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诗
喜爱读书的人有点像美食家。 一个真正的美食家不会说只喜欢法国菜,其他的菜系都不合胃口,他懂得包容和品味不同的食材和烹饪方法,他会为发现一个新的美食惊喜不已。真正爱读书的人也不会只喜欢某一派作家,某一类经典,他不带偏见的游览在书丛中,随时等着碰到一本让他思考或感叹的作品。
但是在各种阅读中,最难以跨越文化和语言障碍的是诗。诗是文学之冠,因为形式凝练,所以一首诗的每个字都精挑细选,占有分量,不容忽视。表面意思一样的字背后有不同的联想、历史和韵味,而翻译很难表达这些差异。诗又不像小说和散文,可以喋喋不休的解释作者的意图,只能靠读者去领悟。更何况诗又有格律、押韵、行式等受语言限制的特点。不过正因为有这些困难之处,一首能让不同文化的人欣赏的诗往往是真正的杰作,可以一遍遍回味。
我很喜欢李白,尤其是他的《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短短四句描述一片山顶景色,而这景色又不仅仅是景,还蕴含了清明孤独的意境,再读一遍,却又觉得诗人只身一人却自在陶然,再读,又能体会物我两忘的趣味和哲理。 这种简单却韵意多重的诗正是最高水平的中国古典诗,也是中国人一向推崇的经典审美。
这首诗最常见的英文翻译是:
All the birds have flown up and gone;
A lonely cloud floats leisurely by.
We never tire of looking at each other -
Only the mountain and I.
译者去掉了“敬亭山”这个会让人产生隔阂感 的中国地名,尽力保持原文的简单和纯粹,而因为其简单,更有空间让人去品味。我看过一些英文读者评价,很多人赞叹这首诗,评价中提到“静思”、“美”、“内在的孤独”、“从自然中得到平静”等,和中国人读这首诗的体会很接近。
中国诗的源头在《诗经》,喜欢以自然界的草木和景色表现情绪、体会哲理,推崇平淡下的深刻或激烈,而西方英文诗源头在英雄史诗,古典的高峰是密尔顿和莎士比亚,语言精细复杂,擅长抒情和叙述。两者的风格相差很大。所以很多喜欢中国古典诗的人会觉得西方古典诗做作滥情。
但是时代改变,东西方的审美和价值观在互相渗透,东方的静美含蓄和西方的直接抒情都更被对方理解,像《独坐敬亭山》这样的古典中国诗能够跨越传统差异,也被不同文化的人理解和欣赏。
而且现代诗人往往兼收并蓄不同文化的影响,像泰戈尔的英文诗有东方的含蓄和西方的抒情, 又富含印度文化的哲理性,所以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同时又很受东亚读者,特别是中国人喜爱。(很多人崇拜大师,却未必真正喜爱大师。正如,有人努力读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其实心里觉得实在难以下咽。承认吧😊)
我很喜欢泰戈尔这两句诗:
The world puts off its mask of vastness to its lover.
It becomes small as one song, as one kiss of the eternal.
这首诗是英文形式,但其平淡的表达更近东方味道。和《独坐敬亭山》一样,简单又含义丰富。我对这首诗的解读是:世界的浩瀚复杂只是对人心而言,真正爱这个世界的人不用远行,不用去经历波澜壮阔,在一片叶子一朵花中就看到世界美好的实质,感受生存的意义和价值。
但是当年济慈推崇泰戈尔时,还是把他归类为神秘的东方哲人风格。不过诗越往现代发展,语言越趋向日常语言,而看似简单的日常语言却能撇却形式的限制和传统的束缚,超越文化的差异。现在泰戈尔的诗和法语文学、英语文学的先锋前驱相提并论。但是比起泰戈尔,后来的美国诗人Robert Frost(1874-1963)更加惊人的印和我们中国传统诗学的审美。
很多人知道Robert Frost的《The Road Not Taken –未选择的路》和这首诗《Stopping by Woods on A Snowy Evening - 雪夜林边小驻》
谁之丛林我已知晓
村中他家难以寻找
他难见我在此滞留
观望林莽银装素袍
我的爱马想必惊讶
为何呆在荒林野郊
左有冰湖右有密林
更在如此漆黑之宵
轻轻振响颈上铜铃
询问是否其中有错
雪夜荒原万籁俱静
惟有寒风伴着落雪
丛林迷人幽暗深远
可我早已许下诺言
路迢途远岂敢酣眠
路迢途远岂敢酣眠
诗的原文也是全世界最受欢迎的英文诗之一,是Robert Frost的得意之作,他给友人的信中曾说也许这首诗会让人们记住他。这首诗意境和审美上非常像中国古诗,尤其是读原文,更有这种感觉:
作者以平淡的语言写了一个普通的夜景:雪夜风急,他停下马在无人的树林外,他想停驻,但是在入睡前,还有很远的路要赶。我们曾经多少次在中国古诗中读到凄清的夜晚,异乡独行的寂寞和在行旅中感叹人生啊!这场景对于中国读者毫不陌生。
无论是中英文阅读,读者在看到这雪夜停驻的场景后,会不禁联想:这场旅程是否意味着人生?黑暗幽深的树林为什么会吸引我们停下?最后两句关于不停息的赶路,是否是作者对人生厌倦的喟叹?这首诗用语平实,以景喻情,含蓄回味,这些评语完全是评价中国古典诗的常用词!读这首诗有没有让你想到李白的“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苏轼的“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Robert Frost的风格基本都是如此,而且他和中国古典诗人一样,非常喜欢描写自然。他是我读过的英文诗人中最喜欢写自然景物的,他只在农场生活过数年,但他几乎所有的诗都和新英格兰乡村的景物人事有关,美国诗界说他是个“农夫和诗人“双重身份的异类,他也说自己不是文艺界人,他认识很多诗人,却刻意保持和诗人群体的距离。但“农夫和诗人”的双重身份几乎是中国传统诗人的梦想和荣耀,耕作使诗人保持与自然的联系和自食其力的独立,写作则升华诗人从耕作中获得的感悟和体验。
Robert Frost好几首诗中写到乡间荒废的屋宇,比如:《The Need of Being Versed in Country Things》中的废屋,鸟儿从窗户出入,谷仓破旧,篱笆只剩一截铁丝,熟悉古诗的朋友会想起:“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陶渊明也曾看到无主的废屋,“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而感叹人生空无。虽然RobertFrost与陶渊明都写田园景色,但是Robert的诗偏黑暗,陶渊明则明净,这和他们不同的宗教观和文化背景有关。
Robert 还有一些诗白描日常的景物,这些诗不像传统英文诗,几乎不流露情感,也不解释哲理,交由读者去解读和体会,作品也因此显得更加含蓄深沉。
比如他的这首诗《Dust of Snow》:
读这样的诗,是不是会想到“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这样的绝句呢?都是一样短小平淡而让人回味啊。
他的诗里对普通人命运的同情和感叹也是中国诗里常有的主题,读他的《The Death of the Hired Man- 雇工之死》会让人想到杜甫的《石壕吏》,都使用对话,也同样因为叙述者的不动声色而更衬显诗中人物的怆楚。
在这样的南方冬日,迷雾重重,草木凋零,读李白,再读Robert Frost ,会让人恍惚:什么是古典?什么是现代?什么是东方?什么是西方?
原来优秀的诗歌没有画地为牢的界限,最美的诗超越时间和空间。因为有这些诗,读诗成为人生莫大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