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歌》赏析

《红楼梦》第一回


读红品诗词-8

《好了歌赏析

/墨吟 筱蕊

好了歌

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姣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且说三月十五,葫芦庙正在油炸供品,和尚不小心将油锅火星溅出,引发火灾。火势很快蔓延,整条街烧得如火焰山一般,甄士隐家被烧成了瓦砾场。幸好他夫妇及家人性命无虞,只得变卖田庄,投靠岳父封肃。不想封肃见他穷困潦倒,接待十分冷淡,致使他贫病交加,度日如年。这一日拄着拐杖出门散心,途中听到一个跛足道人唱着上面这首《好了歌》。

《好了歌》诗句通俗易懂,全诗可分为四层意思,每一层皆用“世人都晓神仙好”开头,意思是说,人世间都知道做神仙好生快乐,但是谁又能真正成为神仙呢?

第一层意思说,人们总是忘不了对于功名的追求,但是自古至今,那些封将拜相的人又在哪里?还不是化作荒野的坟茔,被杂草淹没了。

第二层意思说,人们总是忘不了对于金钱的追求,整天敛财不嫌其多,即使金银堆成山,最后还不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眼睛一闭百事了。

第三层意思说,人们总是忘不了对于娇妻爱妾的追求,天天徜徉于爱河之中,可知丈夫一死,妻妾又跟人去了。

第四层意思说,人们总是忘不了对于儿孙的追求,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痴心父母古来就多,但孝子贤孙谁又看见了?

总之,世人对于功名、金钱、妻妾、儿女的追求,最后必然以落空而告终,所谓“乐极生悲,盛极而衰”是也。

好多红学家在解读时,都指出《好了歌》反映了曹雪芹消极的人生观和虚无主义的思想。这样解读,很不确切。

曹雪芹写《红楼梦》时,已是饥寒交迫,身心憔悴,然而他并未消沉,并未看破红尘,而是呕心沥血,梦中执笔,以其人生经历的亲身体验,来剖析社会、人生的真谛与本质。可惜贫病无医,加之唯一的爱子夭亡,在一个除夕之夜留下续娶的新妇和未完成的《红楼梦》,泪尽而逝,真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就是这大半部《红楼梦》,成就了中国第一部最伟大的小说,曹雪芹亦因此而名垂青史。这难道不正是他人生价值的辉煌体现吗?何来“消极”与“虚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