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习俗“抬阁”抬的是福气,也是希望,你的家乡有这个习俗吗?

如今的传统节日习俗尽管受到了现代快节奏生活的冲击,许多老办法也不再适用,但这并不意味着优秀文化习俗无人继承。就中国人最为看重的春节来说,在我国部分地区还流行着被称作“抬阁”的习俗。它作为地方特色习俗,因历史性、艺术性等而被纳入国家或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当中。

一、什么是“抬阁”?

“抬阁”,在许多地方又被称作“台阁”、“背棍”、“重阁”等。简单来说,“抬”就是用肩膀扛,而“阁”字的涵义较为丰富,或为“亭台楼阁”的模型,或为木架、载人之平台、铁架。其寓意在不同地区根据地方特色有着不同的解释。抬阁一般在每年的腊月二十七、二十八左右开始,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左右,在部分地区甚至超出春节的时间限制,在平日也会展出。像河北隆尧县在每年的四月、六月、十月、十二月的初一当天都会举行抬阁仪式。

湖南抬阁的盛大场景

“抬阁”之所以能够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因为“抬阁”是一项集戏曲、文学、美术、力学、造型、杂技、音乐、舞蹈为一体的中国特色艺术。抬阁一般选用3-10岁的幼童作为演员,他们经过训练后就可以穿上戏服在“阁”上即舞台上进行表演。而“阁”一般由多名强壮的男性用肩膀扛着,正是因为抬阁要肩抗费力气,所以表演者一般只选用小演员。他们的表演内容大多是为百姓所熟知的历史故事、民间野史与神话传说,要想将这些历史题材的故事编排好,也是相当费心思的。

抬阁表演中的小演员

除“阁”上的表演之外,作为春节的一项隆重习俗,在“抬阁”的队伍周边,还会上演舞龙舞狮、踩高跷、舞刀弄剑等民间杂耍。不同地区还根据地方特色有着不同的展示方式,例如西北一般会有扭秧歌和唢呐队伍,这独有的西北文化艺术在南方就很少见。

一、抬阁文化的兴起与孕育

正如上文所讲,“抬阁”无论从文化艺术角度还是百姓娱乐角度来说,都可谓是春节的一大特色习俗。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习俗呢?这与中国上古时期的民间信仰有着密切联系。众所周知,古代社会由于无法像现代社会一般,对自然进行科学化观察与探索,故出于对自然的尊崇与敬畏,产生了相关的民间信仰。如人们或为求雨而祭祀“龙王”,为求取地方安宁顺遂而祭祀土地神,这种种原始信仰源于古人的日常生活,又反过来对他们的日常生活产生重要影响。种种复杂的祭祀仪式日渐演化成为一个个节日与习俗。

作为民间文化的一种综合展现,抬阁的出现亦与民间习俗有着密切联系。在广东地区,一直流行有“北帝”信仰,每年最为盛大的地方节日就是北帝诞辰日。再如四川的文昌帝君信仰,同样是当地最为隆重的民间活动之一。而无论是什么地区的神灵祭祀,当地居民一般会在神灵的诞辰日这天将其神像从庙宇中抬出游行祭祀。而将神像“抬出来”的举动,不正与抬阁习俗有着密切联系吗?

四川当地的重要神灵文昌帝君

除却神灵祭祀起源说之外,抬阁习俗在中原地区还与孔子有密切关系。相传孔子周游列国时曾经过一处名为“干戈沟”的地方,孔子对当地的淳朴民风十分欣慰,故特以自己故乡“曲阜”之“曲”代替“干戈”二字,赐当地名为“曲沟”。孔子希望天下真的能够不受“干戈”战乱之苦。而当地百姓在孔子临走之际,选取会唱歌的儿童站在小台之上,并令壮汉用肩扛之,以表达对孔子的送别之情。此活动被当地称作“抬歌”,即今日之“抬阁”。

