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七雄魏国奠基人
魏犨,生卒年月不详,春秋初期晋国大夫,姬姓,毕万之子,因封邑在魏,所以就以魏为氏,谥号武,又称魏武子。
魏犨是个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武夫,在公子重耳流亡过程中,一直追随公子重耳,与赵衰,狐偃,狐射姑,先轸五人称为晋文公五贤士。
晋文公登位后,有一次讨伐曹国,曹国被灭,曹国国库被搬空,全数运往晋国,后宫美女劳军。
曹国官员秩序册交到了晋文公手中,一一过目,看看哪些人该杀。看了一遍,发现全部该杀,理由很简单:曹国贤人僖负羁竟然不在这个名单中。一问,原来是僖负羁性格太直,不被曹共公喜欢,因此已经被开除出公务员队伍。
晋文公把曹共公叫来,痛骂一顿。《左传》记载:“数之,以其不用僖负羁而乘轩者三百也,且曰:'献状。'”什么意思?
就是斥责曹共公手下有三百个高级公务员,却解雇了僖负羁。乘轩者也就是使用公车者,意思是你曹国狗屁大个国家,竟然有三百辆公车,而其中却没有僖负羁一辆。“献状”是什么意思?就是你不是喜欢看我的排骨吗?这次让你看个够。(公子重耳流亡到曹国的时候,曹共公因为好奇重耳的重瞳骈胁,所以趁重耳洗澡的时候偷窥过)
小小曹国三百辆公车啊,可见自古以来,公车数量直接反映政府腐败程度。
好人被开除,那么当官的一定都不是好人。好人没有公车坐,坐公车的一定不是好人。
这是晋文公的结论,基于这个结论,晋文公下令:凡是坐公车的,杀,抄家。
三百换三百,公车换棺材。
你杀我三百人,我杀你三百家。
仇要报,恩更要报。这是晋文公的做人原则。
僖负羁全族受晋军保护,任何人胆敢动僖负羁家一草一木,斩首示众。晋文公下令,他还记得当初僖负羁送熟食,千里送鸿毛,礼轻情义重啊。
报仇,没人反对;报恩,有人不满了。
魏犨和颠颉是跟随晋文公流亡的,两个人都自我感觉不错,觉得自己功劳不小。可是,论功行赏的时候,哥俩都落在第三档次,两人心中就有些不服。如今看晋文公对僖负羁这么好,不仅下令保护,而且还准备重赏,两人不禁愤愤不平,于是两人就戒酒消愁愁更愁,越愁越喝,喝到后来喝糊涂了,两人一合计,不是不能动僖负羁的家么?那老子索性烧了他的家,好嘛,两个缺心眼凑一块,真就办不出什么好事。
于是这俩哥们就趁着月黑风高,点了僖负羁的家,魏犨烧的高兴,不小心被掉下来的大梁砸中胸口,得亏是这魏犨,换了别人估计当场毙命。这一砸,魏犨酒醒了一半,拉着颠颉,赶紧跑路。等晋国士兵灭完火,僖负羁已经死了,外加二十五个闲杂人等。
晋文公大怒,下令彻查,赵衰不愧是五贤之首,当晚就查出了是魏犨跟颠颉干的,但是晋文公又不舍得杀他俩,于是让赵衰去探望一下魏犨,看他伤势如何,如果确实严重,那就两个都杀了,留着反正也没什么用了,如果不严重,那就留着魏犨,杀颠颉,以后还能有用得着的时候。赵衰先是回自己那里,之后才来到魏犨营帐,魏犨亲自相迎,赵衰开门见山,魏犨矢口否认,谎称喝醉了酒,不知道干了什么。赵衰又说魏犨受伤了,问他伤势如何,魏犨当即趴地上做了三百个俯卧撑,三百个深蹲,《左传》记载:“距跃三百,曲踊三百。”
赵衰一看,这老魏还行啊,没什么大问题,于是走了。魏犨咕咚倒在床上,干喘气起不来,胸口阵阵剧痛。原来,晋文公一开完会,先轸就派人来给魏犨通风报信,告诉他就是痛死也要装模作样给赵衰看。性命攸关,魏犨让手下把自己的胸用白布缠好,然后忍着剧痛,若无其事在赵衰面前表演。
只有一样,魏犨以为自己忽悠了赵衰,其实,赵衰根本没有被忽悠,他之所以先回自己那磨蹭了一阵才来,就是给先轸通风报信的时间。又坚持了原则,又不给别人留下把柄,赵衰也算是个老油条了。
就这样颠颉被斩首示众,魏犨被革职,关紧闭,实际上关紧闭就是让魏犨好好养伤。
所以说啊,魏犨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当你负了工伤,或者什么的,领导来看望你,你也得留个心眼,指不定领导是来干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