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王到底如何死的?甲骨文新解,颠覆了传统认知!

周文王,即姬昌,周朝奠基者,周太王之孙,季历之子,周武王之父。

《史记·周本纪》中记载,“西伯盖即位五十年。其囚羑里,盖益易之八卦为六十四卦。诗人道西伯,盖受命之年称王而断虞芮之讼。后十年而崩,谥为文王”,周文王享寿九十七岁,最后善终于周国都城,这是一段广为人知的历史。

然而,陕西出土的一块甲骨文,记载内容令人不解:周文王没有善终,而是被纣王杀死祭祀,以至于尸骨无存?

1977年,在陕西省岐山县凤雏村一座西周建筑遗址的窖穴里,考古专家挖出刻有文字的289片甲骨,每片字数多寡不等,少的1字,多的30字。1979年,在邻近的扶风县齐家村也发现和采集到22片甲骨,内有6片刻有文字。

此地出土的甲骨文与《诗·大雅·文王之什·》“周原,堇荼如饴;爰始爰谋,爰契我龟”相合,故称周原甲骨。根据甲骨文和文献记载,可以确认“周原”就是周人灭商前的都城遗址。

在这一批甲骨文中,揭开不少周朝遗留的谜团之余,更记载了一个颠覆传统认知的真相:周文王姬昌很可能是被纣王所杀,周人忍辱隐瞒历史真相!

编号H11:82和H11:84的两片甲骨文极为重要,其中提到了周方伯。对于这两段文字,学者有两种解读。

周文王为验证天命对殷先王“太甲(商汤嫡长孙)”的问卜,祭祀殷先王祈求册封周方伯的目的,是为了受命获得殷先王的认可,占卜显示能够心想事成,会得到福佑。

既然周文王志在代商,为何要向殷先王“太甲”的问卜?就好比刘邦有代秦之志,为何要向秦始皇问卜?其实,在夏商时期,鬼神之说非常盛行,死去的帝王就成鬼神,而且周文王当时是问卜纣王是否会册封他为周方伯,自然要向纣王祖先问卜了。

这是一种解释,符合正史中周文王善终的记载。

但第二种解释就令人惊恐了,因为甲骨文中提到一个“册”(下面有一口字),犹如将一个人捆绑起来,放在祭台上祭祀,而这个人就是周文王。换言之,商纣王杀死了周方伯姬昌,用姬昌祭祀了他的祖先太甲,祈祷未来风调雨顺万事如意。

所谓“册”,形像中有两道绳子捆绑着若干简册,但商朝是用甲骨而非书简,因此这个字反而更像将一个人捆绑起来,开膛破肚之后露出的一条条肋条骨。纣王将姬昌残忍杀死之后,用来祭祀祖先太甲。

如果是第二种,就能解释商周之际一系列历史大事了。

古公亶父(周文王祖父)时期,因戎狄威逼,率领族人由豳迁到岐山下的周原。关于古公亶父迁都周原,还有一种更合理的解释是,古公亶父实际借机开疆拓土,保留原来的居住地,却又开辟新的定居点,后来发生“泰伯奔吴”,实际是开拓吴地,对殷商形成战略包围。从古公亶父开始,周人开始了“剪商大计”,那时就有代商之志了。

其子季历时期,周人势力急速膨胀,对周围戎狄部落大动干戈,不断扩张军事实力。商王文丁(纣王祖父)时,受封为“牧师”,成为西方诸侯之长。后因周人势力太大,威胁到了殷商,季历被文丁处死。

周文王时期,纣王为了解除周人威胁,一度将周文王关押了7年。在7年时间里,周文王作出《周易八卦》。

可见,纣王的确有理由处死周文王,因为周人势力如日中天,殷商却江河日下,两相对比之下,为了解除周人对殷商的威胁,文丁处死季历,纣王处死姬昌也就不奇怪了。

传世文献中也存在一些蛛丝马迹,佐证了纣王处死周文王。

《史记·伯夷列传》中记载:“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之。太公曰:‘此义人者’,扶而去之。”周武王为何不葬周文王?或许就是因为尸骨无存,无以为葬。

《周书·泰誓下》中记载:“予克纣,非予武,惟朕文考无罪;纣克予,非朕文考有罪,惟予小子无良”。能克商,不是我有武功,而是周文王本来无罪;若失败,不是周文王有罪,而是我能力不行。为何提到周武王无罪?周文王之死,是不是纣王找了罪行为由杀了他?

《武王伐纣》中记载:“武王伐殷,乘舟济河,兵车出,坏船于河中。太公曰:‘太子为父报仇,今死无生。’所过津梁,皆悉烧之。”文中有一个关键信息,那就是“太子为父报仇,今死无生”。试想,只有周文王被商纣王杀掉了,周武王才能为父报仇吧!

史书上这些“羞答答”的记载,很可能说明周文王并非病死,而是早就被商纣王杀掉了,所以才会提到“文王无罪”。

武王伐纣攻下朝歌之后,立即对朝歌城进行了残忍血洗,将无数人贬为奴隶,掠夺无数珍奇异宝,将纣王大臣百余人斩断手足,杀掉无数军中小吏及守鼎官,还杀了四十个小氏族首领及他们的守鼎官等。其中守鼎官地位非常重要,相当于祭祀场所的负责人。除此之外,还将纣王和两个妻子的脑袋耳朵割下,放进周庙用于祭祀。总之,周武王打下朝歌之后的行为极为血腥,与史书中的仁君形象相去甚远,或许之所以这么做,就是为了发泄杀父之仇吧。

值得一提的是,既然纣王杀了周文王,周武王为何不明确提出报杀父之仇,而是在史书上隐瞒这一历史?或许,周文王之死的缘由,对周人并不利,甚至影响周人形象,所以不如不说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