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名家:宋前八家与明清三派
伤寒学派诸家以《伤寒论》为其学术研究的主要对象。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把医学理论和临床经验有机地结合起来,融理法方药为一体,从而确立了临床医学辨证论治的基本体系,为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该书具有极高的临床指导价值,立即受到人们的青睐,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当时名医华佗就曾赞誉:“此真活人书也”。由于东汉末年战乱频仍,该书曾一度散佚,未能广泛流传。直到晋太医令王叔和通过收集整理,将其书中伤寒部分的内容重加编次,名曰《伤寒论》,成为流传后世的唯一传本。后世医家所藉以研究的正是经过王叔和重编的《伤寒论》,由此导致了后世医家在《伤寒论》条文真伪问题上长期争论不休。
总之,伤寒学派诸家以研究张仲景的《伤寒论》为指归,各自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研究和发挥,形成了阵容强大的伤寒学派。根据其不同时期的学术研究特点,一般习惯分为宋金以前伤寒八家和明清时期伤寒三派。
1.宋金以前伤寒八家
仲景《伤寒论》一直为后世医家所珍视,历代治伤寒之学者为数甚多,王焘《外台秘要》就汇集了唐以前21家的经验,共305条。从晋迄宋,研治伤寒最有成就者约有八大家,他们是王叔和、孙思邈、韩祗和、朱肱、庞安时、许叔微、郭雍、成无己。兹分述如下:
王叔和与张仲景几乎前后同时代,他对已散失不全的《伤寒杂病论》进行收集整理和重新编次,使《伤寒论》得以保存并流传后世。其所增诸篇内容反映了叔和研究《伤寒论》的成果,其在《伤寒例》中对一些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如寒毒发病,引《内经》以例伤寒三阴三阳,重申风伤卫、寒伤营等,皆为首倡,而对后世学术研究起到了导向作用,产生了深远影响。
孙思邈,唐代著名医学家。他创用了“方证同条,比类相附”的研究方法,以揭示伤寒六经辨治的规律。这种研究方法开后世以方类证研究之先河,也为其他多种分类研究方法提供了借鉴。孙氏研究伤寒的另一重要观点是他特别推崇太阳病桂枝、麻黄、青龙三法的运用,这一观点对后世医家产生了深远影响,明代方有执、喻嘉言宗其说而发挥为“三纲鼎立”之说,成为错简重订派的主要观点之一。
韩祗和,北宋医家,著《伤寒微旨论》,惜原本已佚。今有传本,系后人自《永乐大典》中辑出者。其析伤寒之病机为阳气内郁,治伤寒杂病于一炉,强调从脉证入手分析,主张杂病应以证为先,脉为后;伤寒则脉为先,证为后。只师仲景之心法,而不泥于《伤寒论》之方药,故临证多自拟方。尤以依时令用药为特色,大致分立春以后至清明以前、清明以后至芒种以前、芒种以后至立秋以前三个阶段,为其独到之处。
朱肱,北宋医家,著《南阳活人书》。其治伤寒,重视经络的作用,“伤寒须先识经络,不识经络,触途冥行,不知邪气之所在”。认为伤寒三阴三阳病即是六经为病,主张从经络辨识病位,伤寒六经经络之辨自此倡言。其又注重病与证的鉴别诊断,主张“因名识病,因病识证”,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可谓病与证结合辨析的首倡者。诊断上强调脉与证合参以辨阴阳表里。方药研究则承袭孙思邈之法,以方汇证,颇切实用。
