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的那些丞相们——壮年时代的改革担当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有了儿子之后的汉武帝,不仅仅年龄上更加成熟,在政治手腕上也愈加炉火纯青。现在摆在刘彻面前的迫切问题就是该选择怎样的人来担任丞相,是功勋卓著的老派贤良?还是血浓于水的亲戚,亦或是一个摆设?显然,刘彻有更多的想法,他要的不仅仅是一个官员,他想要的是真正能帮助他完成历史使命的助手,不仅有谋,更要有担当。

一、大器晚成,为政有功——平津侯公孙弘

任期:元朔五年十一月-元狩二年三月 两年零四个月

从元朔五年十一月,汉武帝罢免薛泽,改命公孙弘为丞相,到元狩二年三月公孙弘病逝于任上,可以说公孙弘为大汉王朝燃尽了最后一点生命力。

公孙弘出生于公元前200年,到他担任丞相时已经年逾六旬,在汉朝的医疗水平下选任一位花甲老人担任丞相,是具有有着很大的风险的。那么刘彻究竟有什么必须选择公孙弘的理由呢?

我们首先简单看看公孙弘的生平,他的起点只是一个不入流的小吏,后来因为触犯法律而被免职。为生计所迫,只能以放猪为生。四十岁才重新拿起书本,开始学习《春秋》杂说,并最终选择《公羊传》研习。 并求教于名师大家,最终在汉武帝举荐“贤良方正” “直谏之士”下,六十岁的公孙弘终于摸到了长安的边角。是金子总会发光,可惜也许是公孙弘这块金子还不够精纯,武帝派遣公孙弘出使匈奴,因复命之言不合武帝的心意,武帝认为公孙弘没有才能。公孙弘因此称病,被免官后依旧回到家乡。

六十岁正是含饴弄孙的享受天伦之乐的年纪,但是凭借着小有名气的学识和孝顺母亲的贤名,公孙弘再一次被郡国父老举荐。第二次来到长安的公孙弘,带在太常寺中等待着新的任命安排。一次汉武帝策问被举荐的贤良。公孙弘的对策借此提出八条治理百姓的方法,却被太常寺官员以对策平平定为下等水平,但是刘彻却在看完之后将其拔到了第一的名次。并且由此给了虽然年迈但却一表人才的公孙弘博士之位,让其在金马门待诏。

究竟是什么样的策论让吸引力刘彻的目光?又因何能够从下等一跃而成头名呢?其实策论的论点概括起来有八点,分别从政治、经济以及法治上对刘彻的改革提出一系列建议。首先就是政治上,作为君王首先应该做的“躬率以正”,这样才能保证政府的公信力,凝聚民心;选拔干吏上,以才干为首要,以实际功劳作为标准,摒弃浮华无用之言。;其次,在经济上应该爱惜民力,不夺民时,让百姓能够有序进行生产活动;最后,在法治上重申公平,惩罚罪犯,奖励贤良。这几点现在看来,确实是政府执政时应有之意,但是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刘彻的第一次改革因为触犯贵族利益,而让改革计划被迫中止。正是刘彻丧失信心与迷茫的时刻,公孙弘的这篇策论首先从情感上就引起了刘彻的共鸣,又提供了中肯的建议,同时在策论中,公孙弘重点强调“和”这一思想,这就给刘彻的改革提供了另一个方向,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团结更多的力量,稳步推进,避免矛盾的激化。这就和之前下狱自杀的赵绾有着迥异的差别。让苦闷中的汉武帝眼前一亮。

获得金马门待诏之位让公孙弘有了进一步向汉武帝提出政治主张的机会,在这期间,公孙弘提出两件与汉武帝理念相冲突的建议,一是认为民风没有先圣时期淳朴主要是因为任用“邪吏”导致,牲畜金石都可以为人所改变,更何况能言能思的百姓呢?因此公孙弘认为只要官吏贤明,就可以短时间内教化百姓。这样的观念让刘彻都感到诧异。二是公孙弘对汉武帝“通西南夷”之策的反对,他认为此举只是劳民伤财对汉朝没有半点益处。从这两个观点来看,公孙弘的政策出发点是典型的儒家理念的贯彻者,坚持教化万能,以及封闭式的国家运作方式。

