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火,防盗,防“杠精”
作者:我是北游
来源:北游独立评论(ID:beiyou-talk)
1、
什么是“杠精”呢?就是一个让你哭笑不得的物种。
他们出场的画风一般是这样的:
春江水暖鸭先知。
杠精:为什么是鸭呢?难道不能是鹅?
这是黑色。
杠精:你凭什么说这是白色?
中午准备吃什么?
杠精:就知道吃吃吃,知道贫困山区多少孩子没钱吃饭吗?
我们公司快倒闭了。
杠精:不从自己身上找找原因吗?
早安。
杠精:晚上就不安吗?
前几天有个网友抱怨我不跟某些网友交流,还说对付杠精,需要功力。我想说的是,对付杠精,的确需要功力,需要忍住笑到崩溃的功力啊。我就纳闷了,居然还有人喜欢跟杠精讲道理?!这么随意的浪费生命,到底是杠精有病还是你有病呢?杠精之所以是杠精,就是因为思维能力有欠缺,心智模式、甚至视力都处于极为紊乱的状态。对付他们最好的方式就是,站在一边以怜悯的目光注视着他们,不要去打扰他们。你去接话,就会加重他们的病情,惹病人发病这么不人道的事情,你说你是何居心?杠精是不讲逻辑的,杠精是不用看事实的,杠精的最终目标是耗到你闭嘴,他好单方面宣布胜利的。你是他们赖以存活的伟G,你是他们精神胜利路上的殉葬品,杠精们踩着你们的身体登上了一个又一个人生的高峰......所以,如果你要实在闲着没事干了,可以去招惹杠精,权当娱乐,至于最后谁玩谁就见仁见智了。反正我是珍惜生命,远离杠精的,同时,我也劝你这么做。我们要学会正确的分辨,学会区分有价值的“讨论”和无意义的“抬杠”。偷换概念在诡辩中非常常见,而且具备相当的隐蔽性,杠精自身当然意识不到,他的对手一不留神也会进入对方偷换的概念中绕不出来。鬼是迷信的人所说的人死后的灵魂。
他心里有鬼,所以目光闪烁。
所以,他心里有鬼死后的灵魂。
是不是很荒谬?问题就出在,第一句话中的“鬼”和第二句话中的“鬼”根本不是一个概念,被偷换了。这里的“你”被杠精偷换成了“姚明”,只要杠精愿意,他可以一直这样偷换下去,最后你会发现,你们最初的话题已经被抛到了九霄云外。判断分两种,一种是事实判断,是对客观事实的描述,句式一般为“是”或“不是”;另一种是价值判断,是主观的好坏判断,句式通常为“应该”或“不应该”。比如我们碰到了一个姑娘,我说“这是个女孩”,这句话是事实判断。当一个人在陈述一个事实,做事实判断时,并不意味着他在做价值判断。我是北京大学应届毕业生。
杠精:你北大毕业的了不起啊?你嘚瑟啥啊?
我是男人。
杠精:你是男人了不起啊?你不是女人生的?
碰到这样的杠精,你是不是都不知道怎么说话了?他能不断的脑补、想象你的观点,即使你都还没有观点,只是称述事实。论证中的基本原则是就事论事,也就是针对论证本身,而不是论辩双方的人,这是基本常识了。杠精们学不会就事论事,他们往往通过论人来打击对手。我的观点哪里错了呢?
杠精:你是个坏人。
我的论证哪里有问题?
杠精:你是个坏人。
我的论据哪里有瑕疵?
杠精:你是个坏人。
这个错误也是杠精经常会犯的,我以前专门写文章批驳过。,比如什么“被强奸是因为穿的暴露”,“挨打是因为落后”,“下雨是因为萧敬腾来了”......诸如此类的奇葩归因,一拍脑门就得出结论了,还真是省事。天不怕地不怕,就怕键盘侠吃着泡面、对着屏幕、掐指一算就揪出了幕后大BOSS,没有什么是他们不敢说的。其实,人类社会的复杂性就如同人类意识的复杂性,很难说一个社会现象的发生能够归到一个简单的原因上去。社会现象是由无数不同的人、无数不同的意识相互博弈影响后产生的偶合现象。你要从那么多现象中找到哪怕一点点可以称之为规律性的东西,都需要大量的研究和交叉比对才能得出。这些工作,可不是缺乏耐心和基本认知能力的杠精们能够胜任的。杠精们所犯的逻辑错误当然不止这4点,只是再写下去,就赶上写小说了,就此打住,大家感兴趣,我以后再接着聊。总而言之一句话,生活中遇到垃圾人,你要绕着走,论坛上、网络上你遇到杠精也要懂得回避。遇到垃圾人,你要学会认怂,遇到杠精,你要学会认输,这是人生的智慧选择。郭德纲说,内行要是和外行去辩论那就是外行!比如我和火箭科学家说,你那火箭不行,燃料不好,我认为得选精煤,水洗煤不好。如果那科学家要是拿正眼看我一眼,那他就输了!我觉得就是这个理,你要拿正眼瞧一眼杠精,都算你输。所以,我其实是输了,我不但拿正眼瞧了杠精,我还专门写了这篇文章对付杠精,杠精还是终成最大赢家。
来源 | 北游独立评论(ID:beiyou-tal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