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车企为什么不会砍SKU?

曾经有一本畅销书,叫《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这本书的本意,是在“泛产品经理”时代,让每个人都能建构起产品思维的标配能力,但却在另一些时候给人造成了误导——人人都可以做产品经理。

恰恰相反,产品经理是一个门槛很高的岗位,好的产品经理更是珍惜物种。尤其是汽车这样一个高价值、高复杂度的产品,堪比产品经理的“珠穆朗玛峰”。

但是,从福特T型车改变整个汽车工业的体系开始,“我造什么,你就买什么”的生产导向思维,直到今天仍然是根深蒂固。

而当车企们需要尽可能扩大市场份额、吸引更多消费群体时,他们选择了在尺寸、价格、动力、配置做差异。在供大于求的年代里,这种做法无可厚非,也确实带动了汽车消费的繁荣。但是,当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冗长的产品线、繁杂的配置表让消费者感到疲倦时,我们知道,这种粗放式的扩张已经走到了头。

而当那些带着互联网思维的造车新势力杀入并开始影响汽车产业时,消费者恍然发现,尽管他们可能只生产少数几款车,每款车甚至只有一个配置,可恰恰这就是消费者需要的产品。

本质上是什么?是“以用户为中心,满足用户需求”的理念落实了。

电子商务中有一个SKU(Stock keeping Unit)的概念,是指存货的最小单元。放到汽车领域里,SKU可以指一款车型,也可以指一个具体的配置型号。但不管表达什么含义,汽车行业的大趋势是“砍SKU”——精简车型种类,精简配置型号。

为什么要精简?凭什么要精简?怎么精简?回答这一连串的问题,我们就要回到开头有关于产品经理的话题上。

造车新势力砍SKU只是因为迫不得已?

传统车企里有这样一个观点:我的品牌很多,我的产品线很长,我的用户基盘很庞大,于是我必须要做足够广的覆盖面,才能满足我的用户们。

听起来好像没什么问题,甚至于说这才是“以用户为中心”。

而且传统车企对自己的生产体系无比自信,平台化、模块化、柔性生产,这些创新都是为了能够更快速高效地生产不同级别、不同配置的车型。而对于造车新势力“孱弱”的量产能力,他们会觉得能把一款车、两款车生产出来就不得了了。

但真的只是因为这样吗?

固然造车新势力在量产初期,会重走很多传统车企的弯路,但这并不影响他们在产品定义上做出的突破。

很多互联网科技企业中,核心高层甚至是一把手直接抓产品、亲自负责产品定义,是最大的超级产品经理。但在传统车企中,这种现象极为少见。于是,当互联网思维进入汽车行业后,跨界融合让这样的超级产品经理变得必须、必要、必备。

怎样才算是一个超级产品经理?足够的生活阅历、洞察人性的本领、懂得取舍与克制、了解商业的本质、出色的协调与管理能力、有决策权。

所以,特斯拉一开始就确立了“SEXY”的产品矩阵,蔚来一开始就把高性能豪华作为品牌标签,理想则是把奶爸车做到了极致,只有一款车型、一个配置,甚至在改款时把七座版砍掉,让买理想变成了选颜色。

结果是,无论是特斯拉Model3、蔚来ES6还是理想ONE,都跳出了新能源汽车的小圈子,足以和同级别、同价位的燃油车拼销量,甚至开始影响用户的消费习惯。他们不需要纠结车型,不需要纠结配置,甚至不需要纠结价格。买一台传统车需要的对比配置表、讨价还价,在这些新势力的车上完全不存在。因为只要我需要这台车,我就会买;我曾经不需要这台车,是不是有新的场景可以创造出来而需要这台车。

因为,这些造车新势力,将产品视为拉动体系的龙头,从产品定义开始,就跳出传统的规划思路,把软件迭代因素、用户全生命周期体验和价值创造因素,都融入考虑。而这就决定了,这辆车的外形设计需要在更长的周期里足够耐看,这辆车的硬件水平需要在更长的周期里足够领先,或者能让用户足够便捷的升级。

这恰恰是好的产品经理能力的体现。汽车行业的迭代,与互联网有本质区别。车的外形不好看,重新开一个模,可能要花好几个亿和好多个月,一旦方向错了,损失的是时间、金钱和供应链。如果不是一把手懂产品、懂市场,亲自抓产品定义、亲自拍板,把很多大胆的想法付诸实践,创新根本不可能发生。

所以,传统车企眼中的“迫不得已”,在造车新势力眼中也许反而是商业正向循环的起点。

到底该不该砍SKU?

