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面试选才,我想说两句
我觉得对于一个HR来说,识别人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但是我们发现,作为人才官的HR,这种能力并不强。
我之前经常提到的一个观点,如果一个HR的负责人,自己不能识别人才,自己的团队管理得不好,自己的团队能力提升不起来。那你天天嚷着给别人“赋能”,你能赋什么?凭什么让我相信你?
选育用留,是一体的,不是割裂的。但目前的情况看,不管是哪方面,HR做得都不好。其中最基础的就是选才。
选不好,识别不了优势,看不清短板;
那在“育”的环节,因材施教就没有可能;
识别不了人才就更别谈,能“用”好人才,发挥人的长处;
那最后凭什么“留”住人才。
所谓的“留”是结果,不是目的。
识别人才是基础。
但现实中几乎所有的公司,不管规模大小,都觉得缺人才。
大公司缺人才,是因为要相关的经验,而相关的经验,只有在同体量的公司中找,那范围就很小;
小公司缺人才,一是薪酬限制,太贵的人才请不起;二是既希望人才专业性强,但又不能太讲专业,小公司不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最好像万金油一样什么都能做一点。既要专业,又要什么都懂一点;又不能像在大公司一样,资源配置充足,做事要想着法子省钱,省钱的同时把事情给做了。那这样的人才有时候比大公司招人还难。
所以,你会发现不管什么公司,永远是缺人才的,人才永远是难找的。
我们承认人才都是稀有的,但有亮点的人才还是不少的。你真的可以识别吗?如果你把有亮点,有潜力的人才挖出来,招聘难的问题是不是会有改善?
想法该变变了。
如果不是那种特别高端的岗位,如果招了半天也没特别合适的,那你为什么一定要卡着经验、卡着公司背景不放呢?
以HR岗位为例,公司不同的体量,基本决定了你HR的工作内容。中小公司的HR和大公司的HR要有相同的经验背景,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不是大公司的人才有多厉害,是企业的体量决定了HR的经验。
经验很重要,但你要搞清楚一点,我们为什么看经验?经验只是代表你做过,不代表你做得好。看经验最终是要看成果。有几个HR可以拿成果说话的?大部分的HR简历,只能罗列工作内容,岗位职责,哪来的成果?那反过来,既然都没啥成果,为什么一定要看经验?
对于大部分HR来说,认知必须远远大于经验。因为公司体量是你不能决定的,但我对专业的认知是我自己可以决定的。你的认知必须远远大于你的经验,那你解决问题的时候才有做好的可能。你看到有哪个课程可以现学现卖,回去你照着做,就能帮你解决问题的?根本不存在这种课程。我看到如今对HR专业有较深刻认知的人士,没多少是靠“做”出来的,大部分是靠学习和思考,再加上一定层面的经验得来的。“做”出成果来,需要天时地利人和,但学习和思考,是我主观上可以决定的。
如果对方的知识储备基本符合要求,认知水平达到较高的水准,少一点经验有什么关系?做了,经验就有了;一个机会而已。
另外,相对于知识和经验,有些能力是不分公司规模大小的。不是说大公司的人沟通协调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赢得信任的能力就比小公司的人更强一点,这些能力和你所在的公司大小没啥关系,和你是不是985也没啥关系。但有时候这些能力可能是比专业更重要的。
所以,什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才标准”,什么才是“潜力”,值得每一个HR好好琢磨琢磨。你的认知在哪里,你的人才标准就在哪里。
是看重经验?还是看重知识?能力?特质?
是静态的看待能力,还是动态的看待潜力?
到底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之前看到卫哲谈到一个观点,找人如果薪酬定1万,你不要在薪酬是8000的里面找,而要在5000的里面找。因为8000到1万,求职者觉得跳槽这种涨幅是自然的,但5000到1万,这种涨幅就是一种激励。
但是,HR你敢招月薪5000的人吗?那些查入职者流水的公司,你能查出什么,查出来的流水能证明这个人的水平吗?演技好的演员,是薪酬最高的演员吗?这个道理在哪里都适用。
5000元的员工和8000元的员工,水平差很多吗?这个差距需要学习很久吗?我相信如果你拿过月薪5万、10万甚至更多的时候,你再看月薪5000和8000的人才差距,其实都不叫差距。
这个差距,只是你自己眼界和思维上的差距。
识别人才,本质上是先识别自己的“认知”,一个“认知”水平有限的面试官,是不可能识别人才的。识别人才,从提高你的认知水平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