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四纪冰川与环境变化》问世,研究表明: 中国东部2500米以下不存在第四纪冰川 另据研究表明

作者:王进东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7-3-22 23:34:51

本报讯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获悉,由中国科学院院士施雅风主编的《中国第四纪冰川与环境变化》目前已由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发行。国际冰川协会主席Pro.Dr.Atsumu.Ohmura评价道:“这本专著不仅是中国科学家成就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巨著,而且对于国际上所有在冰川学和第四纪科学方面的科学家都是极为重要和具有很高价值的。此次新出版的这本关于第四纪的专著绝对是由一个国家的一批科学家所完成的顶级科学水平的著作。”

据中科院院士施雅风介绍,《中国第四纪冰川与环境变化》比较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中国各个山系的第四纪冰川遗迹和有关冰期环境,特别是2万年前末次冰期盛时冰川遗迹。通过估算,当时中国冰川面积在50万平方公里左右,是现代冰川面积的8.4倍,当时温度比现代低5℃~11℃,降水量是现代的30%~80%,雪线比现代低300~1000m,海平面比现代低100~150m,台湾岛、海南岛都和大陆相连。对中国东部过去争论较多的海拔2500m以下的第四纪冰川问题,得出了否定结论。根据冰芯研究特别是西昆仑山古里雅冰帽上长达308.6米的透底冰芯记录研究,大大精确了冰期、间冰期的定年和气候环境变化,并指明了前人未曾提及的80万~60万年前的最大冰湖,48万~42万年前的中梁赣冰期和13万年前的倒数第二冰期的环境变化。对7.5万年前以来的末冰期作了详细划分,尤其是开创性地阐明了6万~3万年前相当深海氧同位素3阶段的中国长期特殊的气候与环境变化。

施雅风说,现代仍在第四纪范围内或者说在现代间冰期范围内,现代温室气体的增加导致的全球变暖趋势,可能要延续若干个世纪,这样会使冰川大量萎缩消失。同时,由于全球变暖,促进水循环加快,西北和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出现了降水量增加趋势,但也有小部分地区降水量是减少的。研究人员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参照不同模式综合的资料,结合中国区域实际预测,至2050年可能变暖幅度,西北为1.9℃~2.3℃,西南为1.6℃~2.0℃,青藏高原为2.2℃~2.6℃。到2010年,自然变冷与人类增暖作用相互抵消,其后人类活动增暖作用越来越明显。根据数百年来地球相对于太阳轨道变化导致冰期与间冰期旋回的规律性来看,下一次冰期总是要来临的。

世界环境最高奖得主、中国科学院院士刘东生看到《中国第四纪冰川与环境变化》后说:“施雅风等的专著对一些中国第四纪冰川作用和环境变化的关键性问题,提出了非常重要和有价值的观点。施雅风等研究人员所做的大量研究工作,使我国西部广阔的高山和高原的第四纪冰川研究从无到有,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的第四纪研究。专著的科学结论使人感到可信和可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