庞安时,北宋医家,以善治伤寒闻名于江淮间。著《伤寒总病论》。阐发广义伤寒的病因为冬伤于寒毒杀厉之气,即病者为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发为温病,至夏发为暑病,至长夏发为湿病,于八节可为中风。此说系承袭《伤寒例》而发挥者。其又强调入的体质强弱、宿病之寒热、地域之南北高下、季节气候等对伤寒发病与转归的影响,颇具临床指导意义。其讨论天行温病为感受四时乖戾之气而发,具有流行性、传染性。其辨治与伤寒大异,也不同于一般温病。其结合发病时节与证候,将天行温病按孙思邈的命名分为五种,即青筋牵、赤脉攒、黄肉随、白气狸、黑骨温,各系以主治方药。虽其证治方药均取材于孙思邈《千金要方》,然其汇集成篇,以示有别于伤寒,对后世余师愚治疫不无影响。
许叔微,南宋医家,著《伤寒百证歌》《伤寒发微论》《伤寒九十论》等。其于《伤寒论》的八纲辨证最有研究,主张以阴阳为纲,统领表里寒热虚实,并把六经分证和八纲辨证紧密地结合起来。其《伤寒百证歌》《伤寒发微论》均体现了这一思想。许氏对伤寒方证的临床应用十分娴熟,其《伤寒九十论》就是他临床应用仲景方的验案汇编,共收集其伤寒治验90例,其辨证、方治及论说皆本于《伤寒论》,颇具启发性。
郭雍,南宋医家,著《伤寒补亡论》。其因《伤寒论》中方药多有缺失,遂摭取后世方以弥补之。其所取以朱肱、庞安时、常器之三家为多,兼擅其长。朱庞之书,世有传本,而常器之论著已佚,赖《补亡论》存其一二。常氏善守仲景方而活用之,对原论中未出方治诸条,常氏每取经方补之,而颇切当。郭氏收采其说以补亡,确有意义。
成无己,金代医家,著《注解伤寒论》《伤寒明理论》。他是注解《伤寒论》的第一家,有首创之功。其注释的特点可概括为以经释论,其注释水平较高。他还特别重视对伤寒症状的鉴别,所著《伤寒明理论》就是一部关于伤寒临床症状鉴别诊断的专著,列举《伤寒论》中五十个常见的主要症状进行类症鉴别,其于定体、分形、析证、明理,颇有独到见解。
从晋唐至两宋研治伤寒者不下数十家,举以上八家为代表,各从不同角度阐发《伤寒论》的辨证论治精神,他们的学术成就对后世治伤寒诸家有很大影响。至此,伤寒学派已初具规模,成为我国医学史上公认的一个学术流派。
2.明清伤寒三派
宋金以前伤寒诸家治伤寒各擅其长而无争鸣。主要是对《伤寒论》原著进行搜集、整理、注释、阐发,自明代方有执倡言错简,实施重订,方启后世伤寒学术争鸣之端。至清代,诸家各张其说,在研究方法上展开了激烈的学术争鸣,在伤寒学派内部形成了不同的派系,从而促进了伤寒学派的发展,其影响较大者有错简重订派、维护旧论派和辨证论治派。
(1)错简重订派:认为世传本《伤寒论》有错简,主张考订重辑的观点为明末方有执首先提出,清初喻嘉言大力倡导之。而后从其说者甚众,形成错简重订一派。
方有执,明医家。著《伤寒论条辨》。云:“曰伤寒论者,仲景之遗书也;条辨者,正叔和故方位而条还之之谓也。”其所重订,削去《伤寒例》;合《辨脉》《平脉》改置篇末;对六经证治诸篇大加改订,把太阳病三篇分别更名为《卫中风》《营伤寒》和《营卫俱中伤风寒》,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将桂枝汤证及其相关条文共66条20方列入《卫中风》,麻黄汤证及相关条文57条32方列入《营伤寒》,青龙汤证及相关条文38条18方列入《营卫俱中伤风寒》,六经之外,另增《辨温病风温杂病脉证并治篇》,计20条3方。以为如此便基本恢复了《伤寒论》原貌。
喻昌,清初三大家之一。著《尚论张仲景伤寒论重编三百九十七法》。他推崇方有执错简重订的观点,并发挥为三纲鼎立之说,即:四时外感以冬月伤寒为大纲,伤寒六经以太阳经为大纲,太阳经以风伤卫、寒伤营、风寒两伤营卫为大纲。以此三纲订正仲景《伤寒论》为397法,113方。其《尚论篇》虽保留叔和之《伤寒例》,但其意在驳之,对成无己之校注亦大加批评,与方有执尊重王叔和,含蓄地批评后世注家的做法不同。以致后来从其说者无不攻击王叔和,批驳成无己,喻氏可谓始作俑者。
主张错简重订的还有其他医家。