但是倘若公孙弘只是简单的提出反对意见,而没有其他的优点的话,必然会重演称病免官的结局。事实上,公孙弘在每次发表观点时,并不直接与刘彻针锋相对,只是将建议摆开让汉武帝自己做出选择,同时他品行敦厚,善于言谈,熟悉文书吏事,又能以儒术缘饰文法,让刘彻大为赞许。由此可以发现,公孙弘虽然以儒家起步,但是并非腐儒。在为臣之道上比田蚡更知进退;在做事理念上比薛泽更加积极有为。

受到赏识,自然就获得高位。公孙弘高升了,从秘书之类的官职一下子升到了负责监察百官的御史大夫。登上高位的公孙弘并未因此而骄奢,仍旧以粗茶淡饭度日。也正是因为这样的举动,引来了汲黯“弘位在三公,奉禄甚多,然为布被,此诈也”的批判,其实正是因为身处高位没有得意忘形,仍旧谨小慎微的举动才让刘彻放心,也正因如此他的许多建议才被接受。

但是公孙弘并未因为汉武帝的高官厚禄而放弃自己的政见,担任御史大夫期间仍旧多次上书请求停止营建朔方、西南、苍海、五原四城。这四座城池的战略意义是远大于经济意义的,公孙弘从国内角度出发,认为此类活动“罢敝中国以奉无用之地”。但是汉武帝让朱买臣从战略意义上对公孙弘连发十问,逼得他哑口无言。这才让公孙弘终于承认错误,接受了朔方城在抵抗匈奴侵略上的战略意义,但是仍旧希望能够停止营建其他城池,而这一坚持也得到了汉武帝的同意。这件事上反映出公孙弘坚持理念,但又能保持清醒和理智,及时承认错误。这是担任丞相必不可少。

但是后世对公孙弘评价并不高,原因也在于他在担任御史大夫时所给出的三个建议。第一个建议,断绝了一个人的仕途希望。这个人的名字叫做宁城,原本是济南都尉,因罪被下狱免官。后来汉武帝想要重新启用此人,公孙弘却阻止了这一任命。原因是这个宁城在担任官吏时,治理百姓像用狼去放牧羊群一样,也是酷吏一名。因此刘彻就放弃了启用宁城的打算。

第二个建议就是处死主父偃。主父偃这个人在电视剧中的演绎形象往往是多智多谋的智者,因此后人认为公孙弘坚持处死主父偃的动机是嫉妒其才华。那么我们可以看看主父偃究竟做了什么,主父偃因为与齐王刘次昌有间隙,就设计逼齐王自杀。同时因为当时主父偃深受刘彻喜爱,所以权势滔天,进一步揭发燕王等诸侯王的不法举动,按理说这样的揭发如果是出于维护正义也就罢了,但是主父偃则仅仅由于自己的私怨。这样的举动一时间让各个诸侯人心惶惶,此时赵王刘彭祖告发主父偃受贿、谋害齐王。证据确凿,被御史大夫收监下狱。武帝本不想诛杀主父偃,然而公孙弘说:“齐王自杀无後,国除为郡,入汉,主父偃本首恶,陛下不诛主父偃,无以谢天下。”于是武帝诛杀主父偃。为了平息众怒,以及严惩主父偃的罪行,公孙弘的建议也是十分中肯的。

