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古今研究:枳实
一、典籍摘要
1、《本草备要》:其功皆能破气。治胸痹结胸,食积五膈,痰癖症结,呕逆咳嗽,水肿胁胀(肝郁),泻痢淋闭,痔肿肠风。除风去痹(辛散风),开胃健脾。
2、《本草便读》:泻痰破积,承气赖之以先声;导水行瘀,金匮取之而下达。治痞坚之峻剂,攻气分之神丹。
3、《本草乘雅半偈》:主大风在皮肤中,如麻豆苦痒,除寒热结,止痢,长肌肉,利五脏,益气,轻身。
4、《本草崇原》:主治大风在皮肤中,如麻豆苦痒,除寒热结,止痢,长肌肉,利五脏,益气,轻身。
5、《本草撮要》:功专破积下痰多得白术去痰饮;得栝蒌消痞结;得皂角通大便;得参、术、干姜则益气;得硝、黄、牵牛则破气。
6、《本草分经》:苦酸微寒,破气行痰,消痞止喘,利胸膈宽肠胃。
7、《本草经解》:主大风在皮肤中如麻豆苦痒.除寒热结.止痢.长肌肉.利五脏.益气轻身.(麸炒)
8、《本草经集注》:主治大风在皮肤中,如麻豆苦痒,除寒热热结,止痢。长肌肉,利五脏,益气,轻身。除胸胁痰癖,逐停水,破结实,消胀满,心下急、痞痛、逆气、胁风痛,安胃气,止溏泄,明目。
9、《本草蒙筌》:泻肺脏,宽大肠。结气胸中,两胁关节并利;破痰癖积聚,宿食亦推。
10、《本草新编》:枳壳性缓而治高,高者主气,治在胸膈。枳实性速而治下,下者主血,治在心腹。故胸中痞,肺气结也,用枳壳于桔梗之中,使之升提而上消。心下痞,脾血积也,用枳实于白术之内,使之荡涤而下化。
11、《本草易读》:下气消食,开积破结。除胸胁痰癖,疗心腹痞满。退皮内之风痒,除胃中之湿热。止泻痢而平喘嗽,通停水而散败血,长肌肉而利脏腑,除阴痿而止胁痛。逐痰饮,消痞食,有冲墙破壁之力也。
12、《本草择要纲目》:利五脏,除寒热结;破胀实,解伤寒结胸,去胃中湿热,盖枳实泻痰,能冲墙倒壁。
13、《得配本草》:破结气,消坚积,泄下焦湿热,除中脘火邪,止上气喘咳。治结胸痞满,痰癖症结,水肿胁胀,胸腹闭痛,呕逆泻痢。配芍药,治腹痛。配黄,治肠风下血。佐大黄,推邪秽。佐蒌仁,消痞结。
14、《雷公炮制药性解》:主消胸中之癖满,逐心下之停水,化日久之稠痰,削年深之坚积,除腹胀,消宿食,定喘咳,下气逆。
15、《名医别录》:主除胸胁淡癖,逐停水,破结实,消胀满、心下急、痞痛、逆气胁风痛,安胃气、止溏泄,明目。
16、《神农本草经》:主大风在皮肤中,如麻豆苦痒(《御览》作痰,非),除寒热结,止利(旧作痢,《御览》作利,是),长肌肉,利五脏,益气轻身。
17、《本草纲目》:大抵其功能皆能利气,气下则痰喘止,气行则痞胀消,气通则痛刺止,气利则后重除。”
18、《药鉴》:能消胃中之虚痞,逐心下之停水。化日久之稠痰,削年深之坚积。仲景加承气汤内,取疏通破结之功。丹溪入泻痰药中,有推墙倒壁之能。欲益气,则佐以参术。欲破气,则佐以硝黄。
19、《药笼小品》:摩坚破滞,能坠至高之气。性猛而悍,小陷胸用之,泻胸痞如神。
20、《药征》:主治结实之毒也。旁治胸满胸痹、腹满腹痛。
21、《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主大风在皮肤中如麻豆苦痒,除寒热结,止痢,长肌肉,五脏,益气,轻身,除胸胁痰癖,停水,破结实,消胀满,心下急痞痈,逆气,胁风痛,胃气,止溏泄,明目。
22、《冯氏锦囊秘录》:枳实,实小性酷而速,治下主血,凡心腹痞满胀闷,宿食坚积,稠痰积血,有疏通破结之功,倒壁冲墙之捷。
23、《珍珠囊补遗药性赋》:其用有四∶消胸中之虚痞;逐心下之停水;化日久之稠痰;削年深之坚积。
24、《顾松园医镜》:破气散结,消积导滞,痰也食也,停水败血也,气行而尽消;咳者喘者,呕逆腹痛者,气利而咸止。解伤寒结胸,除心下痞满。
25、《医学入门》:逐停水,消痰饮,宽胸胁,安胃气,止喘逆,破积聚,利五脏,除寒热结,功同枳壳。
26、《药性论》:解伤寒结胸,入陷胸汤用;主上气喘咳。肾内伤冷,阴痿而有气,加而用之。
27、《珍珠囊》:去胃中湿热。
28、《医学启源》:《主治秘诀》云,主心痞,化心胸痰,消食,散败血,破积坚。
29、《本草再新》:破气,化痰,消食宽肠,杀虫,败毒。
30、《现代实用中药》:治咳嗽,水肿,便秘,子宫下垂及脱肛。
31、《药性本草》:“主心腹结气,两胁胀虚,关膈壅塞。”
32、《开宝本草》:“散留结胸膈痰滞,消肿满逐水。”
二、现代研究
1、成分:主含橙皮苷、新橙皮苷、柚皮苷、挥发油、辛弗林等,还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胡萝卜素、微量元素等。《中国药典》规定:含辛弗林不得少于0.30%。
2、作用:本品有调节胃肠道运动、增强心肌收缩力、镇痛、升高血压、抗溃疡、抑制血栓形成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