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因果思维!   认知层面的调整:万事万物之间,没有因果,只是具有相关性。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能跳出自己的因果思维,超越因果思维想事办事。

跳出因果思维

2019-09-14 19:47

我十分赞赏和感激,今天是我在一洋晨读听到的第112本书:《为什么》。

人们常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又说:“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

因果思维,是人类认知世界的方式。通过对因果的阐述,人们建立了道德秩序,建立了法律体系。社会学所谓的关系,就是在人们因果思维的认知上建立起来的。

但科学家认为:世界万物之间并不是因果关系,而是相关关系。

比如著名的蝴蝶效应:一只在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之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蝴蝶扇动翅膀和龙卷风并不构成因果关系,但由于蝴蝶扇动翅膀,导致身边的空气系统发生变化,产生微弱的气流,而这个微弱的气流又会引起四周空气或其他系统的连锁反应,最终导致其他系统的极大变化。

类似这种万物互联具有相关性的描述,中国有这样的话:“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水滴石穿”等等。

因果思维和相关思维最大的区别在于:因果思维认为一件事是导致另一件事的直接原因。比如为什么考试成绩好,就是因为努力学习了。努力学习是因,考试成绩好是果;

而相关思维在于,这件事对另一件事情的发生,只有引发作用,而不是决定作用。比如考试成绩好,努力学习只是一个引发作用,还有老师教的好,学习氛围好,考试时发挥超常等其他因素。

对我们每个人来说,明确了因果思维与相关思维的根本区别,可以为我们带来什么?

在我看来,就是更好地帮助我们厘清关系、完善认知,避免陷入盲人摸象的误区。

记得小时候看过一个故事,说的是一支足球队获胜了,拿到了一笔丰厚的奖金。这时,除了足球队员和教练员,很多看似不相干的人都来邀功。

负责采购衣物的后勤人员说,足球队获胜与此次精心选购衣服有很大关系,倘若球员们不是因为穿着舒服超常发挥,就获胜不了,所以足球队获得的奖金有他们的一份。

负责维护场地的工人说,足球队获胜与场地提供有很大关系。倘若没有这个绿茵场,足球队又到哪里踢球呢?倘若不能踢球,又如何能获胜呢?所以他们也应该获得奖金。

争论到最后,连给足球队主力队员递了一瓶水的某球迷,也举得自己应该拿到此次足球队获得奖金的一份,原因是如果他没有递水,足球队员不会有充足的体力支撑。

最后的结果,是所有和此次足球队参赛沾边的人,包括拉拉队,观众等,都觉得自己在足球队获胜中发挥的作用巨大,都有资格拿到奖金。最终足球队将这笔奖金全部捐掉,才平息了此次争议。

这个故事听起来像个笑话,但却真实反映了人们在社会关系中最容易进入的误区:在对自己有利的事情上,把相关思维置换为因果思维,以点带面,认定自己是付出最大奉献最多的那个人。这是人们在相处中,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很委屈的最大原因。

我听过的一个最委屈的例子,是一位著名书画家,在动乱年代曾经频临饿死,有一位好心的老乡给了他一碗饭,书画家很感动,把这位老乡视作救命恩人,承诺以后定当报答。

后来这位书画家成为知名人士,拥有很高的社会地位。这时老乡请求他给自己的儿子解决工作,书画家因种种原因没有答应。老乡于是觉得书画家忘恩负义,并逢人就讲,倘若不是当初自己的一碗饭相救,根本就没有今时今日的书画家,如此救命之恩,书画家却连孩子的一份小小工作都不解决,为此他心中愤愤不平。

老乡没有理解到的一点是:书画家之所以成名,和他提供的一碗饭,没有因果关系。

有一位德高望重之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他说:“别人帮助过我的,我全要记住,并且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我帮助过别人的,全部忘掉。”既然人们惯常把相关思维置换为因果思维,那么最幸福的一种方式,莫过于把他人的付出和奉献作为自己美好的因,把自己对他人的付出和奉献,当做相关性一带而过。

这样的置换之后,便拥有了更强大的感恩的能力,从此能认出更多爱,感觉到世界更美好。

今天晨读对我最大的启发是认知层面的调整:万事万物之间,没有因果,只是具有相关性。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能跳出自己的因果思维,超越因果思维想事办事,从更高的维度,更广阔的视野以及更全面的角度去看待问题。

在做事方面,就不会因觉得自己付出一段时间后没有拿到结果而自暴自弃,也不会因为某事某处的成功而对自己沾沾自喜。无论成功还是失败,所有的原因,其实都只是相关性。

于是我们就能更好的摆正自己的心态,摆正自己的位置,更好地接纳各种试错,更及时地做出各种调整,以及,客观地看待自己和他人的作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