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有所藏

​味有所藏

气和而生

“四气五味”

药物的药性与气味

四气包括,寒热温凉(平)

五味包括,辛甘(淡)酸苦咸

天地生长,离不开气味

生命运转,离不开气味

中药利用,药物不同气味,的作用

调节人体,各个器官功能,的平衡

产生不同的

反应和疗效

每种药物都有

气、味两方面

药物

气味相同

作用相近

但是它们

各有特性

气味不同

作用功能

则会不同

辛甘淡为阳

酸苦即为阴

温热者治寒

寒凉者治热

日常临证处方用药是以

药性的一性之偏,以补

人体的一气一味之不足

“药食同源”

药物有分,四气五味

食物也分,四气五味

饮食的

四气五味

不能太偏

否则生病

日常生活

常常遇到

因为不懂

四气五味

偏食致病

过食生冷,脾阳损伤

寒湿内生,腹泻腹痛

过食肥甘辛辣厚味,

温热痰浊、气滞血壅,

症见痔疮、痈疽;

过食酸的东西,会使

肝气太旺、脾胃虚弱,

症见胃脘胀满、两肋隐痛等;

过食成的东西,会伤肾气,

症见肌肉萎缩、腰膝酸软

不论平时饮食

还是体弱食补

都要用

四气五味

理论指导

体质偏热

病属热证

宜吃凉性

体质偏寒

病属寒证

宜吃温热性

如吃寒性

则会出现

腹泻、腹痛

使病情加重

治病根据

四气五味

配合食疗

疗效显著

例如

老人因

肝肾阴虚、

肝阳上亢

而致头昏目眩者

宜多食贝类海产品;

肺热咳嗽、吐痰黄稠、

口千思饮、便干者

宜多食

雪梨、百合、豆腐

等的清热化痰之品;

肝火上亢而致目赤眩晕等,

宜吃荸荠、海蜇皮等清热泻火;

心脾血虚而致心慌心悸、

面色萎黄、失眠者,

宜多吃桂圆、红枣

等温补气血

人体五味的需要

不是恒定不变的

要根据身体内的

五味盛衰来调整

如成味的食盐

乃是五味之中

不可缺少之物

尤其夏天或运动后出汗多、

有病时用利尿药小便多等

都会使体内的盐消耗过多

不及时补充,人体会感到无力

如及时补充,无力感即可消失

故有“咸能壮力”之说

然而,饮食过量

又会促使身体贮存大量水分

易发高血压或加重肝肾疾病

有此类病患者,当少吃成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