张璐,清初三大家之一。著《伤寒缵论》《伤寒绪论》,观点悉从方、喻,尤以喻昌之说为法。吴仪洛,著《伤寒分经》,推崇喻昌《尚论篇》,附和其三百九十七法之说。吴谦,清初三大家之一,乾隆时任太医院院判。奉敕编著《医宗金鉴》,内有《订正仲景全书》,其中《订正伤寒论注》编次悉以方有执《条辨》为蓝本,取方、喻之注亦复不少。因其为御赐书名颁行天下,故其影响甚大。其后从方、喻之说者甚众,与此不无关系。程应旄,崇尚方有执之说,故名其所著为《伤寒论后条辨直解》,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倡伤寒六经统赅百病之旨。章楠,著《伤寒论本旨》,依方有执风伤卫、寒伤营、风寒两伤营卫之例编定。周扬俊,著《伤寒论三注》。兼采方、喻两家之说,合己见故名三注,而每篇首揭经脉环周之说为独创。黄元御,著《伤寒悬解》,侈言错简尤甚,兼采方、喻之说,而以阐发五运六气见长。
总之,错简重订之说,自方、喻倡之,和者甚众,故而成派。诸家以错简为由,行重订之实。其所重订,大多围绕风寒中伤营卫之说为辨,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仲景伤寒六经辨证论治的规律性。该派医家思想活跃,不囿于旧说,有一定创新精神,为伤寒研究注入新风,
固为可嘉。然而,若过分强调以恢复《伤寒论》旧貌为目的,则不免有强加于古人之嫌了。
(2)维护旧论派:维护旧论派是指主张维护世传《伤寒论》旧本内容的完整性和权威性的众多医家。同讥讽王叔和、批评成无己的错简重订派诸家相反,维护旧论诸家对王叔和编次《伤寒论》和成无己首注《伤寒论》持基本肯定和褒扬的态度。认为王叔和编次,仍为长沙之旧,不必改弦更张,而成无己的注释,不仅未曲解仲景之说,其引经析奥,实为诸注家所不胜。因此,世传旧本《伤寒论》的内容不能随便改动。尤其是《伤寒论》中十篇即六经证治部分并无错简,无需重订,只可依照原文研究阐发,才能明其大意。主张仿照治经学的章句法进行注释,故称维护旧论派。该派代表医家有张遂辰、张志聪、张锡驹、陈念祖等。
张遂辰,明代医家,著《张卿子伤寒论》。他认为,王叔和所编次的《伤寒论》虽卷次略有出入,而内容仍是长沙之旧;成无己依旧本全加注释,其“引经析义,诸家莫能胜之”。故悉依成氏注本,篇卷次第及成氏注文一仍其旧,并选择性地增列了后世医家如朱肱、庞安时、许叔微、张元素、李杲、朱震亨、王履、王肯堂诸家之说。在伤寒诸家中,张氏可谓是尊王赞成之最为旗帜鲜明者。
张志聪,清代医家,张遂辰之高徒,著《伤寒论宗印》和《伤寒论集注》。他承其师说,认为《伤寒论》传本之条文编次不但没有错简,而且义理条贯,毫无阙漏。故就其原本“汇节分章”,然后“节解句释,阐幽发微”,如此则“理明义尽,至当不移”。此即所谓章句法,成为维护旧论的有力武器。但其认为《伤寒例》却属王叔和所作,初稿于论末,后竟删之,并将《辨脉》《平脉》置于论末,是与其师不同处。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张氏对方喻等人的三纲鼎立说大加反对,对成无己的某些注释也表示了不同见解。并首倡六经气化说,主张以五运六气、标本中气之理来理解伤寒六经的生理病理,则伤寒三阴三阳之病,多是人体六气之化,而人体六气之化,“本于司天在泉五运六气之旨”。自此,六经气化说成为伤寒六经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张锡驹,与张志聪同学于张遂辰。受其师门影响,成为力主维护旧论者。故其所著《伤寒论直解》,于三阴三阳诸篇悉依旧本次第,并依张志聪《集注》所分之章节为之阐扬。其于六经研究,亦持气化之说,认为六经六气有正邪两个方面,正气之行,由一而三,始于厥阴,终于太阳,运行不息,周而复始;邪气之传,由三而一,初犯太阳,终传厥阴,惟其传变有不以次,当随其证而治之。次为辨析六经传变之要旨。
陈念祖,清代医家,著《伤寒论浅注》《伤寒真方歌括》《长沙方歌括》和《伤寒医诀串解》等。他是继钱塘二张之后力主维护旧论,反对错简影响最大的一家,成为维护旧论派的中坚。并悉依隐庵所分章节,定为三百九十七法。自《太阳篇》至《劳复篇》十篇洁本《伤寒论》,自此风行。又对二张之从运气阐发六经之理颇为赞赏。