第三个建议也是处死一人。汉朝时期,游侠猖獗。因门人擅自为自己杀了仇家而被牵累,被迫逃亡已久的游侠郭解被捕。然而因为罪行发生在大赦之前, 无法将其判罪。官员曾经到其家调查时,同乡儒生因说郭解作奸犯科公然违法不能称贤而被其门人所杀并割去舌头。因此官吏就此事责问郭解,郭解不知杀人者谁。负责此案的官吏便上奏称郭解无罪。御史大夫公孙弘说:“郭解以一介白衣行侠弄权,因小事杀人,郭解虽然自己不知道,但这个罪过比他自己杀人还严重。应当判处他大逆无道之罪。” 于是,郭解就这样在对门人杀人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因公孙弘的一句话而被杀。后世有部分言论对郭解表示同情,但是笔者却十分赞同公孙弘处理的方式。侠以武犯禁,并非所有的侠都像武侠中描写的那样“侠之大者,为国为民”。郭解虽然不知情,但是他所代表的游侠势力对政府维护治安造成了极大隐患,因为郭解被杀也是应有之意。两个处死的建议或许给公孙弘带来了不利的舆论地位,但是却符合一个真正国家官员的角色定位,维护公正,而不迂腐的坚持仁慈。

就这样,一位十分优秀的丞相人选诞生了。但是,作为哦一个文臣,公孙弘毫无军功,这就让他无法获得侯爵之位。而在汉朝的惯例是担任丞相者,必然都有着爵位。从而实现丞相地位和权威不受威胁,不然以“礼绝百僚”的尊贵地位却在爵位上低于自己的下属,必然导致丞相地位的尴尬。为了让公孙弘可以出任丞相,汉武帝做出了有悖传统的举动,封公孙弘为平津侯,从而开创了一个新的传统“至丞相封,自弘始也”。

公孙弘并未因为走向了人臣巅峰而有半点放松,在担任丞相期间,回顾自己晋升之路,深感汉武帝举荐贤良之策的高明,便在丞相府邸建起宾客之馆,广纳天下贤才参与国事的商议。但是在公孙弘担任丞相的时间中,并未做出过多的贡献。其中值得注意的就是建议汲黯作右内史,负责管理权贵汇集的右内史地界。另一件事就是举荐董仲舒担任胶西王相,负责管教凶残蛮横的胶西王刘端。关于这两件事,看法不一,有人认为公孙弘是借此打击政敌;也有人将此视作外举不避仇的典范。或许兼而有之,无法揣测。

此外,面对淮南王刘安谋反的举动,公孙弘表现的也不够果决,甚至将原因归结于自己无功而侯的自责中。这样的退让也导致了对刘安的处理不够迅疾,对诸侯王的震慑效果大打折扣。同时,在汉武帝筹备北伐匈奴的战略资源时,河南人卜式上书言希望捐献自己一半的家产以助边事,并且别无所求。这一举动引起了公孙弘的怀疑,他认为这种行为并非是人之常情,因此可能会有不法的举动,不足以为天下人楷模。此处不免显得公孙弘有些武断,至少应该多方查探,才能做出判断,而不是一个“此非人情”就将这种举动拒绝门外。

但是公孙弘晚年建议不许百姓携带弓弩,却是十分有益的举动。弓弩和一般刀剑不同,其所具有的射程远,杀伤力大的特点让普通百姓有了与国家官吏抗衡的资本,属于不稳定因素。但是这样的建议却被刘彻否定,其依据也仅仅是坚持儒家传统以及与“收天下之兵”的暴秦相区别。