河南曲沟当地的孔子像

其实抬阁的起源还有许多种其他的说法,如汉代戏曲说、佛教说、祈雨说等,但不论如何,抬阁的起源大概是与古代的祭祀文化有关的,在数千年的历史中,其鬼神祭祀意味逐渐消散,而民间娱乐风格愈发突出。

三、抬阁的故事与戏曲

既然抬阁已然成为今日春节的重要民间娱乐活动,其表演的节目也在尊重文学艺术的同时愈发大众化与娱乐化,表演内容也愈发活泼生动。那么抬阁讲述的戏曲故事究竟有些什么呢?一般来说,抬阁讲述的故事戏曲都是百姓爱看的,大多是以真实的历史故事为蓝本改变的典故传说。而老百姓所尊崇的“仁、义、礼”等中华民族的优良品德也大多是故事最终所要表达的主题与核心。由于抬阁在全国各地都有分布,故其故事也具有当地特色,如广东的抬阁故事一般与粤剧密不可分,湖南的抬阁则与湘剧、花鼓戏联系在一起。剧目更是多种多样,如众所周知的《穆桂英挂帅》、《白蛇传》、《西游记》、《哪吒闹海》等都有出现,可谓是贯通上下五千年,历史故事与神话传说互相交融在一起。

抬阁故事里的花木兰

抬阁的形式具体来说其实也分好几种。其一名为“地台故事”,顾名思义,这种“阁”距离地面较近,舞台也较小,演员数量较少。由于受人数限制,这一类的故事剧本一般是《桃园结义》、《岳母刺字》、《梁山伯与祝英台》等主角较少的故事。其二则是“高彩故事”,即舞台离地面较高,通过一些特殊的机械物件将舞台高高撑起,舞台相对也较大。剧本一般有《八仙过海》、《大闹天宫》等。第三种则最为独特,名为“高跷故事”,即演员踩着高跷进行表演,最为壮大的剧本则是《水浒传》,108个演员画着不同的装扮踩着高跷从人群中走过,场面十分壮观。

总而言之,抬阁的故事千奇百怪,其表现形式也是五花八门,不同的故事要搭配着不同的舞台方式进行表演。

高跷抬阁

文史君说

抬阁是我国春节习俗中既具有地方性又具有全国性的一项民间习俗,其表现形式与故事剧本一般与当地文化、戏曲密不可分,但无论何地的抬阁,其所表达的对新年的祝福是全国相通的。抬阁被列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真可谓名副其实。

参考文献

许婷:《春节中的抬阁民俗研究——以长乐抬阁故事会为例》,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学位论文,2020年。

李木子:《民俗文化在乡村节事旅游中的运用——以长乐抬阁故事会为例》,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16 年。

(作者:浩然文史·小太阳)

(0)

相关推荐

  • 【随笔】乾州蕞娃:远山之旅系列散文(十)山阳民俗

    [内容提要]山阳县因其地理位置,受秦楚文化相互影响,形成了与陕西其他区域不同的民风民俗.与关中不同,山阳做寿有做虚(岁)不做实(岁)的习俗.关中地区除了整十做寿外,还讲究在门槛之年做寿."七 ...

  • 【特别奉献】元宵节快乐

    刚迎来新年,转眼就是十五.值传统佳节--元宵节来临之际,北墨恭祝各位读者朋友:生活甜蜜.家庭幸福.工作顺利,事业兴旺,节日愉快! 关于元宵节的由来和习俗,北墨收集了一下,在此陪大家一起"涨姿 ...

  • 【刘家习俗】清明节习俗

    清明节习俗 从节令的气候特征看.清,指草木回青:明,指万物萌发. 在刘家村,应节的食品是包"清明果". 清明,在公历4月5日前后,即从隔年均冬至起共106天.清早,家家折杨柳枝条, ...

  • 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有什么区别?

    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是道教中的节日,分别来祭祀中国古代的三官.上元祭天官,中元祭地官,下元祭水官.每个节日祭祀的对象不一样,习俗也有所不同. 上元节是指农历正月十五那一天,也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

  • 辉煌灯火花千树,最是一年热闹时

    这个周五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 "上元节". 之所以称元宵为上元,是因为沿袭道教陈规.道教称正月十五为"上元节",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十月 ...

