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许自己为「人」
首先,说说“改变”的力量,以及推荐一部电影;其次,说说这节课里花最多时间探讨的问题,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支柱:准许我们自己为“人”。
1、“改变”的力量
人们要在生活中做出积极改变,面对的最大障碍是什么?
最大的障碍之一,就是人们往往会低估自己改变世界的能力。
大家往往会在潜意识里这么想:就凭我这么一个小小的个体,能有什么影响呢?
就算我帮助路边的一个乞丐,能改变什么呢?就算我对陌生人微笑,能改变什么呢?就算我每天发一条正能量的朋友圈,能改变什么呢?就算我写一篇文章,能改变什么呢?
于是我们抽出一张纸币,但最终又放了回去;我们见到陌生人,还是把眼神闪到一边;我们把朋友圈设成3天可见,屏蔽这个屏蔽那个,觉得分享自己每天早起反而像个怪胎;于是我们提起笔又放了下去。
无论有没有意识到,实际上,生活中有很多个瞬间,我们正是因为感觉自己太渺小了,感觉做出改变也没什么“意义”,于是我们什么都没有做。
这就是我们做出积极改变的一大障碍。
我们忽略了改变的影响是“指数级”的,忽略了我们与其他人相互联系,而其他人又与更多人相互联系。
“复利”现在是个经常被提及的概念,大家都知道那个故事——在国际象棋的棋盘第一格放1粒米,第二格放2粒,第三格4粒,第四格8粒……到最后一格,加起来的米会超过国王国库的粮食。
那这和我们个人的改变有什么关系呢?
我想你可能没有想过:
如果从今天开始,你试着对陌生人报以微笑;如果你的微笑影响了3个人;这3个人的微笑又分别影响了他们身边的3个人……那么只需要20层传播,全世界的人就都会微笑起来。
推荐凯文·史派西的电影《让爱传出去》,讲的就是这样的故事。
如果你分享的一个小小的早起打卡,影响到了朋友圈的10个人呢,20个人呢,30个人呢?如果你写的一篇文章,激励了100个人,200个人,300个人呢?
你还会觉得,自己所做之事没有意义吗?
作为一名小小的个体,我们活着的每一分钟都在影响着他人;我们自己做出的每一个积极改变,都正在改变世界。
这就是社交网络的指数本质。
2、准许自己为「人」
教授Tal讲了自己的一个小故事:
我在哈佛第一次开《幸福课》时,有一天在食堂,一个学生和我说:“嗨Tal,我有两个舍友都选了你的课。”
我说:“那很好啊。”
但是他却说:“你可要小心了。”
我很不解:“为什么?”
他说:“如果我见到你不快乐,我就会告诉他们。”
教授说:我最不希望你们以为,我是能够始终保持在某个快乐水平的,或者你们自己是应该一直保持某个快乐水平的。事实上,我们产生一些痛苦的情绪,比如愤怒,嫉妒,偶尔的抑郁,焦虑,失望……这些都很正常。
只有两种人是体会不到这些情绪的:一种是精神病人,一种是死人。
所以,我想让你们明白:如果你们感受到了痛苦的情绪,这是一件好事。说明你不是精神病人,你也没有死。
只要是一个正常的“人”,就都会有这些情绪。
然而,如今我们却似乎常常不准许自己为“人”。
我们不给自己体会痛苦情绪的自由,我们觉得这些情绪是“不好”的。
当这些情绪出现,我们就总是想要“解决”,想要“扭转”。
但实际上,当我们压制这些情绪时,它们反而会加强。我们一心想着怎么能不焦虑?怎么能不紧张?结果是我们反而越来越焦虑,越来越紧张。
又有些时候,我们是觉得“面子”很重要。我们觉得别人在看我们,别人会评价我们。
但实际上,人们远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注意我们。
我们应该怎么办?
我们应该做的,是学会接纳这些情绪。我们应该准许自己为“人”。
痛苦情绪就像万有引力,是自然存在的。我们要接纳产生这些情绪的自己。
在生活中,我们需要一个私密空间;可以是和好朋友在一起时,和家人在一起时,或者更重要的——和自己在一起时,学会坦然接纳自己真实的感受。
这就叫“主动接纳”,进一步又涉及“情绪-行为-认知”三个层次。
当产生某种情绪时,我们不必因此苛责自己。就比如,我们有时的确会对某个朋友产生嫉妒,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是一个不好的人。
重要的是,我们产生这种情绪,但能够坦然接纳;我们看到了嫉妒,但我们在实际行为上依然能够善待朋友;同时在认知上,我们知道自己不必屈服于这种情绪。
当我们学会这种接纳,学会接纳人性中自然存在的部分,才能够拥有更强的心理免疫系统。
上一篇:成长不是意淫
星球小伙伴@秦鹏翔曾经做过茶艺师,我邀请他做了一场分享:关于「茶」。语音文件已分享在知识星球,欢迎扫码来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