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科医生的2个建议,让你终生受益
明天就是一年一度的世界肾脏日,今年的主题是:「和肾病好好过」(Living Well with Kidney Disease)。
(原谅我抛弃了“积极面对肾病、共享精彩人生”等等华丽的权威翻译)
全球疫情之下,今年的世界肾脏日指导委员会同感生活不易、世道艰辛,提出的这一主题带有时代色彩:既带有一种伤感与辛酸,也饱含一份祈盼和温情,又像是居委会大妈在劝和吵架的小两口。
怎样才能“好好过”呢?
在提出主题的同时,世界肾脏日指导委员会也说,要让肾友们掌握更多的知识,从而实现「患者赋权」(在医疗行为中,提高患者的权力、掌控感),进而能够让患者更好地与疾病和谐相处,才能在这个特殊的困难时期,带病生存、提升生活质量。
所以,和肾病好好过就是:
掌握知识→提高权力→参与临床决策→提升带病生存质量→度过幸福的一生。
显然,这是一项庞大而长期的任务,一文难以尽述。我从上个月就在思索,这个肾脏日该和大家说些什么,才能达到这一主题。
那么,今天就讲2件事,既容易办到,也可以提升幸福感。
1.肌酐不到200的患者,出了医院大门就当健康人
临床工作中,我发现很少有患者在接受治疗的情况下,能从1期进展到5期(尿毒症)。而那些从出现尿蛋白、到加号越来越多、再到肾功能异常、再到肌酐越来越高,最后到尿毒症的患者,很少。
肾病领域权威期刊《国际肾脏》(Kidney International)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慢性肾脏病1-2期患者,一年内进展到肾衰竭的概率是0.3%,这是一个比较低的数字。如果治疗比较规范,将平均水平踩在脚下不是难事,肾衰风险会更低。
可怕的是什么呢?是在不知不觉中进展到肾衰竭的患者,占67%.
肾病这个东西,它最大的本事是隐身,一旦现形,十有八九出不了头。
我经常看到一些肾病患者,不敢吃、不敢动、不敢工作、不敢社交、不敢远行。蛋黄不敢吃、肉不敢吃、发物不敢吃、豆腐不敢吃,做一些身体活动就怕累着。这样的人生,哪里有「掌控感」、哪里有「生活质量」?
实际上,这些东西都是可以吃的,肾功能尚可的患者,像正常人一样吃完全没问题。以往我们怀疑每天吃三四两肉会增加肾脏负担,要求低蛋白饮食,如今研究发现,低蛋白饮食不能说错,但也作用不大,少吃肉和正常吃肉的差别微乎其微。(注意少盐少油,健康人亦如此)
还有身体活动。病人经常被劝告只能做舒缓的运动,比如太极、走步,跑步要慢跑。但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轻度运动虽有益,但作用有限,只要留有休息的时间,人体并不怕剧烈运动。而适当加入无氧运动、抗阻运动,比如快跑、俯卧撑、引体向上、去健身房撸铁等等,激活一下心肺功能,对病情稳定的肾病患者更有益。爬山、下海、旅游,更是不在话下。(注意留有休息的时间,健康人亦如此)
所以肌酐不到200的肾友,生活饮食不必太拘谨。
无论你战战兢兢,还是放松心情,到衰老后都会肾衰。健康人的肾功能也不是永恒的,只要是人类,老了都会肾衰,大家谁也没比谁强到哪里去。
通常1-2期的肾友,只是在做治疗时才是患者身份,出了医院大门就是健康人。别人有一个脑袋两只手,我也有;别人有肾功能,我也有。很多时候幸福感不高,可能是因为你太过于把自己当病人了。
2.普利/沙坦利用率,迫切需要提升
RAS阻滞剂(ACEI/ARB,即普利/沙坦类药物)是近40年以来,肾内科应用最成功的一类药物,没有之一。
尽管肾病领域的权威指南DKIGO指南在十几年前就建议:所有24小时尿蛋白超过0.5g的患者(换算白蛋白为0.3g),均应使用普利/沙坦类药物降低尿蛋白、保护肾功能。
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一项多国参与的观察性研究发现,RAS阻滞剂在德国与法国的使用较为广泛,美国则较少,而我国则更少。
看图,国内不超过一半:
患者要吃药,正如人要吃饭,假如一个国家的一半公民都吃不饱饭,草根树皮被包装成美食硬塞给人,谈何生存质量?任何一位有良知的肾病学者都会感到寒心。
不使用RAS阻滞剂的情况各有各的原因。
有的医生说,这药治不好肾病。
当然治不好,如果世上有一种能治好肾病的药,那么国家统一发放、患者直接吃不就完了,医生失业、肾科关门大吉。肾科医生之所以存在,不就是因为我们明知治不好、但仍然要维持住患者的肾功能吗?
还有医生说,这药会升高肌酐,患者不愿意用。还有升高血钾,还得监测,很麻烦。
但事实上,只要把升肌酐是正常现象这件事给患者讲清楚,绝大部分患者是会接受的。至于高钾血症风险,又是一个小概率事件,一到两周后抽血查一下电解质就完了,同时抽的那管血还能看肾功能、看耐受的最佳剂量。
说来说去关键还是最后那仨字:很麻烦。
许是国内的医生工作量太大了……
万事开头难,尿蛋白0.5g以上的肾友,如果提出要服用普利/沙坦类药物,相信你的医生不会拒绝。后续的量血压、抽血检查、尿毒症风险降低,便是顺理成章。
与肾病相伴是一项长远大计,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个世界肾脏日,便从这两处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