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问·举痛论》的十四痛证
歧伯曰:寒气客于脉外则脉寒,脉寒则缩踡,缩踡则脉绌急,则外引小络,故卒然而痛,得炅则痛立止;因重中于寒,则痛久矣。寒气客于经脉之中,与炅气相薄则脉满,满则痛而不可按也;寒气稽留,炅气从上,则脉充大而血气乱,故痛甚不可按也;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按之则血气散,故按之痛止。寒气客于侠脊之脉则深,按之不能及,故按之无益也。寒气客于冲脉,冲脉起于关元,随腹直上,寒气客则脉不通,脉不通则气因之,故喘动应手矣。寒气客于背俞之脉则脉泣,脉泣则血虚,血虚则痛,其俞注于心,故相引而痛;按之则热气至,热气至则痛止矣。寒气客于厥阴之脉,厥阴之脉者,络阴器系于肝,寒气客于脉中血泣脉急,故胁肋与少腹相引痛矣。厥气客于阴股,寒气上及少腹,血泣在下相引,故腹痛引阴股。寒气客于小肠膜原之间、络血之中,血泣不得注于大经,血稽留不得行,故宿昔而成积矣。寒气客于五藏,厥逆上泄,阴气竭,阳气未入,故卒然痛死不知人,气复反则生矣。寒气客于肠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呕也。寒气客于小肠,小肠不得成聚,故后泄腹痛矣。热气留于小肠,肠中痛;瘅热焦渴,则坚干不得出,故痛而闭不通矣。(《素问·举痛论》)
在讲了五脏卒痛的病机,实际也是疼痛的基础病机之后,黄帝又列举了十四种痛证,想要知道它们的病机和特点,临床如何鉴别。所以歧伯这分别论述了这十四种痛的成因、病机和临床特点。人身之痛证当然远不止这十四种,“举痛论”在这里还是在用举例的方法来说明疼痛的常见病机。
我们可以把这十四种疼痛分为四大类,即疼痛的持续时间不同,按上去的反应不同,疼痛部位不同,以及兼证各异。
1. 持续时间
涉及疼痛持续时间的主要有三条:“寒气客于脉外则脉寒,脉寒则缩踡,缩踡则脉绌急,则外引小络,故卒然而痛,得炅则痛立止”;“寒气客于小肠膜原之间、络血之中,血泣不得注于大经,血稽留不得行,故宿昔而成积矣。”以及“因重中于寒,则痛久矣。”
第一条其实是在回答黄帝提问中的“其痛或卒然而止者。”因为寒邪客于经脉之外,经脉因之收引而缩踡拘急,气血不通,所以卒然发生疼痛。但是寒邪只是客于脉外,并没有深入经脉、筋骨之中,只要将寒气散掉,气血自然通行如常,疼痛也就消失了。“炅”就是热的意思。热可以胜寒,热气至则寒气散,寒气散则气血行,气血行则痛立止。《素问经注节解》说:“热则气行故痛止也。”
这个热从哪儿来呢?“举痛论”在讲“寒气客于背俞之脉”时有一句话比较适合这里,说的是“按之则热气至,热气至则痛止矣。”我们可以用推拿、按摩的方法使局部阳气聚集而热,寒气自然得散,疼痛也就好了。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身体哪儿疼了,都会不由自主地按一按,通常都会觉得舒服一些。当然,除了按一按,揉一揉,我们还可以用其它的方法来“生热”,比如辛热通行的药物。中药里具有止痛作用的药物大半以上都是辛温或辛热的。比较典型的如附子、乌头、细辛、元胡之类,都是辛而温热的,就是这个道理。也可以用温针、艾灸的方法来“生热”,而且这些治疗方法可以针对性地作用于局部或特定的经穴,往往更有针对性。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很多疼痛都是得热则缓,但是我们这一条讲的“得炅则痛立止”的疼痛,是寒邪客于脉外引起的急性疼痛。病程短,病位浅,不能与那些久痛、痼痛相提并论。
