茶。是不是清代的呢,清代的茶经历香港的高温高湿上百年又怎么没有化成灰的呢?没有想过的。
这就导致现在的市场,老茶越来越多,越来越真,越来越香。。。
香香的世界啊。。。
即使次一级,那也得是红印、蓝印、铁饼、七子级,从饼面的痕迹其实就可以判断,这些茶是老嫩拼配,是洒面茶,不用谈什么50年代、60年代,说是七八十年代的茶品,那就算是拿到正品了。
因为特征很明显啊,1958年才开始分级采购毛茶,五级十等,这是史书上明确的证据,1958年之前,就和现在的山头茶是一样的,是混级采购,按重量采购,这样饼面的痕迹是完全不同的。大家都看过号级茶的饼面,写是写什么春尖春芽,实际上就是粗枝大叶,和今天的古树茶饼一样。
台地茶,古树茶,这两者条索就完全不一样,尤其是无性繁殖的品种,那更是特征明显,古树茶就不可能这么多细嫩的芽尖来洒面。
这是常识得不能再常识的东西。
当然,我感觉到人们富裕了,明明十万块的,我就是要掏50万去买。这说明——社会主义好。
可是,茶商都是香港的,都是资本主义好,一个行业都去给资本家站台去了。站台就站台吧,还跟自己毫无关系,无非就是收点小红包,超过了标准不能要啊。。。你说,这是不是共产主义的精神。
当然,这一切都与我无关。也跟绝大部分茶客无关,大家无非听个热闹,听个响。
如果真用点心,先来看茶体的原料,台地茶无疑,农药茶无疑,你看看史书也知道,农药是配发的,喷洒技术是流程化的,一亩多少,十亩多少,这是有严格规定的。。。
哎呀呀,别谈了,我想到一杯杯浓俨的农药茶汤,慢慢倒入富豪的口中,酱油茶汤在富豪的口中慢慢起舞。。。那场景,真是妙曼。
好奇怪,大家都有常识,六六六的残留是六十年,为什么一喝老茶就忘记了常识?
罢了,罢了,既然说老茶不能说原料,为什么说新茶的时候又这么较真,这是哪个山,这是哪棵树,树龄是不是3000年。
对了,现在台湾最新的骗局来了,把古树茶分为几个等,一个等是100年到200年,一个等是200年到300年,一个等是300年到500年。
这几个等好像不算什么,现在的普洱茶市场好像也有这样分的。
更精彩的在后头,一个等是1000年的,一个等是2000年的,一个等是3000年的,一个等是4000年的,一个等是5000年。
请注意,这里的数据谈的都是古树茶哦。
我第一次见的时候,我瞪大了眼,莫名其妙,我看了看日子,疯人院没有放假啊。再看看那个群,从院士到茶学院院长专家一堆人,既然你们都不吭气,我也不像之前了,我也跟着嗨吧。
创纪录了,未来的茶世界,不疯怎么行呢。
之二
我之前专心一意的喝老茶,回头一看,不是疯就是傻,而且,这个圈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看上去个个都是行业精英,智商超群,都是以为普洱茶嘛,农产品嘛,但是,事实上,一接触到普洱老茶,个个都是智商接近于零。
好多茶,不用看原料了,再谈原料可能老茶界的人要群起而攻之我了,不用攻,我家里还一仓库呢。可是,你看看茶色也知道吧,茶体发闷,茶汤发闷,颜色就是酱油泡茶,这样的茶,仓储环境可想而知啊,你们倒是敢喝,我也不敢喝。
好多茶友喝茶,一上来,四书五经,当然,是茶学的,我之前也是傻傻的,看了一堆,结果,发现这一堆东西哪里比得过江湖的茶学深奥啊,差远了啊,你就是博士生导师也搞不定啊。
倒头回来,还得跟江湖学,跟大师学,跟市场学。学了一半天,结果我这二把刀,让人看成了是专家,是砖头的那个砖吧。
还是不懂,那就继续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