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推行英语成功,为何清朝推广满语失败?学者回复一针见血

英国入侵印度之后,提出了一个殖民统治手段,即推广英语。当时,英国殖民官员麦考利有过这么一段经典的总结:

要在印度国内培养一批精英,他们有着印度人的血统和肤色,头脑里装的却是英国人的品位、思想、道德和才智。

尽管起初英语被印度人看成地道的外语,但在1835之后,英国在印度强制规定使用英语教育,和以英语为教学语言,此后英语成为印度第一语言。印度独立之后,英语地位有所下降,但依然是行政和司法用语,等同于官方语言,如今至少是“副官方语言”。

其实,英国不仅在印度,在全球各地的,都成功的推广了英语,甚至部分在独立之后,依然将英语列为了唯一或第一官方用语。即便在中国,英国的英语推广,也有一定的成效,最典型的是香港,影响至今犹在!

总而言之,在殖民时代,英国的英语推广比较成功,至今让英国受益无穷!然而,清军入关掌握了中国大权之后,曾经大力推行满语,为何最终却失败了?

如今满族人超过千万,是全国第二大少数民族,但仍在使用满语的,却极为稀少,仅是东北农村个别村庄的少数老人。网上一些不知真假的传闻,称全国能说满语的大约100多个,其中多数是能说不会写。

总之,清朝满语推广极其失败,不仅没能让汉人学习,而且连满族人都不学了,如今成为亟待保护的语种了。曾经被大力推广的满语,为何却没能推广开来?学者回复一针见血!

《满洲实录》中记载,1599年努尔哈赤创立满文,就是把蒙古文字母改为无圈点满文。客观的评价,这是一种移花接木的速成语言,语言不构成体系,词汇不够丰富,语法不够完善,甚至缺少足够音节等。随后,努尔哈赤、皇太极等就一直非常重视满文推广应用。

鲜为人知的是,清宫剧中,皇帝阿哥等人一口流利的汉语,文书布告之类,几乎全是使用汉文,其实真实历史上远不是这样,清朝曾经大力推广满文、满语。原因很简单,满语是清朝的“国语”,汉语才是清朝的“土著语言”。

从官方文件中可见,在清朝前中期,朝廷大多用满文发布诏、诰等,成为奏报、公文、教学、翻译和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主要文字。

皇太极时期,要求所有文书只能使用满文。顺治时期,清廷基本上都是使用满文奏折。康熙雍正时期,满汉合璧类奏折居多,就是先满文,后面相当于是翻译成汉文,单独的满文或汉文奏章比较少。乾隆中前期,满文奏折非常多,远超过了单独的汉文奏折。

除了官方文件的要求之外,清朝在满语文教育、科举取士及官职升迁、汉文典籍翻译等方面,还做了很多推广努力。

初命礼部,考取通满洲、蒙古、汉书文义者为举人。取中满洲习满书者刚林、敦多惠……汉人习满书者宜成格……共十六人,俱赐为举人。

顺治对汉人进士下旨,“学习满书, 可备将来大用”,甚至对汉人官员是择 “通满洲文义者” 晋升官级,“不能成文” 者降级调用。康雍时期多次举行满文翻译考试, 考中者多任职笔帖式。一度,满语水平高低,甚至成了官员升迁或者贬谪的标准。

至于满语教育,清廷就更加重视了,“国语”是满族学校的必修课,“分习清汉书”一直是核心的教学内容。当然,当时满语教育,主要针对满族、蒙古、汉军旗子弟。

另外,还鼓励汉文典籍翻译成满文,甚至“汉人正史之外, 野史所载”也要翻译,涉及的范围及其广泛。

总而言之,清军入关之后,顺治、康熙、雍正、乾隆等,采取了大力推广满语满文政策,涉及范围很广,力度很大,甚至超出后人的想象。

然而在1766,乾隆年间的《清语易言》中记载,“旗人在京与汉人杂居年久,从幼即先习汉语”,嘉庆年间“不能翻译, 甚至清语(满语)生疏, 不识清字(满文)”,显然早在乾隆年间,别说汉人了,就是很多满人都把汉语当成了母语,到了嘉庆年间更是“清语生疏”。如此大力推广之下,为何满语不像英语一样占据主导地位,反而会逐渐消亡?

对此,有学者一针见血的指出,先进文明可能会被落后文明暂时征服,但最终落后文明又会被先进文明的魅力征服,包括语言文字,这一过程难以逆转,满文满语无法承载浩如烟海的华夏文明;而英国推广英语,却是先进文明对落后文明,自然更容易被印度等接受。

其实,满文满语所承载的文明实在有限,在面对璀璨的华夏文明时,只能被同化(汉语也吸纳融合了满语的一部分)。在这一过程中,本就存在诸多缺陷的满语,消亡也在情理之中。相比之下,英语面对一些落后文明时,却具有文明的优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