第二条就是我们说的久痛、痼痛。不但痛的时间久,而且还伴有积块的形成。这里又涉及到一个新的概念,就是“膜原”。“膜原”和“三焦”、“命门”等中医术语一样,是个充满争议的概念。各家的解说都不一样,这与后世吴又可提出邪伏膜原的概念有一些关系。但在《内经》注家来讲,对“膜原”的理解还是相对统一的。《类经》说“膜,筋膜也。原,盲之原也。”看起来说得很清楚,其实还是很模糊。《内经知要》的解释就要具体一些:“膜,脂膜与筋膜也。原者,肓之原,即腹中空隙之处。”丹波元简注“盖脏腑之间,有膜而相遮隔,有系而相连接,此即膜原也。”所以,膜原其实就是脏腑之相联系,相区隔的筋膜、空隙。小肠居于腹中,肠外即是膜原所在。现在“寒气客于小肠膜原之中”,膜原中的血络因之收引而不能通行,所以“血泣不得注于大经”。“血泣”就是血涩不行的意思。这样瘀血停留于膜原之间,与肠外汁沫相合,久而成积。瘀血久留不去,可以想见络血也是一直不通,所以发为久痛。在这句条文里并没有提到瘀血与肠外汁沫相合。但是在《灵枢·百病始生》有这样的条文:“肠胃之络伤,则血溢于肠外,肠外有寒,汁沫与血相搏,则并合凝聚不得散而积成矣。”说明“积”的产生是和瘀血与汁沫相合有关的。所谓“汁沫”,大略相当后世所说的痰饮。那么痰瘀互结而成积,经脉长期不通,就形成长期慢性疼痛与腹部积块并存的情况。
应当如何治疗呢?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这种疼痛是寒邪客于肠胃为本,痰瘀互结为变,所以要用散寒下积,活血化痰的方法来治疗。我们可以在这个基本治则的指导下,采用自已擅长的方法来治疗。但是因为已经有痰瘀互结之积块形成,这个时候只用温通,或者按摩的方法就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了,可能疼痛可以得到一时的缓解,但积块不去,疼痛就会始终存在。
第三种情况是“因重中于寒,则痛久矣。”这个“重”是多音字,选择不同的读音,代表了我们对这句条文的不同理解。如果读做zhòng,代表感受寒邪的程度比较深。持这一观点的主要是吴昆和黄元御,尤其是吴昆,特别贴心,甚至还给注了音:“重,中,俱去声。此明痛甚不休者,寒气重盛,不易解散,故痛久。”(《素问吴注》)因为寒邪比较重,所以一时之间,难以去除,于是表现为长期的疼痛。但正如吴昆自已所说的,寒盛是“痛甚不休”,疼痛程度比较严重才是寒甚的主要特点,而并非持续时间。
如果读做chóng ,那就是反复、多次感受寒邪的意思。寒气中人而为痛,那如果反复为寒气所伤呢?当然就表现为长期、反复发作的疼痛了。正如《内经知要》所说:“重者,重复受寒也。伤之深,故不易愈也。”基于这个分析,我们认为,“重”在这里,还是读成chóng 比较好,主要是强调反复、多次的感邪会造成疼痛症状的迁徙难愈。
十四痛证中,与持续时间有关的就是以上这三条。一条是突发的疼痛,得温则痛减,来得快也去得快。二条是长期慢性疼痛,与寒邪与痰瘀相合不去,或反复感受寒邪有关。
2. 按之何如
