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国”中的“瓷都”,景德镇青花瓷的发展与分期

中国自古有“瓷国”之称,而景德镇则是中国的“瓷都”。由于其优越的原料和精美的瓷器,在宋代虽为“民窑”,但其已表现出高超的烧瓷技艺。元、明、清三代,朝廷相继在景德镇设置“浮梁瓷局”、“御窑厂”,钦命朝廷官员监督,征调国内最杰出的工匠、画师,不惜工本,烧造出供皇室帝王玩赏用的官窑瓷器。同时,景德镇民窑瓷器的生产也相应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使景德镇瓷器的生产更加臻于极盛,达到了中国古代瓷器艺术的辉煌巅峰。景德镇不仅荟萃了唐、宋以来各大瓷窑的工艺精华,而且不断孕育、创造出一系列五光十色、美轮美奂、风靡海内外的新品种、新工艺,青花瓷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
元青花釉里红盖罐
自景德镇的青花瓷器出现以后,一直兴盛不衰,成为各个历史时期瓷器生产的主流。青花瓷器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元青花鱼莲纹罐
一·民窑生产的萌芽阶段(元代中期,1319年以前)
青花瓷器是一种釉下彩绘瓷器,它涉及烧制技术和青花原料两个方面。就青花原料而言,早在唐代三彩陶器的生产中,已广泛运用含有氧化钴的原料作为呈色剂。就烧制技术而言,景德镇窑工们综合历代烧瓷工艺,吸收当时南北瓷窑先进经验,取得了青花瓷成功烧制的巨大成果。
元延佑青花凤凰菊花纹菱花盘
我国最初的青花瓷器是什么样子?现藏于江西省九江市博物馆的元延佑六年纪年墓出土的青花牡丹纹塔式瓶,就是一件用国产青花料绘制的青花瓷器。它的呈色特点与后来使用进口青料“苏泥勃青”绘制的“至正型”青花瓷器明显不同,这应当是景德镇民窑创造出来的萌芽时期的青花瓷器。
元延佑六年青花牡丹纹塔式瓶
二·官府控制经营的外销阶段(元代后期,1341-1368年)
由于景德镇青花瓷器具有既美观又实用的特点,在当时没有任何一个瓷窑、任何一件瓷器品种能够与之媲美,因而,它很快便受到了元王朝的重视。青花瓷器本来由当时的民窑创烧,但是不久却被元王朝控制,把它作为外销瓷器而大量生产,并专门设立“浮梁瓷局”进行管理。
元青花缠枝牡丹云龙纹罐
“浮梁瓷局”设于至元十五年(1278年),除掌管烧造瓷器以外,还负责漆造、马尾、宗藤、笠帽等造作事项,其主要使命是为蒙古统治者的军队后勤服务的。那时的“浮梁瓷局”掌烧瓷器并非为内廷所需,因而其与宋代专为朝廷皇室烧制瓷器的非商品性质官窑是不同的。这与当时蒙古统治逐草而居的生活习俗有关,他们所需的仍是征战和毡帐生活的金属及漆木器皿,不需要大量容易破碎的瓷器。他们设立“浮梁瓷局”主要是因为看到了青花瓷的巨大经济价值。因此,“浮梁瓷局”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官窑。
元青花缠枝牡丹纹罐
自13世纪,蒙古的兴起揭开了中西交通史上重要的一页。元朝征服了欧、亚各民族,其统治地位横跨欧、亚两洲,中西交通往来十分发达,海外贸易非常繁荣。江西景德镇的瓷器,特别是青花瓷,不但在国内有广阔的市场,而且还大量销往海外。
元青花凤穿牡丹纹执壶
1324年,元政府实行灵活的经济政策后,对瓷业的控制也较为松弛,“浮梁瓷局”大量烧制青花瓷出口,景德镇民窑也得到了很大发展。此时,官府的“浮梁瓷局”与民间的瓷业工场,形成了元代陶瓷业的两种生产体制,青花瓷器就从民窑生产的萌芽阶段发展到由官府控制经营的外销阶段。
元青花飞凤麒麟纹盘
元朝各种艺术形式与多样性文化来源的影响,造就了元青花以崭新的面貌独树一帜。元青花瓷器上以“昭君出塞”“三顾茅庐”“西厢记”等人物为题材的装饰,就是受到当时的戏剧艺术的影响。