产品策略的前置规划一定比后置砍刀来得经济实惠。

砍SKU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升周转率和动销率,前者能带来更充足的现金流,后者则是为了减少滞销产品。而很多传统车企,对自己现有体系的优势仍然充满自信,尤其是在销售渠道的优势。而庞大的销售渠道投入,也需要有足够多的产品数量来支撑。

举个例子,吉利的销售渠道分为G网和L网,哈弗曾经也有红标网和蓝标网,不同销售渠道卖的车是不一样的,看似自相残杀的产品线,其实是为了满足不同销售网络的需要。砍了产品线,某些网络可能就无车可卖。

传统车企中也不是没有“一款车型只有一个配置”,典型的例子就是保时捷。但是我们都知道,保时捷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让你选装。极低的基础配置、极简陋的基础设计,即便销售不强制你选,你也不好意思把一辆标配保时捷开出门。此时,这种看起来的砍SKU,事实上只是为了做足保时捷的品牌调性,甚至是在刻意放大阶级差距。

而绝大多数的传统车企,仍然保持着严格按照尺寸级别、价格阶梯、车身型式去造车,然后每款车型再分为“舒适型”、“进取型”、“豪华型”、“尊享型”、“旗舰型”等若干个配置,拉出大概几万到十几万不等的价格段,然后让消费者去进行配置与预算的权衡。

为什么在互联网思维已经如此渗透的今天,传统车企还要这么做?

你可以为此找出很多理由:传统车企规模足够大、汽车的安全属性极强、产业链很长、资金压力巨大、产品单价较高。

但其实核心是,他们并不了解他们的用户。

传统车企中产品经理们的工作习惯,依然停留在热情地去定义一款性能卓越的硬件产品。既有的产品思维惯性,制约了突破性的创新,最终决策权的缺失,也会把一些大胆的想法逐步磨灭。

而未来的汽车产品,需要以软件提供智能体验,需要提供开放的生态服务产品,需要联通多方的实时在线,而这些都不是汽车产业传统思维里的东西。

同时,传统车企在软件能力、智能网联、数据业务等新兴领域的投资,大多数无法用一个清晰、有事实依据、有对标参考的财务模型来证明其合理性。所以,当这些无法成为核心能力时,根据用户需求去定义产品、合理缩减SKU数量、提升单品效率,最后靠的只能是运气。

如果你不愿意去碰运气,那么最好的方式,就是按照既定的模式,继续去卖一堆“舒适型”、“进取型”、“豪华型”、“尊享型”、“旗舰型”。

传统车企也许不会立刻被颠覆——毕竟诺基亚从35%市占率到手机业务被微软收购还用了6年,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会丧失现有的市场地位,丧失对汽车产品的定义权,进而落入整个汽车产业的低价值链环节。

也许传统车企的高层们,都是在行业中拥有超过20年经验的老兵,但面对有风险且路径并不清晰的创新,他们同样需要有推动变革的担当精神与战略定力。与此同时,为什么不给一些拥有大胆想法、跨界背景的年轻人机会呢?

所以,在敢不敢砍SKU、怎么砍SKU的背后,本质上是传统车企面对被边缘化风险的危机意识、创新意识和敏捷的行动力。

写在最后

互联网思维强调极致与体验,但是制造业追求的是平衡。所以互联网思维下的制造,应该是如何在平衡里把体验和极致做好。

比起几年前,今天我们对造车新势力们的偏见已经少了很多。因为无论是燃油车还是电动车,汽车产业归根到底是规模的竞争。造车新势力也许能在某一个局部进行模式创新,但是真正达到一定规模后,它仍然要回归传统。

这个传统,恰恰就是汽车行业喊了几十年的“以用户为中心”。砍SKU这件事情,只是“以用户为中心”的一个缩影,它代表的是车企清晰地知道用户是谁、用户需要什么、用户为什么有这个需求,然后超越并直达用户无法表达的深层次本质。

总而言之,今天的消费者,真的不需要那么多种类、那么多款型的汽车,他们只想要那个永远说不出来、但内心无比渴望的产品。


版权声明:本文为《童济仁汽车评论》独家稿件。欢迎任何形式的转载,但须注明出处为《童济仁汽车评论》和撰写作者。如有任何侵权行为,侵权者将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