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草药“布渣叶”,清湿热、消食滞!
广东地处岭南,长年气候炎热,特别是珠江三角洲的地势尤其低,且三面环山,一面临海,由于特殊的地理气候特点,长年湿热温蒸,因此容易出现所谓的“热气”现象,以至于人们常有喉咙干痛,咽喉发炎,面部长痤疮、牙龈肿痛等“热气”表现。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草药医一方病”。岭南习用草药布渣叶又名破布叶、烂布渣、火布麻、山茶叶等,具有清热消滞,利湿退黄作用,主要用于感冒,湿热食滞之脘腹痛,食少泄泻,湿热黄疸,自古以来,布渣叶就在我国岭南地区的民间广泛应用,民间常用布渣叶煎茶作夏季饮料,有解渴,开胃作用。著名的“王老吉凉茶”组方中就有布渣叶。

▲布渣叶(图中为果实)

布渣叶这个名字,听起来就怪怪的,但是其实也不能怪它,它真的是药如其名,布渣叶这个植物经常被虫蛀,并且干燥之后质地比较脆,容易破成一块块,真的是像一块破布,所以,岭南地区也经常叫它“破布叶”。
布渣叶为岭南常用草药,最早见于清·何克谏所著的岭南本草书籍《生草药性备要》,曰“味酸,性平,无毒,解一切蛊胀,清黄气,消热毒。作茶饮,去食积,又名布渣”。后来在岭南地区开始大范围使用,岭南医家认为它能消热解毒,消食积。治感冒,消化不良,腹胀,黄疸,蜈蚣咬伤。
渐渐的,各种凉茶中开始使用布渣叶,公元1848年刊行的岭南本草专著《本草求原》中以“布渣叶”为正名收载。
《广东通志》描述:“破布叶出阳江阳春恩平,状如掌而绿,岭南舟人多用,香烟毒水迷客,煎汤服之立解。”
《岭南草药志》、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收载了布渣叶,而后《广东省中药材标准》将它正式纳入中药法定标准范畴,最后《中国药典》将它收归麾下。
《中国药典》记载布渣叶:微酸,凉。归脾、胃经。具有消食化滞,清热利湿的功效。用于饮食积滞,感冒发热,湿热黄疸等症。

布渣叶味微酸,性凉,归脾、胃经,具有清热利湿,健胃消滞的功效。主治感冒发热,黄疸,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脘腹胀痛,泄泻,疮疡,蜈蚣咬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