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荔文苑】王成:老苏村初中二三事
老苏村初中二三事
文/王成(英语教师)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题记:往事悠悠,如烟似雾。总有瞬间,清晰如故。特记录二三事,关于苏村初中,即老苏村初中,三十多年前的往事。那时,那所学校在苏村村和槐园村村北,两村之间。那时,学校四周像美国常春藤大学一样,没有围墙。以后有了围墙,没住几年,老师们和随后的学生们搬到了洪善街上,和原三里初中两校合一,就在镇政府所在地的大街上不远,用了老苏村高中的地皮。老苏村初中成了现在的奥威食品公司。
(一)小聪明 尽信书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由于有了几何课,大家都很明白: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最起码书上是这样说的。
恰好,有几位带课老师,他们在学校的试验田(由于教师工资紧张,每位教师在学校南边紧挨住宿区有沙地一两亩)种了花生或者豇豆。“聪明”的学生们步行回家,就都自告奋勇答应给老师家在田地里帮忙一会儿,因为,老师们的地就在南边,帮忙劳动半小时后顺着老师家的地,就可以“插斜路”回家,否则,要出了学校北边的林荫路出口,向西再向南,多余走个三角形两条直角边。
现在回过头来想,当时是不是太小聪明了,“聪明反比聪明误”,因为老师们虽然有劳动量大的土地,人家并不强求大家帮忙,例如捋花生、摘豇豆这类活,老师有时间做。我们只是为了省回家路程,就借口给老师家帮忙干活,其实,从北边林荫路,没有正门,出去后虽然绕一些路,却不用田间劳动二三十分钟,有这时间也早都走回家了。
(二)封建思想残留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那时,学校有开水灶。一位叫做樊师的人负责烧水。在一个大锅里就有。平时用开水的就是三四十位老师,和来自于学校十几里远(当时只有一条路)的沙南村的十几位住宿学生。偶尔,我们这些非住校生课间也去喝点开水。那时,没有一次性杯子,学生自己也没有带水杯的习惯。课间口渴了,到那儿了就轮流用铁瓢喝一点凉好了的温开水。
然而,有一次,高年级的男生不知所云地看着我们几个,他们来得早,却不喝水。我们也很纳闷,怎么今天他们这么有礼貌,给我们让顺序。等我们几个低年级男生喝完水,他们才喝。关键是他们在我们喝完以后竟然大笑我们。事后,才知道,这些家伙知道上一节是有体育课,有几个高年级女生下课早几分钟,她们也用这个瓢喝过水了,所以高年级那几位,中间有一个好像叫做建红的,是洪善村的,告诉我们,“你们和女生们共用了一个铁瓢喝开水了”。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这些家伙,在他们心目中,男女授受不亲,座位上有“三八线”,所以共同喝水都不可以。他们认为,喝水了就相当于接吻了,这些捣蛋鬼,就是这些鬼主意邪门想法,现在,如果见到红善村那位,他简直会笑死自己的猥琐了。
(三)“新式武器” 吓走小偷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那时,由于学校没有围墙,经常有不上学的社会青年,从四周的田地里,趁天黑溜到学校偷东西。偶尔住宿的学生拿一点好吃的,就经常被偷,入室盗窃。所以,就有正上着晚自习,跟着政教主任和老师们一声命令,就去抓小偷。四面八方几个班的男生们一起追。然而,教室附近没有偷自行车得了,宿舍里经常丢钱、丟罐头、丢衣服,这些事,做为非住校生的我们不知道,听别人说的。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一次,半夜一两点,有社会青年又悄悄拨开宿舍门,知道周一学生口袋里有钱,行动很迅速,翻学生的裤兜,不过,有位同学发觉了他们,两三位紧挨的学生恍惚中起来了,其他正在睡梦中,只见舍长抽出他们的早已经备好的木棍,朝小偷们砸过去,由于没开灯,小偷对宿舍床位布置不怎么熟悉,但还是避开了一棍,恰好,这棍子打向了饭桌边的保温瓶(电壶),曝的一声巨响,另一个小偷喊着,“快跑,他们有新式武器”了。这次事件后,据住宿生们说,两三年再没来过小偷。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作者简介: 王成,渭南市著名英语教师。中国共产党党员。大荔县教研室初中英语学科质量提升小组核心成员、市级旅游接待单位黄河宾馆英语解说词撰稿人、同州网特约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