第二大类痛证,与局部按压之后的反应有关。有喜按者,有拒按者;有按之则去者,有按之无益者。此类痛证一共有五段条文,四种情况。
第一情况是“寒气客于经脉之中,与炅气相薄则脉满,满则痛而不可按也;寒气稽留,炅气从上,则脉充大而血气乱,故痛甚不可按也;”虽然有两段条文,但讲的是同一个问题。寒气入于经脉之中,经脉之中的阳气欲逐寒外出。阳气、寒邪相互搏结于经脉,则经脉满而不能行,气血因之逆乱,于是出现疼痛症状。可以想见,这种疼痛必然是以胀痛、热痛为主的。此时如果按压疼痛部位,则经脉益加满甚,疼痛也就更加明显,所以“痛甚不可按也。”
怎么治疗呢?如果只是阳气与寒邪相搏而经脉胀满,那么只要想办法让经脉通行就可以了。比如针刺以泻其气,刺络以泻其血都可以。虽然按之痛甚,但合理的手法也可以散寒去邪,通行血脉。只是起手宜轻柔,待寒气渐散,经脉渐通,再逐步加大手法的力度。当然也可以用温经散寒,活血通络的药物治疗。如果已经有阳气郁结化热的情况,则在温散基础上,还要再酌加凉血清热,甚至以凉血通络,清热解毒为主,病去之后,再根据情况决定是否需要养血温经。
第二种情况是“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按之则血气散,故按之痛止。”前面讲过寒气客于膜原,会痛久而成积。这条也是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二者有没有什么区别呢?从文字上看,主要是寒气客于“小肠膜原之间、络血之中”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的区别。在络血之中,则血瘀而成积。如果只是“肠胃之间,膜原之下”,则未入血络,尚在气分。寒气收引小络,拘急而痛。那当然,这种未入血络的寒邪更易袪散。通过按摩、推拿的手法,就可以使气血通行,帮助阳气祛寒外出。寒去则气血得行,疼痛自然就消失了。这就是“按之则血气散,故按之痛止”的意思。
第三种情况也是按之则痛止。原文是“寒气客于背俞之脉则脉泣,脉泣则血虚,血虚则痛,其俞注于心,故相引而痛;按之则热气至,热气至则痛止矣。”“背俞之脉”就是足太阳膀胱经。《集注》:“背俞之脉,足太阳之脉也。太阳之脉循于背,而五脏六腑之俞皆在太阳之经,故曰背俞之脉。”寒气客于足太阳膀胱经,则其经气收引不利,气血不行。气血不行,就表现为局部的血气不足,所以说“脉泣则血虚”。血虚不能荣养,就发为疼痛。哪些地方痛呢?首先当然是足太阳膀胱经的主要循行部位:枕、项、腰、脊。其次,还可以表现为心与后背相引而痛。这是“其俞注于心”的缘故。五脏六腑的俞穴都在膀胱经上,而足太阳膀胱经是有一支别脉入心而散的:“足太阳之正,别入于腘中,其一道下尻五寸,别入于肛,属于膀胱,散之肾,循膂,当心入散。”(《灵枢·经别》)所以寒气入于足太阳膀胱经会出现心与后背相引而痛。太阳主表,背俞之脉位置相对表浅,所以按之能及,使血气通行,则痛止。
如果寒邪所客的位置很深,怎么按也按不到,那用按摩一类的手法治疗效果就不好了。这就是下面要讲的第四种情况:“寒气客于侠脊之脉则深,按之不能及,故按之无益也。”
侠脊之脉是哪儿呢?《集解》说:“侠脊之脉,伏冲之脉也。伏冲之脉,上循背里,邪客之则深。”伏,是深伏的意思。冲,就是冲脉。伏冲之脉,就深伏之冲脉。冲脉上行于背脊者,位置较深,所以得了“伏冲之脉”这个名字。以其挟脊而行,所以又叫“侠脊之脉”。寒气客于侠脊之脉时,因为病位较深,按之不及,所以热气不至,寒气不能散,疼痛也不能缓解。这就是“按之无益”的原因。当然,因为同样的原因,疼痛也不会因之加重。这样的疼痛表现在临床上,就是一种无所谓拒按、喜按的状态。因为按之不及,所以按压对疼痛的程度完全没有影响。
