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通鉴(18)张仪的大棒

读通鉴(18)张仪的伐交大棒之旅

注:秦国开始对列国开展伐交攻势。孙子说,上兵伐谋,其次伐交。伐交的目的是分化瓦解对手的联盟,使自己能够逐个击破。

张仪跑完6国,竟然没有一个国家能真正搞清楚秦国的目标是进攻齐国,张仪把水给搅浑了,但是秦武王却不想按张仪和秦惠王制定战略走,秦武王准备硬打。

三年(己酉,公元前312年)

公元前213年春天,秦国军队与楚国军队战于丹阳,楚国军队大败,被秦国斩杀带甲精兵八万余人,虏屈匄及列侯、执圭七十余人,占领了楚国的汉中郡。楚怀王全国总动员,举国之兵再次袭击秦国,战于蓝田,楚师大败。韩、魏看到楚国虚弱,合兵向南袭击楚国,一直攻至邓。楚国军队听说韩魏军队进攻,只好引兵归国,并割两城给秦国与秦国相互嫁娶合亲。

注:蓝田是秦国都咸阳的最后一道屏障,秦国在蓝田驻有机动部队,楚国从汉中郡穿小道攻进秦国腹地,对秦国造成威胁非常大,秦国的主力前出韩魏,准备进攻齐国,蓝田大多是新兵。魏韩甘当秦国的小弟,这个时候攻楚,有围楚救秦的意味在其中。

燕国人推举太子平当政,即燕昭王。昭王即燕王位。亲自吊死问孤,与百姓同甘苦,能弯腰卑身花重金以招各路人才。

他对郭隗说:"齐国因为燕国内乱而袭击破燕,孤心里清楚燕国地小兵力少,不足以报破国之仇;但诚心想在诸侯中寻找贤士与其共享国家,雪先王之耻,孤的心愿。先生若知道谁有能力,我马上亲自去请!"

郭隗说:"古代有君王用千金安排涓人去求千里马,马已死,涓人买马的头就花了五百金,返还向国君报告。国君大怒,涓人说:『死马都能买,何况活的马!千里马从现在开始肯定会来的。』没有过一年,就得到了三匹千里之马。现在大王一定要召贤致士,可以先从我开始,那些比郭隗强的人,就会不远千里来燕国了!"

于是燕昭王为郭隗筑宫室,并以国师之礼拜之。于是诸侯有能力的士人争相赶赴燕国:其中名将乐羊子后代乐毅自魏国奔燕,剧辛自赵国往燕。昭王任命乐毅为亚卿,并托其参与国政。

韩宣惠王薨,子襄王仓立。

四年(庚戌,公元前311年)

秦国的蜀相杀了蜀侯。

秦惠王派使者告诉楚怀王,秦国打算用武关之外的土地与楚国换黔中郡。楚怀王说:"不愿换地,愿得张仪而献黔中地。"

张仪听说后,请求去楚国。秦惠王说:"楚国怎么会放过你呢,怎么能让你去楚国?"

张仪说:"秦强楚弱,有大王在,楚不宜敢就这样杀臣。而且臣与其嬖臣靳尚关系非常好,靳尚现在被楚王姬郑袖宠幸,郑袖说的话,楚王一般都会听。"

于前往楚国。楚王将张仪关进监狱,准备杀张仪。靳尚对郑袖说:"秦王甚爱张仪,准备用上庸六县及秦国美女换张仪。楚王爱财重地必然尊秦,秦国的美女必然显贵,夫人就将受到排斥了。"

于是郑袖日夜对楚王哭诉:"人臣各为其主。今天杀了张仪,秦王必然大怒。妾请求将我们母子一起迁到江南,不能被秦军所羞辱。"

楚王于是放了张仪并厚礼待之。

张仪借机对楚王说:"合纵这件事,无异于驱群羊而进攻猛虎,不明智也不会成功。今大王不事秦,秦国劫韩驱梁而攻楚,楚国日子就难过了。秦国在楚国西边有巴、蜀两郡,造战船积军粮,顺江而下,一日行五百余里,不至十日就可以到捍关,捍关惊恐那从这里以东全要想着如何防守,而无进攻之力,黔中、巫郡不是大王所有。秦国举精锐从武关出,则楚国粮仓就丢了。秦国大军进攻楚国,最多三个月,楚国就失国了。而楚等待诸侯来救至少要半年以上,等待弱国相救,而忘了强秦之祸,这是臣所为大王担忧的。大王诚能听臣建议,臣请令秦、楚永远结为兄弟之国,不再相互攻伐。"