总之,维护旧论一派,反对重订,驳斥三纲,注重义理贯通。其阐发六经气化,又不乏新见。除张遂辰外,诸家一律删去《伤寒例》者,非为贬低王叔和,而是为突出张仲景不得已而为之,其尊王赞成的倾向也是显而易见的。
(3)辨证论治派:明清时期伤寒学派诸家中,有一些医家着眼于对张仲景《伤寒论》辨证论治规律的探讨和发挥。他们对错简重订和维护旧论的观点均持反对意见,认为不必在
孰为仲景原著,孰为叔和所增方面争论不休,而应当在发扬仲景心法上下工夫,形成了伤寒学术研究中的辨证论治派。根据其研究特点,大致可分为以柯琴、徐大椿为代表的以方类证派,以尤怡、钱潢为代表的以法类证派和以陈修园、包诚为代表的分经审证派。
①以方类证:以方类证的方法可以导源于唐代孙思邈的方证同条、比类相附,宋代朱肱亦曾用此法进行方证研究,至清代则有柯琴、徐大椿进行以方类证研究,卓有成就。柯琴,清代医家,著《伤寒论注》《伤寒论翼》《伤寒附翼》,三书合称《伤寒来苏集》。他根据《伤寒论》中原有桂枝证、柴胡证等语,提出了汤证的概念,即将某汤方的主治证称作某汤证,如桂枝汤证、麻黄汤证等。并采用以方类证的方法,汇集方证条文分属于六经篇中。在六经研究上,以经界释六经,提出六经地面说,“凡风寒湿热,内伤外感,自表及里,有寒有热,或虚或实,无乎不包”。并据此而提出了六经为百病立法,指出:“伤寒杂病,治无二理,咸归六经节制”。这对于扩大六经辨证论治范围是很有意义的。徐大椿,清代医家,著《伤寒论类方》。徐氏穷研《伤寒论》数十年,结合临床实践,悟出仲景之辨证心法,“不类经而类方”。
于是他大胆突破六经的束缚,把论中113方分作桂枝、麻黄、葛根、柴胡、栀子、承气、泻心、白虎、五苓、四逆、理中、杂方等12类。除杂方外,11类各有主方与其主治条文,次列与主方有关的加减方。这种类方研究更切于临床应用。其类方虽未分经,但将六经主要脉证汇列于后,以便观览,并要求学者“熟记于心”,是知徐氏并非轻视六经者。柯、徐二人均以方类证,惟柯氏以方名证,证从经分;徐氏更侧重于类方研究,方不分经。
②以法类证:钱潢,清代医家,著《伤寒论证治发明溯源集》,其以研究六经分证治法为指导思想,所归纳治法较为详细。其在以法类证研究中吸收了方、喻的风伤卫、寒伤营、风寒两伤营卫的观点。故其《太阳上篇》为中风证治,《太阳中篇》为伤寒证治,《太阳下篇》为风寒两伤营卫证治,是承袭三纲学说而以法类证者。尤怡,清代医家,著《伤寒贯珠集》。其治伤寒以突出治法研究为特点。三阳篇归纳为八法,曰正治法、权变法、斡旋法、救逆法、类病法、明辨法、杂治法和刺法等。三阴经亦有表里温清诸法可辨。如此则一部《贯珠集》,以治法提纲挈领,归于一贯,颇受后人好评。尤怡与钱潢均注重《伤寒论》的治法研究,但钱潢墨守方喻三纲之说,所立治法亦过细;尤怡则超脱方喻之外,以治法为纲统领病证、病机与方药,别具一格。
③分经审证:陈念祖,清代医家,为维护旧论的中坚。其对《伤寒论》的临床运用,采用分经审证的研究方法。如太阳病分作经证、腑证和变证,阳明、少阳皆分经腑,太阴有阴化阳化,少阴有水化火化,厥阴有寒化热化。如此分证深得六经六气之旨,对于掌握六经病机、传变特点和证治规律极有帮助。包诚,清代医家。著《伤寒审证表》,主张从六经审证。其将太阳经分作本病中风、本病伤寒、兼病、阳盛入腑、阴盛入脏、坏病、不治病等七证;阳明经分作腑病连经、腑病、虚证、不治病等四证;少阳经分作经病、本病、入三阴病、入阳明病、坏病等五证;三阴经均有脏病连经、脏病二证,少阴、厥阴各有不治病一证。综其分证特点,为经病主表,脏腑主里,腑病多实,脏病多虚而已。陈、包二氏之分经审证俱从六经分证。惟陈氏融入六经气化之说,将深奥的理论落实到临床证治,实属难能可贵;包氏注重从经、腑、脏的传变上分辨表里虚实,亦切于临床实用。
总之,明清时期所形成的错简重订、维护旧论和辨证论治三个伤寒学术流派是伤寒诸家不同学术观点争鸣的结果。这种学术
争鸣反映了伤寒学术研究的兴旺,也推动了伤寒学术研究的发展,促使伤寒学术研究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