以上就是根据按压疼痛部位以后的反应,列举的四种情况。或者寒气客于经脉之中,与正气搏结而脉满,则按之益甚。或者寒气客于肠胃之外,膜原之下,则按之血气散而痛减;或者寒气客于较表浅的背俞之脉,按之则热气至而痛减。或者寒气客于位置较深的侠脊之脉,则按之无益。
3. 疼痛部位
第三类疼痛是寒气客于一些特定部位,而引起经脉相引而痛。引起这类相引作痛的基础,都是经脉的循行。比如之前已经分析过的寒气客于背俞之脉,因为足太阳经气散于心,所以表现为心与背相引而痛。另外两种相引而痛分别是“寒气客于厥阴之脉,厥阴之脉者,络阴器系于肝,寒气客于脉中血泣脉急,故胁肋与少腹相引痛矣。”和“厥气客于阴股,寒气上及少腹,血泣在下相引,故腹痛引阴股。”
“厥阴之脉”,当然就是足厥阴肝经,它络阴器而系于肝,循气街而上少腹,布于胁肋。所以寒气客于肝经就会出现胁肋和少腹的相引而痛。这是很常见的一种疼痛症状,如果向下牵引至阴囊睾丸,则往往称为“偏坠疼痛”,是疝病的主要表现。这也是金元以后诸医家提出治疝多从肝论的重要原因。比如天台乌药散、橘核丸之类的方剂,都可以治疗此类疼痛。不过,寒气客于厥阴之脉,厥阴经气不利,当然可以出现胁肋少腹相引作痛。湿热、郁火客于肝经,也可以出现类似症状,临床必须仔细辨析。对于因热而致者,龙胆泻肝汤的效果多半都不错。
“厥气客于阴股,寒气上及少腹,血泣在下相引,故腹痛引阴股。”“厥气”就是指寒气,这个没什么争议。“阴股”是指外阴和大腿部位。阴股是三阴经和冲脉所过之处。三阴经由阴股而上,行于腹部。寒气客之,经脉气血不畅,拘急收引,则表现为腹痛引及阴股。由肝经与阴器的密切关系,《素问经注节解》认为这里的阴股主要考虑与厥阴有关,这是有临床基础的。腹痛引及阴器,多半还是与肝经有关。但若是引及大腿内侧,那就不仅限于厥阴肝经了。太阴、少阴皆可见之,可以根据疼痛的具体位置和牵引线路加以鉴别。对于疾病的定位诊断往往有非常好的提示意义。比如有个病人,虽然因为阳痿来求医,但是素有腹痛,大腿内侧亦时有疼痛,二痛并发时则常有相互牵引之感。仔细询问病史,大腿内侧疼痛的位置正在太阴所过。于是从脾论治,不但疼痛消失,阳痿主症也随之而愈。
4. 兼证
第四类疼痛是根据疼痛之兼证不同,来判断疼痛的病机。有五种情况。
第一种是“寒气客于五藏,厥逆上泄,阴气竭,阳气未入,故卒然痛死不知人,气复反则生矣。”前面我们讲过五脏卒痛,是由于客于经脉内外所致。这里的疼痛病位还要更深入一些,寒气已经深入五脏。这是往往病情暴急而重的情况,毕竟脏不可伤,“治五脏者,半生半死也。”五脏之气为寒邪所迫,则不复藏于五脏,厥逆而上。五脏主藏精气,现在精气不藏反逆,所以称之为泄。“阴气竭”的“竭”,如张介宾、李中梓等注家都解释为枯竭。但是结合上下文,若如脏气已然枯竭,纵然脏气复返,也活不了。李今庸先生认为此处的“竭”通“遏”,是“阻遏”之意。阴寒之气阻遏于五脏之内,而阳气不能入归于五脏,所以突发剧痛,昏死不知人。如果通过治疗,或者正气渐复,祛除入脏之寒气,五脏阳气复返,则得以生。潜台词就是寒气据脏不去,阳气不返,那就病重难医了。