楚王已得张仪,于是按承诺将黔中地割给秦国。

注:楚怀王要张仪,肯定不是想杀了张仪,而是想知道,秦国的目标到底是什么?是全力灭楚,还是有其他打算,他提出拿黔中换张仪,就是想要从张仪这里得到一个答案,至于郑袖等在暗中救张仪,这都是演戏,楚怀王如果恨张仪就不会关押他,而抓到时把张仪就杀了。当他确认了秦国没有灭楚之心,厚待了张仪。张仪说秦国进攻楚国的路线图,是三国时西晋灭吴的路线图。张仪这样说,楚王反而放心了,秦国把军机都摆在明处了,楚国有机会和秦国交好了。

张仪于是转道韩国,游说韩王说:"韩国地处险恶山居,国内陆产也不是特别丰盛,非菽而麦,整个国家没有两年的战略粮食,能看到的兵力不过二十万。秦国的精锐有百余万。山东的战士被甲蒙胄与秦国打仗,秦国人捐甲徒裼以趋敌,左挈人头,右挟生虏。战场上孟贲、乌获这样的猛士来进攻甲衣都穿不全的弱国,无异垂千钧之重于鸡蛋之上,没有任何悬念。大王不事秦,秦下甲据宜阳,塞成皋,则大王韩国就两分了,鸿台之宫,桑林之苑,再不是大王所拥有的。站在大王角度,最好就是听秦国指挥一起攻楚,以转嫁大祸而取悦秦国,没有比这个更好的办法了。"韩王答应下来。

张仪归秦国报告楚国和韩国的情况,秦王封张仪六邑,号武信君。再出使齐王,游说齐王道:"合纵的人一定常对大王者这样说:『齐蔽于三晋,地广民众,兵强士勇,虽有百秦,将无柰齐何。』大王觉得他们说得有道理却没有认真分析背后的厉害。现在的秦国、楚国嫁女娶妇,为昆弟之国;韩国献出宜阳;魏国效河外;赵王入朝,割河间以事秦。大王不事秦,秦驱韩、梁攻齐之南地,悉赵兵,渡清河,指博关,临菑、即墨非王之有也!国一日见攻,虽欲事秦,不可得也!"齐王答应张仪连横的建议。

张仪离开齐国去赵国,游说赵王:"大王收率天下以拒秦兵,秦兵不敢出函谷关十五年。大王之威行于山东,敝邑恐惧,修缮战甲苦练士兵,努力开荒田积仓粟,愁居慑处,不敢动摇,都是因大王给逼出来的。现在已与往年不一样了,占领了巴、蜀,合并了汉中,包围了两周,固守白马之津。秦国虽与赵国相距甚远,然而对赵国怀忿含怒已经很久了。秦国有敝甲凋兵军驻于渑池,准备渡河,跨过漳水,占据番吾,就会打到赵都邯郸之下,就像甲子合战,正殷纣之事。谨使使臣先来告诉一声。现在楚国与秦国为昆弟之国,而韩、梁称东藩之臣,齐国献了鱼盐之地,就像断赵国之右肩。断右肩却要与人争斗,丢失其他党援而成孤独一国,还有什么比这更危险的!现在秦国发三路大军,其一军塞午道,告诉齐国派兵渡过清河,守于邯郸之东,第二路大军进攻成皋,并带动韩、梁大军于河外,第三路军驻于渑池,约四国一起攻赵,赵国投降必四分其地。臣窃为大王计,莫如与秦王面相约而口相结,永远为兄弟之国。"

赵王只好答应下来。

张仪乃北之燕,游说燕王道:"现在赵王已入朝,效河间以事秦。大王不事秦,秦国下甲云中、九原。驱赶赵国一起进攻燕国。则易水、长城非大王之有也!现在齐、赵对于秦国来说,就是秦国的郡县一样,都是听从秦国的指令才举师进行攻伐。现在大王向秦国称臣,就永无无齐、赵所带来的祸患。"

燕昭王于是献常山之尾五城向秦国求和。

张仪归秦汇报出使的情况,未至咸阳,秦惠王薨,其子秦武王立。武王在为太子时,不喜欢张仪;等即位,秦国的大臣立即上书说张仪的各种坏话。

诸侯知道张仪与秦王有矛盾,都不再按张仪的连横要求,再次要建立合纵之约。

注:张仪走遍了6国,没有一个国家去研判秦国的最终战略是什么,为什么要搞连横?张仪搞连横的目标,是破坏齐国的外交,使得秦国攻齐能一击得中。张仪在秦国任国相这个阶段,魏韩两国事实上听命于秦国,这个阶段对秦国有威胁的就是齐楚,而齐国对秦国利益潜在威胁最大。

张仪直接拿大棒恐吓,逼诸侯各国与秦国签不平等合约。从面试探秦国如果攻秦,哪些国家是潜在威胁,哪些国家可以助力。这和彭肥四处奔走游说诸侯一样,看看哪些国家美国还能驱策?