元鬼谷子下山青花大罐
缠枝莲、缠枝菊、缠枝牡丹等纹饰,又吸取了丝绸与刺绣的图案。甚至元代刺绣创新的各种针法,如“锦上添花”“深地白花”与“白地深花”的表现技法,也为景德镇窑工们提供了借鉴,烧出了白地蓝花与蓝底白花,以及刻、花、印花加绘青花的精美青花瓷器。
元蓝釉白龙纹盘
这时,随着大批阿拉伯波斯人和中亚穆斯林人迁居中国,伊斯兰文化大量涌入,西域的音乐、医学、文化习俗和手工艺品也传入中国,从而使景德镇青花瓷器也受到了伊斯兰文化的影响。钴蓝作为瓷器的呈色剂原料,首先为景德镇窑工们创造。因钴蓝与传统伊斯兰文化喜爱的颜色一致,景德镇窑工受其影响,将波斯蓝成功绘制于中国瓷上,烧成青花瓷器。
元至正型元青花龙纹大瓶
三·“官”“民”窑并存的发展阶段(明、清,1368-1911年)
随着元朝的灭亡,“浮梁瓷局”也随之结束。明朝的建立,推动了社会生产的发展,景德镇逐渐成为全国的烧瓷中心。明代“御窑厂”——“官窑”的建立,以及“民窑”的大发展,不仅成为明清瓷器生产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景德镇瓷器发展的主要特征。
明洪武青花缠枝花卉纹碗
明代“官窑”的建立,使青花瓷器的生产从元代“浮梁瓷局”的商品生产,转变为专供明朝皇室享用的非商品生产。从此景德镇的瓷业,就被区分为官窑和民窑两种。虽然,官窑在产量上所占比例较小,但在质量上却大大优于民窑。因为,官窑集中最优秀的工匠,采用最优质的原料,生产不惜成本。
明洪武青花缠枝牡丹纹玉壶春瓶
明洪武年间,开始建立官窑。青花瓷器仍沿袭元代遗风,青花呈色较为灰暗,纹饰画法较元代粗犷。青花釉里红瓷器是当时官窑的主要产品。
明洪武青花折枝花卉纹大盘
明永乐、宣德时期的官窑,大量使用进口青料。郑和七次下西洋,不仅带着景德镇的青花瓷器出口,而且也带回了大量进口青料,主要是苏泥勃青,以供当时官窑烧制青花瓷器的需要。此时,青花的呈色浓翠艳丽,蓝中有结晶斑点,十分美丽。
明永乐青花锦纹绶带耳蒜头口扁壶
明宣德青花蓝查体梵文出戟法轮罐之盖
明成化以后,官窑开始大量使用国产青料,尽管没有永乐、宣德时期的青花浓艳,但由于国产青料具有不甚晕散的特点,线条精细明晰,因此创烧出采用双勾边线再填涂的斗彩瓷器,青花呈色幽静清雅、画面真实。
明成化斗彩三秋杯
清代初期,特别是清康熙时期的青花,更是色泽鲜艳明快,层次丰富,表现力强,具有立体效果,如同中国的水墨画一般。
清康熙青花山水人物图方瓶
以后的雍正、乾隆时期青花,尽管各具特色,但多沿袭康熙朝的青花技法。特别是嘉庆、道光以后,各朝的青花瓷器多以标榜、模仿康熙青花瓷器作为时尚。
清雍正青花夔凤纹双陆尊
清代民窑生产的青花瓷器,除了供应国内需要外,还大量销往海外,这是民窑青花瓷器不断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清乾隆青花荷莲纹贯耳瓶
康熙时期,青花瓷器成为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用器,因而民窑的产量大大超过官窑。雍正、乾隆时期,仍保持着这种状况。
清嘉庆青花折枝花果纹蒜头瓶
到了嘉庆朝以后,随着官窑烧造体制的变化和政局的动荡,导致官窑瓷业日益萎缩,青花瓷器的产量日益低下,民窑青花瓷器也开始走下坡路,这种情况一直延续至清末。
清同治青花云龙纹赏瓶
(0)

相关推荐

  • 行走九景衢之五: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

    文 / 悠悠我心 景德镇是一个神奇的存在. 她原本只是一个小镇,却得到了皇帝年号赐封的荣光.据说,古代以皇帝年号加封一个地方,天下只有两处,另一处是"绍兴". 她依靠着单一产业,千 ...