  • 元宵节绘本推荐《龙的高跷》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 ...

  • 踩高跷:传承了几千年的民间习俗,如今却面临着失传的风险

    2006年5月20日,踩高跷列入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对于这项传统的中国民间习俗,我想大家并不陌生,每逢有大的民间活动之时,必少不了高跷的身影. 但是,对于现在的年轻人而言,高跷视乎就没什 ...

  • 【三湘文艺】彭建彬/难忘长乐“故事会”

    难忘长乐"故事会" 作者:彭建彬 又是一年春节到,按照传统习俗,春节过后的正月里,农村都要玩龙舞狮,以祈愿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牛年春节在家,让我不禁又想起四年前的正月十四前 ...

  • 寒衣节的历史变迁3

    元代"送寒衣" 北宋时期,还没有"寒食节"的称谓,只是在"十月朔日"有了祭祀活动.<梦粱录>记,南宋临安延续"士庶以十 ...

  • 泽畔抬阁

    泽畔村位于隆尧县东良乡境内,在东良南偏东3.4千米.因古代村子位于大陆泽畔,故名泽畔.据村中族人口传,明永乐二年(1404)秋八月,山西洪洞县马姓兄弟移民至泽畔,将故里一带民间社火移植而来.抬阁源于元 ...

  • 赤峰三座店的“背阁”和“抬阁”

    赤峰记忆公众号 赤峰记忆,为您讲述赤峰的另一半历史. 关注 赤峰市宁城县三座店有两种历史悠久的民间舞蹈形式,叫作"背阁"和"抬阁",深受广大群众喜爱.每逢关帝庙 ...

  • 每天抬一抬脚跟,百病自消!肾气也越来越足了

    踮脚,别看只是一个很小的动作,却是一种非常古老的养生方法哦!流传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 在古代,踮脚也叫"敦踵","敦"亦作"顿", ...

  • 「晓光说」下杆时右脚到底抬不抬?

    我们打球的时候,相信会听到很多似是而非的"标准",比如,在下杆击球的时候,右脚是不能抬起来的.但真的是这样吗?今天,高提士高尔夫教学导师李晓光就为大家解答这一疑问: 为什么哈灵顿在 ...

  • 当代诗坛:街道像一个身患绝症的老人 被一副单架抬来抬去

    有奖金.有证书.可入刊 如需参赛,请点击上图了解详情 ➣街道[10首] 文/空也静(陕西) 1.立春 积雪退守山头 冬天起身 给春天让出一条木椅 晚来的风 一手拎着裙摆 一手拎回一串鸟鸣 梦张开手臂 ...

  • 郑州女子带娃推婴儿车乘公交 车长4次帮其抬上抬下

    原标题:<暖心!女子带娃推婴儿车乘公交 车长4次帮其抬上抬下> "别着急,等一下,我来帮你抬婴儿推车."9月23日,在郑州公交S168路公交车上发生了暖心的一幕,公交车 ...

  • 王海亮风水大师谈:家乡的丧葬习俗

    丧葬习俗流传至今,已经有几千年历史,虽然丧葬用品准备及丧葬程序在不断减化,但是主要内容并沒有太大变化,并且流传至今,家家躲不开离不了,丧葬文化更是几千年灿烂中华民族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丧葬习俗懂 ...

  • 中秋,你知道中秋节怎么来的么?你家乡有哪些习俗?

    中秋,你知道中秋节怎么来的么?你家乡有哪些习俗?

  • 棺材下葬,头朝哪个方向?你们家乡是什么习俗要求?

    各位读者大大万福金安,今天的内容是:棺材下葬,头朝哪个方向?你们家乡是什么习俗要求? 棺柩头向即墓向,也就是逝者头朝哪个方向?在北方大部分地区,多数情况下,墓向一般为北向,即逝者头朝北方,包括东北西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