闰月教授讲祛湿——第一讲:总则

现在这个季节,尤其是岭南这个地方,天气已然像是夏天了,但同时暴雨连连,经常生活在潮湿的地方,淋雨、涉水、冒雾露而行走,这种湿就渐渐侵入人体,如果这个人本来就是脾虚、或有肺虚、肾虚,可能就是现代医学讲的遗传学基础吧,那么很容易引起湿邪内聚。

“湿”是有形之邪,属阴,属寒,是重浊粘腻的,相对于其他外来的致病因素,湿邪是最让人头痛的,往往导致的都是缠绵难愈的疑难杂症,如类风湿关节炎、湿疹等等。

在人体的脏腑功能中,能消除湿邪的主要是脾,因为脾气健运的话就可以把湿邪化掉,正所谓:“治湿当健脾,脾旺湿自绝”,这是治湿的一方面,就是气化。

治湿的另一方面,是利小便,“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于是,除了脾,这就涉及到了肺和肾,所以有时小便不利要加强补气的药,要用畅肺气、温肾气的药。大家还记得黄闰月教授之前讲的降尿酸的保健方——提壶揭盖降尿酸的方子吗?利用的就是这个原理。

湿邪可以着于肌肤、经络,也可以着于肌肉,乃至脏腑和筋骨。所以湿疹、痛风、溃疡性结肠炎、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狼疮等等百病丛生。重要的是像开头讲的,湿邪致病,往往都是缠绵难愈的,直白点说,这些病基本无法治愈,只能控制,当然也有不同观点。比如痛风,就有专家认为是可以“治愈”的。

在本讲中,我想厘清两个问题:

一是湿邪不是只有这个季节有,它是四时俱在的。由于各种外邪除凉燥外都常常夹湿,比如汗出当风,汗被逼回肌腠就是湿,所以治风也好,治寒也好,治暑也好,治温也好,凡是夹湿的,都要特别注意不能使大汗出。

说一个闰月教授亲身的例子吧。七八年前,我还年轻,记得是春天,还穿着半厚不厚的衣服,周末了跟着几个读博士的同学爬香港东涌的山,爬到半山腰满身大汗,你知道穿着衣服浑身流汗是很难受的,于是快到山顶的时候,我把衣服脱下来翻穿,就是扣子在背部的那种穿法,但是扣子没扣,留着后背,因为后背汗多嘛,这样舒服,而且我认为只要肚子不受风就没事了。同行的一位广东的教授告诉我,马上到山顶了,风大,背部是督脉走的地方,如果汗气被风逼回体内就有湿气,而且这也属于汗出当风,你把全身阳气汇聚的地方直接暴露在寒风中的,必受风湿。那个时候的我轻中信西,哪里听得,觉得一个西医搞科研的还讲这些,有点可笑,结果也是可想而知,回来当晚就发高烧了、头胀痛,也毫无食欲还恶心想吐,社区的医生开的退烧药也不管用,倒是第二天自己实在受不了了,熬了几碗姜汤,然后捂汗,尽然热退了。不过之后就留下了肠胃不舒服的毛病。

所以我现在经常对门诊的年轻痛风病人说,不要以为自己年轻体壮,养生应该从年轻就开始抓起,只是不要啤酒泡枸杞子呀。

另一个要厘清的是,不要动不动就用苦寒的或者寒凉的药物来燥湿祛湿。苦辛温燥、芳香温药,是治湿的正药,比如砂仁、苍术、藿香、佩兰等。至于苦寒燥湿的药,比如黄芩、黄连、栀子,只有在湿已经化热,或湿当中有热时采用。春夏季节,经常见到人一感冒就自己服用三黄片、银翘解毒颗粒,其实都是有大量苦寒的药,还有痛风病人不经医生自己吃大量四妙丸为底子的成药的。苦寒虽然化燥,但是它折伤阳气,阳气折伤了等于助湿!

现在网络很方便,容易人云亦云,于是各种薏苡仁、赤小豆、绿豆就被捧成了神话,大家还记得几年前的绿豆治百病的故事吗?事实上,这些所谓的祛湿圣品都是比较寒凉的,久服伤脾,本身就是虚寒体质的人更不宜用,同样会损阳气而助湿!

湿浊就得用芳香的药;湿聚为水,就得用通利的办法,利水渗湿;阳虚湿聚,就要用温阳化湿、温阳利水的办法。但是,在湿里面最难治的就是湿热,因为清热化湿是最难的,清到什么程度才合适?考验的正是中医生的水平。

最后要强调一下,无论怎么祛湿,还是湿去以后的康复,必须健脾,“脾旺湿自绝”。所以不要天天捧着绿豆粥、薏米粥了,倒是芡实可以常用。

我们科普的态度是认真的,不拘中西,科普在路上,一点都不放松,请大家别忘了点赞,别忘了转发,如果你是有经验的中医师,也请积极留言,弥补我们科普的不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