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国际热点——4类人易患上“临床前期”类风关
今年11月份,在美国的华盛顿,举办了第十一届类风湿关节炎国际论坛。这个论坛是风湿免疫界的国际性年度盛会,自2009年以来,已连续10年成功举办,其中第10届就在中国北京举行。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今年的论坛中,大咖云集,参与者都是国际一流的风湿病及免疫学专家,他们为大家带来了国际上关于类风湿关节炎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
而本次的论坛的热点之一,便是聚焦众人目光的“临床前期”类风关。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什么是“临床前期”类风关?
简单而言,如果医生说你“患”上了“临床前期”类风关,就是说你属于高危人群,有非常高的风险会发展成为类风关。但是,根据你目前的症状,临床上却还不能确诊。
这一类的高风险人群,可能具有以下的特征: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①有类风湿关节炎的家族史,例如父母、爷爷、奶奶、兄弟姐妹等患有此病;
②长期在寒冷潮湿的环境中居住、工作,长期精神压力过大,或者长期吸烟、酗酒;
③血液中查出疾病相关抗体是阳性的,比如RF、CCP、ACPA、AKA、APF、ANA等等,尤其是抗体水平超出正常人几倍水平以上;
④出现(或可疑)相关的症状,如关节的疼痛、肿胀、晨僵,或者影像学检查发现关节内存在炎症性的改变等等。
如果出现以上现象,尤其是符合全部条件的,就要警惕了,因为你很有可能处于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前期”阶段,有很高的风险发展成类风关。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为什么“临床前期”类风关会引起国际重视?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个致残性的疾病,如果没有正确、及时的诊断和治疗,会对患者的身心形成极大伤害,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因此,尽早的识别和干预治疗,对疾病的预后有很大好处。而认识“临床前期”,有利于评估类风关的高危因素,如果在发病前就实行有效的干预方案,甚至可以降低类风关的发病率。
来自莱顿大学的Huizinga T教授提出,ACPA抗体阳性+伸肌腱鞘滑膜炎(MRI中),是预测“临床前期”的最佳指标。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类风关“临床前期”如何有效治疗?
在这一次国际论坛上,探讨的热点之一就是,如何尽早干预“临床前期”,然而对于药物的选择治疗,至今还未有定案。
目前,国际针对“临床前期”的临床研究主要有7项,分别是探讨应用地塞米松、利妥昔单抗、阿巴西普、甲基强的松+甲氨蝶呤、阿托伐他汀、羟氯喹的干预效果。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上述研究的患者群体各异,研究方案也各不相同,孰优孰劣还有待研究结果的进一步评价。另外,上述的这些药物,相对来说强劲有力,是否会导致过度治疗,专家的意见也尚未统一。
当然,未来也会不断有新的治疗方法出现。
而相较于国外的研究方案,我们提出了中药复方干预“临床前期”的思路。
我们认为,相对于西药强效而可能出现过度治疗,中草药则更为缓和,可以有效调控免疫紊乱、抗炎、预防骨破坏。另外,中医辨证论治、中药因人而施的特点,更能针对性地为不同个体量身定制最适合的方案。
第十一届类风湿关节炎国际论坛的圆满落幕,标志着,类风关的早期干预时代已经到来,对“临床前期”的研究将成为热点领域,被持续关注。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