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得到幸福的《幸运之书》

古人有云:不向静中参妙理,纵然颖悟也虚浮。在忙忙碌碌的人世间,每个人都步履匆匆,生怕被时代所淘汰,被生活所抛弃。即使在闲暇时刻,也被各种身外之物所烦扰,一刻不得闲。比如,上厕所时手机不离手,不管刷微博,还是聊微信,总不能让手闲着;下班回家,一边玩游戏,一边看电视剧,一边聊QQ……林语堂曾在《人生的盛宴》中写道:“能闲世人之所忙者,方能忙世人之所闲。人莫乐于闲,非无所事事之谓也。闲则能读书,闲则能游名胜,闲则能交益友,闲则能饮酒,闲则能著书。天下之乐,孰大于是?”只有能够或敢于闲下来的人,身心都有了对人性的回归。

如果要想让自己闲下来,就必须回归内心的平静。当你意识到安静的存在,一种内在宁静的觉醒状态就会立即出现。正如禅宗、佛陀、道家等等具有大智慧的圣人,都在静中参得妙理,悟得真法。德国的埃克哈特·托利,作为世界百位灵性导师之一,对宁静有着类似禅宗道教的体会,在其所编著的《幸运之书》中,以格言的形式讲述朴素的真理,在错落有致的长短句子之中,将我们带入自己内在的世界,探察心灵深处的秘密,然后我们会发现生命价值与意义,发现自我的本质,进而找到内心的平静和生活中的幸福。

埃克哈特·托利认为,当你与内在的宁静失去了连接,你也就失去了与自己的连接。当你失去了与自己的连接,你就会迷失在这个世界里。与外部环境的噪音相对应的,是内在思想的嘈杂;而与外部环境的安静相对应的,是内在的宁静。

当我们在红尘俗世中忙忙碌碌的时候,几乎很少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耳朵里时刻充斥着外部坏境的噪音,比如领导的要求、他人的意见、被动的宣传,等等。

在接受这些外界“污染”的同时,我们迷失了自己,迷失在物质刺激之中,忘记了自己奋斗的初衷,忘记了自己的初心,更忘记了来时的路。忙碌的人们,停下脚步,到大自然里来吧,在这里大自然能够帮助我们找到“宁静”。

埃克哈特·托利说,“一树、一花、一草,让你的觉知停留在它们身上,你会发现它们是如此的宁静,如此深植于存在之中。”当你看着一棵树,并感觉到它的宁静,你自己也会变得平和起来,这就是你在与这棵树在很深的层面上相连接。通过宁静,你会感到与你察觉的事物合而为一,无论它是什么。埃克哈特·托利指出,感受到你与万物合而为一,便是爱。有爱就会有动力,就会有激情。当你处于宁静状态的时候,得到的不是沉寂,而是澎湃不息的动力。

虽然我们平时很忙,看起来有很多事情可做,可以上上网、聊聊天,刷微信、微博,看朋友圈,玩游戏,还可以随时随地购物、看视频。但是忙碌之后的反思,却总是令人非常失落,特别是将自己的人生与同龄人相比,与那些事业有成的人相比,巨大的反差造就的失落感会将人撕碎,深陷于自责的泥潭之中,为自己虚度光阴的行为而懊悔。

埃克哈特·托利睿智的指出:在这个星球上,所有的痛苦都来自于“我”或者“我们”的个人感觉,这掩盖了你的本质。如果你无法认清自己的内在本质,终其一生都在制造痛苦。保护和提高那个伪造的自我感成了你最主要的动力。其实,静下心来,放下包袱,重新认识自我,才能找回自己。佛陀曾说,生命只存在于此时此刻。过去已经成为往事,未来尚未发生。我们只活在一个时刻,那就是当下。

当下这一刻,是你唯一无法逃离的现实,是人生的不变因素。无论任何事情发生,无论你的人生有多少变故,有一件事是确定不变的,那就是当下。埃克哈特·托利认为,既然无法逃离,为何不迎接它,善待它呢。

当你步入当下,你也就走出了大脑所能承载的内容。思想的流动逐渐放缓,它们不再吸引你所有的注意力,不再完全占有你,思想与思想之间出现裂痕,如此宽广,如此宁静。当你遭受痛苦时,当你感到悲伤时,当你无力反击时,无论你的生命处于何种状态,张开臂膀拥抱这些痛苦吧,将自己完全处于当下的状态。这些痛苦的遭遇和感受是不幸的,也是糟糕的。但是更糟糕的是会引起我们内心的情绪聚焦。而当你接受它,不再抗拒,刹那间,无穷的能量便可以为你所用。

浮生若梦谁非寄,到处能安即是家。《幸运之书》语言精练,充满智慧,字字句句都如珠玉一般,直达人心深处,娓娓道来,让人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内心的纠结与不安,都在如沐春风的话语中一一消散。

正如序言所说:每读完一个章节后,都会不由自主地中止阅读,开始内省,进而变得宁静如水。但是,埃克哈特·托利告诉我们:文字只不过是些路标,它所指示的真理并不存在于思想领域,而是存在于你的内在,一个比思想更为深远广阔的层面。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平和是这一层面的特点。所以无论何时,如果你阅读此书时感到内在的平和升起,那这本书就完成了它的使命。它会时刻提醒你是谁,并指引你回家的路。

《幸运之书》,读之我幸。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