第二种情况是“寒气客于冲脉,冲脉起于关元,随腹直上,寒气客则脉不通,脉不通则气因之,故喘动应手矣。”这又是一个寒气客于冲脉。冲脉的循行散见于《灵》、《素》各个篇章,比较复杂。其主干的循行路线是起于肾下胞中,经会阴,出于气街,并足少阴肾经,挟脐上行,至胸中而散。它有四个主要分支:从胸中上行,经过咽喉,络于唇口;从气街下行,并入足少阴经,顺着阴股内侧后缘,向下进入腘窝,走行于小腿内侧,一直到内踝后,经气渗入三阴经中;从内踝后分出,行于足背,进入足大趾的内侧间隙之中;从胞中出来以后,向后行于脊柱之内。前面讲侠脊之脉,就是因为冲脉最后一个分支是由胞中而出,向后行于脊内。这则客于冲脉主干,挟脐而随腹直上,至胸中而散。所以会出现“喘动应手”。这是比较直接的解释,如《类经》就说:“其脉并足少阴肾经,夹脐上行,会于咽喉,而肾脉上连于肺,若寒气客之则脉不通,脉不通则气亦逆,故喘动应手也。”《内经知要》也说:“气因以逆,故喘。”但是有些医家对“喘动应手”的理解有所不同,他们认为“喘”并不是指气喘,而是指痛处的搏动感,亦为一解。
第三种情况是“寒气客于肠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呕也。”肠胃本为六腑,以通降为顺。现在寒气入客,则肠胃不能和降。腑气失于通降,则气机壅塞而痛。腑气厥逆而上,还会出现呕吐的症状。这个也是很常见的实寒腹痛证,用一些温散胃肠的治法,很快就会好起来。温药如檀香、干姜,或者温灸神阕、关元、中脘等穴位都可以。
如果寒气客于小肠,小肠不能受胃之水谷而输化,水谷急入大肠,则发为泄泻、腹痛。这就是第四种情况:”寒气客于小肠,小肠不得成聚,故后泄腹痛矣。”这种情况下,寒气也往往随着腹泻而去,所以可能会表现为泻后则痛消。《集注》更特别指出,得泄则寒邪不得聚于小肠而成积。这种情况下,腹泄反而是一种机体的自我保护,切不可见泄止泄,而要循其病机,散其寒气,则小肠自安,泄泻自止。
第五种情况是“热气留于小肠,肠中痛;瘅热焦渴,则便坚不得出,故痛而闭不通矣。”这也是“举痛论”十四痛证中唯一的热证。先来看看几个字的意思。“瘅”就是热的意思。“焦渴”的渴,却不是口渴,而是通“竭”,干涸之意。“瘅热焦渴”就是因热盛而津液枯涸之意。这个津液枯涸当然是小肠首当其冲。小肠主液,小肠津液枯涸,除了表现为大便秘结之外,还有小便的涩滞不通。《素问经注节解》说“坚者,大便燥结;干者,小便癃涩也。”热气留于小肠引起的这种腹痛,二便不利,是典型的实热之症,当治以泄热润燥之法,例如增液承气汤之类。
以上就是“举痛论”的十四痛证。这十四种痛证都只是岐黄二位举例以明疼痛病的机理,并不能代表所有的疼痛病机,在《内经》还有很多地方论及疼痛,必须前后参看,才能完全理解《内经》对疼痛的论述。论述疼痛比较集中的篇章有《素问·痹论》、《素问·刺腰痛论》、《灵枢·周痹》、《灵枢·论痛》和《灵枢·厥病》等,可以与本篇相互参看,以求全面理解。
稿约:“从头学中医”公众号是由“一小撮”热爱中医的人运营的公众号,致力于中医学习与推广。欢迎广大爱好中医的朋友们不吝赐稿。但凡与中医的学习和应用有关的稿件都可以的。录用后,我们将通过公众号和其它自媒体将您的想法传递给更多喜欢中医的人。让更多人和我们一起“从头学中医”,让更多人了解中医!
投稿信箱:2818636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