公元前121年,公孙弘薨于任上,此时的汉朝的各项改革已经处于非常平稳的阶段,刘彻的控制力进一步加强。

二、勇担大任,不慕名利——乐安侯李蔡

任期:元狩二年三月-元狩五年三月 三年

公元124年,公孙弘死于任上,汉武帝任命李蔡为丞相,继续完成未竟的改革事业。纵览整个汉武帝的改革进程,继位之初的改革计划因窦氏插手而胎死腹中;亲政之后先是借助田蚡打击旧有权贵阶层的特权;其次薛泽时期以推恩令为手段极大削弱诸侯王势力;然后又在公孙弘的辅佐之下进一步推进改革措施。但是以公孙弘逝世为分界点,此时的汉武帝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原本浮于表面的矛盾已经被层层化解,但是隐藏在表面之下的矛盾与纠葛依然存在。所以,此时的汉武帝需要的是一个性格强硬,又忠于自己的人做丞相,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能够继续紧握住大汉王朝的缰绳。而这样的一个人选自然就是李蔡了。

李蔡在历史上的记载并不多,这或许是文人墨客多缅怀他的堂兄李广,而忽视了这样一位身居高位的丞相。李蔡起家和他的堂兄一样,最初都是在汉文帝时期参与抵抗匈奴的侵扰,渐渐的在军伍中展露头角。直到汉武帝时期,因功受轻车将军,封乐安侯。作为武将的李蔡虽然无法达到卫青那样的巅峰,但是也足以自傲。因此李蔡想要尝试不一样的人生,弃武从政。不久升任御史大夫,位列三公,银印青绶。因军功封侯,又能在短时间内一跃成为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这样的人才允文允武,自然受到了刘彻的更多注意。因此公孙弘病逝之后,李蔡便顺理成章的接任丞相一职。

但是正如前文所说的那样,不管是《史记》,还是《汉书》中,有关李蔡的记载只是在李广的传记后面附加了一句李蔡的生平。因此我们无法考证究竟有哪些值得大书特书的历史成就。因此只能对比于汉武帝时期的大事年表,看看他在丞相期间的政绩吧。首先还是军事上的胜利,公元前121年,骠骑将军霍去病出陇西击匈奴,俘浑邪王太子得休屠王祭天金人。

霍去病、公孙敖分道出北地,张骞、李广分道出右北平,击匈奴。霍去病越居延,至祁连山,大捷,夺取河西之地。公元前119年遣卫青、霍去病击匈奴,漠北大决战,从此「漠南无王庭」,加卫青、霍去病大司马衔。此时可以说刘彻完成了一直一来的夙愿,终于将匈奴彻底打垮,赢得了长大数十年的汉匈战争。同时,在经济上,为了支撑汉武帝对匈奴持续不断的用兵,分别于公元119年 造皮币、「白金」,销半两钱,更铸三铢钱。管盐铁、算缗钱。又在公元前118年,罢三铢钱,铸五铢钱,汉币制始定。

我们分开来看这两件事情。自古武将外出征战,最担心的就是朝堂文官的掣肘,但是对于同样出身军旅的李蔡却不会有这样的顾虑,因此我们不难想象,在卫青、霍去病等人全力北伐的过程中,身为丞相的李蔡必然居中调度,保障军队后勤不受任何限制。

当然,最难的就是李蔡主政时期所进行的经济改革,与权力改革不同,经济改革是波及整个汉朝社会,上至达官贵人,下至贩夫走卒。这样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革,必然需要胆大心细的操刀者主刀。所以唐代韩愈对李蔡的评价概括为“人所惮为,公勇为之;人所竞驰,公绝不窥。”由此可见,李蔡任期之内无愧于丞相之位。

但是就是这样一位勇担大任的丞相,却最后以和他的堂兄李广一样,以自杀而谢幕。事情很简单,李蔡因为墓地问题,私自侵占汉景帝园寝的空地而被问罪,李蔡不愿接受询问,便自杀而死。

史书中对这件事的记载也仅仅只是几笔而已,所以我们无法得知事情的整个经过。只是让笔者十分好奇的是,明明如此功绩的人为何在史书不曾单独立传呢?

其实说到这里,汉武帝年龄三十九岁,正是一个人的黄金时间。改革已经初见成效,对外军事行动也获得极大的成功。那么接下来,汉武帝又该何去何从呢?他的丞相们又是如何辅佐他的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