  • 景徳镇古窑博物馆

    景徳镇古窑牌坊. 北看故宫,南访古窑.瓷都人自豪的说.故宫展示文物,古窑诉说的是文物背后的故事.导游说.为探寻故事,也为了抚慰我对古瓷的喜爱,我走进古窑. 抬头凝视窑旗黄, 瑰宝生于此地方. 但愿当年 ...

  • 瓷国巅峰——景德镇御窑厂史述略

    绪言 · 宋代,景德镇陶瓷迅速崛起跻身六大名窑后,又跃居宋代六大瓷系之首.从此,一个江南小镇荣膺了史上绝无仅有的帝王年号名--景德镇!从此,景德镇便一路高歌引领中国陶瓷, · 创烧于宋代的景德镇青白瓷 ...

  • 瓷都景德镇,一座敢与国“同名”的城市

    世界上有一种泥土烧成的器物与我们中国(China)同名,这种器物叫瓷器(China):在中国有一个南方小镇,用皇帝年号命名,这就是景德镇. 景德镇瑶里古镇 景德镇,这座生在江西群山怀抱中的城市,从一开 ...

  • 繁花似锦粉彩瓷瓶 景德镇四大名瓷之一传统制瓷工艺中的珍品

    陶国宝大师的粉彩瓷作品具有极强的独创性,每件作品均经反复揣摩.精心设计而成,在手绘过程中更是精益求精,追求完美,每件作品都凝聚了无数的心血和深厚的功底,具有强烈的个人特色,无可复制和模仿,也难以被超越 ...

  • 蒙古人成就了世界瓷都景德镇(附元瓷精品图)

    没有多少历史学家愿意细致地讲述元朝历史,因为,关于元朝,历史记载的细节太少,除了蒙古高原上的天骄成吉思汗.忽必烈,以及有些如梦境呈现的<马可波罗游记>外,更多的则来自金庸先生笔下的&quo ...

  • 景秀江西,瓷名天下:4天3晚,翻山越岭在世界瓷都景德镇,访窑寻宝

    前言 说说这次旅行 当驻足在景德镇瑶里景区廊桥之上,远处青山绿水.徽派民居映入眼帘之时,仿佛时光回到5年前的那个仲夏.瑶里是我对景德镇印象最深刻的地方,因为瓷器,也因为瑶里"瓷之源.茶之乡. ...

  • 【江西林氏动态】瓷博盛事 江西林氏宗亲同聚瓷都景德镇

    瓷博盛事 江西林氏宗亲同聚瓷都 提要: 2015年10月18日,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在世界瓷都景德镇开幕.恰逢盛事,应景德镇林氏宗亲邀请,南昌师范学院院长.江西谱牒研究会会长林加奇等宗亲先后走访了 ...

  • 横比千年瓷都景德镇,且看中华玉都镇平的身位和地位

    产业c 谈起中国,是称呼她是陶瓷大国好呢?还是玉文化大国好呢? 回答上述问题,一个"非此即彼'的标准答案大概难以让人信服. 说道陶瓷,陶瓷从业者常以中国英文单词China与陶瓷的英语翻译Ch ...

  • 沉睡的贵族——故宫馆藏宋瓷(中)

    11.当阳峪窑剔花缸,宋,高34.4cm,口径16.5cm,足径12.5cm. 缸唇口,溜肩,深腹,圈足.外壁通体以剔花装饰.其做法是先在灰褐色胎上施一层洁白的化妆土,划出花叶.缠枝牡丹.回纹等纹样, ...

  • 倪海厦-打了B肝疫苗仍得肝癌国中生出现肝硬化、肝衰竭

    本文摘自倪海厦汉唐中医馆论文医案内部查询软件V2021版 Gujizhai.net 台大医院日前接获一名国中生,在完成B肝疫苗预防接种后,仍然得到B肝,且肝脏已经硬化,肝脏功能也出现衰竭.医师表示,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