(0)

相关推荐

  • 第四战:张仪诈楚(4)为什么要写苏秦和张仪?

    春秋战国几百年演化下来,各国之间往往有一些各自多年经营的战略合作伙伴. 比如说秦与楚,世代通婚,秦国政坛有很多的楚国根系的人. 这其中,有大故事. 我们会在战国系列的倒数第二战,为大家详细说一下六国间 ...

  • (原创)学习感悟[1.读书名言一184一379] 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回到家里,张仪的老婆见张仪那般受辱,叹了口气说:"唉,你如果不去读书游说,又怎会遭到这般侮辱呢?"张仪笑着对妻子说:"你看看我的舌头还在吗?"妻子禁不住笑着回答 ...

  • 宣太后其人 之三:怀王受骗

    小编语:这一期的小编工作继续由小夏的先生小田代劳了.老夏已经写完宣太后系列,并开始着手写新的故事系列了.希望喜欢的朋友能在文末多留言,多点赞,支持老夏,谢谢! 公元前313年,芈月的老公(就是那个杀了 ...

  • 读通鉴(19)组织里的张仪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读通鉴(19)张仪的博弈论 注:资治通鉴其实就是博弈通鉴,对于各国来说,就是囚徒困境,张仪的判断是对方会选择什么?他拿什么出来?人大多数时候,不会有全局性的思维,都只能选择对自己有好处的事.什么事对你 ...

  • 读通鉴(251)没有同一利益就没有同一认知

    读通鉴(251)没有同一利益就没有同一认知 嘉平二年庚午,公元250年 夏,五月,以征西将军郭淮为车骑将军. 当初,会稽人潘夫人有宠于吴主,生少子孙亮,吴主有偏爱.全公主既与太子孙和有矛盾,想要预先自 ...

  • 读通鉴(250)高平陵之变

    读通鉴(250)高平陵之变 嘉平元年己巳,公元249年 春,正月,甲午,皇帝谒高平陵,大将军曹爽与弟弟中领军曹羲.武卫将军曹训.散骑常侍曹彦皆跟从前往.太傅司马懿以皇太后令,闭诸城门,勒兵据武库,授兵 ...

  • 读通鉴(252)曹操以力胜而得天下,司马懿以治胜而得民心

    读通鉴(252)曹操以力胜而得天下,司马懿以治胜而得民心 嘉平三年辛未,公元251年 春,正月,王基.州泰攻击吴兵,皆攻破,降者数千口. 三月,任命尚书令司马孚为司空. 夏,四月,甲申,任命王昶为征南 ...

  • 读通鉴(249)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

    读通鉴(249)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 正始七年丙寅,公元246年 春,二月,吴国车骑将军朱然进击柤中,杀略数千人而去. 幽州刺史毌丘俭因为高句骊王位宫数次侵叛,督诸军征讨:位宫败走,毌丘俭于是屠丸都,斩 ...

  • 读通鉴(253)三个国家的权臣性价比

    读通鉴(253)三个国家的权臣比对 嘉平五年癸酉,公元253年 春,正月,朔,蜀汉大将军费祎与诸将大会于汉寿,郭修在坐:费祎欢饮沉醉,郭修起身而刺杀费祎,刺杀成功.(这个人准备刺杀刘禅的.) 费祎生性 ...

  • 读通鉴(248)博弈的平衡点

    读通鉴(248)末大必折,尾大难掉 魏国宗室曹冏上书说:"古代的王者,必建同姓以明亲亲,必树异姓以明贤贤.亲亲之道专用,则其政治败坏得也微弱:贤贤之道偏任,则其敝也劫夺.先圣知道其中道理,故 ...

  • 读通鉴(254)曹魏被落井下石

    读通鉴(254)曹魏为何没有忘身捐躯以扶纲常的重臣? 感悟:天下所有做大事的人,实际上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最初所得靠什么?之后维持凭什么?得天下不以道,守天下不以仁,用人才不以礼,这是曹魏这个庞大 ...

  • 读通鉴(147)假装很忙

    读通鉴(147)大家都在虚张声势 解读:博弈论说,很多时候博弈中却并不是全都是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选项,有的时候只能选择当下最优,所以在做选择的时候就不能介意一时的成功与失败,更不会在意对一部分人好,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