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诗歌赏析/《成熟》[越南]辉瑾

《辉瑾简介》:越南诗人。姓瞿,河静省香山县(今德寿县)人。初学农林,后从事文学创作,是30年代积极主张写新诗的诗人之一。1940年第一部诗集《灵火》出版,获得较高评价。初期作品大部分是吟风弄月、触景伤怀的诗章。八月革命前,开始参加越盟阵线的地下活动。八月革命后,当选为民族解放委员会委员,后任越南文化与通讯部副部长和越南文学艺术联合会副主席。在创作方面,他完成《天越来越亮》(1958)、《百花盛开的地方》(1960)和《生命之歌》(1963)等表现工农群众的诗集。《六十年代》(1968)和《近的战场与远的战场》(1973)是反映越南人民抗美救国斗争的诗集。60年代以后,国内发生的重大事件在他的诗中都有反映。1972年,他还写了一部描写越南少数民族生活的长篇叙事诗《苗族姑娘》。

《诗歌原文》

秋天降临大地,

硕大的果子散发出扑鼻芳香,

稀疏的树枝上充满了热呼呼的胶液,

秋风催促稻子快快成熟,

叶落飒飒夏去秋来。

秋天降临大地,

晚潮翻腾呼啸,

宛如人们激动时急促的呼吸,

像船帆鼓满了海风出海远航。

生活中的许多理想已经成熟。

桑园里的蚕儿就要吐丝,

蜜蜂在五月的花蕊上吸吮汁液,

酿成了甜丝丝的蜂蜜。

像十五的月亮一样明媚皎洁,

秋天正是一片大好时光。

1956年

(北京大学东方语言系越南语专业师生 译)

【赏析】

诗集《天越来越亮》是辉瑾的后期作品,带有浓厚的政治抒情诗色彩。整部诗集描述了灾难深重的越南民族争取独立自由的斗争历程,这一过程正如标题所说,是从黑夜走向光明的历程,也反映了诗人的革命乐观主义情怀。《成熟》是这部诗集中色调明朗、抒情温婉的作品,描写了秋天时节万物成熟、祖国大地一片喜悦欢腾的景象,也象征理想的幸福生活的到来。

辉瑾的政治抒情诗充满浓郁的浪漫情怀,景色描写也比较多,切入的角度多样。诗人从秋天瓜熟蒂落的自然规律中看到了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相信革命之花也会开出胜利的果实,那就是人民的幸福生活。诗歌的整体构思简洁干净,用秋天里的典型物象象征社会生活,三节诗歌分别描述了成熟的不同形态,每一节的比喻各有侧重。

诗歌开篇点题,用“秋天降临大地”简洁干脆地突出诗歌的主题:成熟的季节已经到来。第一节从细部描写了成熟的形态,果实、树枝、稻子、树叶等秋天常见景物预示着这是一个万物成熟的时节,是一个付出终将得到收获的季节,借此象征了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可以期待的理想生活。诗人使用了丰富的修饰性词语,如“硕大”、“扑鼻”、“热呼呼”、“飒飒”,烘托了热情洋溢的氛围,反映人民内心的喜悦之情,也为诗歌本身增添了几分华丽的色彩。诗节末尾一句点出这一时节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夏去秋来”,暗示着人类社会也遵循历史的发展规律,“成熟”是必然的阶段。

第二节同样用“秋天降临大地”起兴,与上一节相互呼应,形成回环的韵律,并加快了“成熟”的节奏。这一节着重渲染了成熟的热烈气氛,用一系列比喻,如“人们激动时急促的呼吸”烘托出成熟季节一片欢腾的景象,并逐渐将对人类社会的暗示明朗化:“成熟”的不仅有大地上的果实,还有人类心灵的果实——“理想”。这是诗作的主旨: 用虚构的景色描绘历史发展规律,以增强人民革命必胜、理想终将实现的信念,号召人民乘风破浪“出海远航”。

最后一节诗人盛赞理想付诸实践后的幸福生活,用蚕儿吐丝、蜜蜂酿蜜这些动物世界的因果规律来说明人类社会理想实现的重要意义,其中带有浓郁的越南民族的民风民情,类似中国民谚“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也是越南人民辛勤劳作的真实写照。结尾再次点题,“秋天正是一片大好时光”暗示成熟是可以期待的,幸福是可以争取的。

这首诗一字未提人民却处处在写人民,写人民对未来充满信心的精神状态,写人民热火朝天的工作状态。诗风含蓄,与他前期吟风弄月的抒情诗一脉相承,又在思想境界上有所扩大,是《天越来越亮》中比较成功的诗作。

(乔 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