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4点起床,村上春树的生活像苦行僧?那是他“狠”自律
每个假期过后,总会听到有人信誓旦旦地说:新的开始,我要开始每天看一个小时的书,我要每天跑5公里,我要减肥,我要开始学英语啦……
可活力四射地执行几天过后,就灰溜溜地宣告失败。
为什么呀?没时间呀,没精力呀,根本腾不开手呀,回家要带娃呀……
其实说再多都是借口,追根究底,是因为不够自律!
本来想读会书,看到手机在旁边,不如先刷会朋友圈,看会微博,玩一盘游戏……
想要减肥,看到美食当前,算了就吃这一口,明儿再开始减肥……
想要学英语…干嘛要苦守书本学英语,看外国电影也可以呀…半响后,完全沉浸在电影的情节中,已然忘了英语……
在知乎上,有一个问题:“不自律的人生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有一个回答被赞了很多次,答主说:“就是像我现在这样一事无成,被命运反复羞辱,毫无还手之力”。
如果把计划和目标比作天堂,执行力比作搭盖通天塔。
那么不自律的人,永远在盖塔底下的地基,五天加一砖,十天搬一石头,究竟什么时候能够盖好通天塔,自己都没有目标没有方向。
而自律的人,每天都在自己的通天塔上添砖加瓦,虽然每天只高一点点,但都是在接近目标,日复一日,风雨不停。
自律的人,几十年如一日
和三毛、席慕蓉等并称为“台湾散文八大家”的已故作家林清玄,从小就立志要当个作家。
在林清玄的一篇散文中曾经提到:
我一直坚持写作,希望能变成一个成功的作家。在我们那个地方几百年来没有出现过一个作家,我知道要实现自己的理想,一定要比别人更勤快。
我从小学三年级时开始,规定自己每天写五百字,不管刮风下雨,心情好坏;到了中学,每天写一千字的文章;到了大学,每天写两千字的文章;大学毕业以后每天写三千字的文章;到现在已经40年了,我每天还写三千字的文章……
自律的人,几十年如一日,也正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一万小时定律。
无论什么行业,只要几十年如一日的投入,那么必然会有所收获,成为行家。
欧阳修所写的卖油翁,取一葫芦放在地上,用铜钱放在葫芦口上,卖油翁将油从钱孔徐徐倒入葫芦,而钱不湿。
问他为什么可以做到如此?卖油翁回答:无他,惟手熟尔。
自律的人,办法总是比借口多
在企业家里面,柳传志的“自律”享负盛名,特别是守时方面。
据说,柳传志在20多年无数次的大小会议中,他迟到的次数大概不超过五次。
有一次他到中国人民大学去演讲,为了不迟到,柳传志特意早到半个小时,在会场外坐在车里等待,开会前10分钟从车里出来,到会场时一分不差。
2007年上半年,温州商界邀请柳传志前往“交流”。当时,暴雨侵袭温州,柳传志搭乘的飞机迫降在上海,工作人员建议第二天早晨再乘机飞往温州,柳传志不同意,担心第二天飞机再延误无法准时参会,叫人找来“公务车”连夜赶路,终于在第二天早六点左右赶到了温州。当柳传志红着眼睛出现在会场,温州的那位知名企业家激动得热泪盈眶。
现实生活确实有很多让我们疲惫不堪的地方,但是否真的无力招架?
之前看过一个网络流量大咖的授课,她生育了两个孩子,却依然拥有了自己的一份事业,庞大粉丝的公众号。她称当她在陪孩子的时候,她就在脑子里不停的构思她的文章。
当遇到问题,想要退缩和妥协时,停下来想一想,如果遇到同样的问题,平庸的人他会怎么做,卓越的人他又会怎么做。
自律的人,总是对自己下狠手的人
村上春树的写作生活,有点像是苦行僧。30多年,从未改变。
每天4点起床,写作5小时,下午跑步1小时或游泳1.5小时,然后读书、听音乐,晚上9点就寝。
难道村上春树累积的财富还不够多?难道他不知道外面还有花花世界?
都不是,村上春树之所以过得如此乏味,是因为他足够自律,也因为他对自己能够下狠手。
同样自律的,还有企业家王健林。
有人在网上晒过王健林的一天,可以清楚的看到他的生活是很规律的。6点之前起床,每天一个小时跑步健身,早上7点半准时迈进办公室。六十岁的年龄拥有二十岁人的精力,才让王健林建造了庞大的商业帝国。
《闻香识女人》里主人公弗兰克中校说的:每当我站在十字路口时,我都知道最正确的选择是什么,但是我从来不去做。因为他妈的太苦了。
自律的人知道正确的选择是什么,也知道选择过后会有多苦,可是他们不逃避,依然对自己下狠手。
自律,其实是对心灵的解脱
哲学家康德说:真正的自由不是随心所欲,而是自我主宰。自律即自由。
日本著名服装设计师山本耀司说:我从来不相信什么懒洋洋的自由,我向往的自由是通过勤奋和努力实现的更广阔的人生。
自律的滋味并不好受,但何尝不是对心灵的一种解脱,因为心灵被充实填得满满的,实现了心灵的自由。
而且有趣的是,也正因为自律,让更多的幸运和成功青睐了他们。
《少有人走的路》书中说:自律是解决人生问题最主要的工具,也是消除人生痛苦最重要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