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秀琴 | 消失的电影院
“商都县电影院”,如果现在从百度上收一下,出现的一定是“大东街国际影城”、“CD主题影院”、“龙湾影吧”……这些新式影院;这也是现在商都人的观影模式。而在过去几十年,一说起“商都电影院”,每个人想到的一定是座落在文化街上那座曾经丰富了几代人文化生活的老式电影院。
电影院的房屋建于七十年代中期,位于文化街路北,是当年商都县城最中心的地段。也是商都城内最宏伟的地标性建筑。电影院建筑面貌壮观,顶部写着醒目的大字“商都电影院”。两边建着东西厢房,东厢房里是小卖部和饭店,西厢房是售票厅。里边是可容纳上千人的大型场地。北墙上挂着宽宽的影幕,影幕旁边设有另外的出口。中间摆放着标有号数的上千座椅。放映员在门口的楼顶上放电影。
盖起电影院的时侯商都县电影业已经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高峰期,也是当年乌兰察布盟唯一的旗县级电影公司。
商都县电影业的奋起离不开一代人的艰苦努力。发展始于1958年,此前商都人民文化生活仅限于传统的民间二人台和戏剧,极像鲁迅笔下的(社戏);这也是从古至令流传下来的精神文化。总之人们对它的喜爱还是源于文化生活的匮乏。
商都县政府为了满足商都人民的文化生活,从北京市请来两位放电影的专家。两位师傅一边放电影,一边对商都县劳动局配出的工作人员进行手把手教学。那时候还没有电影院,地址选在商都县政府工作人员开大会时用的大礼堂。大礼堂的主席台上搭一块幕布,放映人员站在大礼堂的另一侧。中间摆放着开会时坐的长条椅,看电影的人们就坐在长条椅上。进电影院实行购票制,门口有专门卖票的职工,一张票五分或者一毛钱。那时候的影片内容多为革命题材和爱国主义教育类型,例如《地雷战》、《地道战》、《铁道游击队》等。
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学习,商都县的学员们就学会了放电影。1960年北京师傅撤离,商都人民接手工作,正式开始了自己的放映工作。以放映为主的单位正式成立,全单位只有四位职工。
起初在人们的意识中,电影是非常神奇,不可思议的东西。白白的幕布上怎么就有了活灵活现的小人,并且还会说话、会打仗。人们口口相传谈论着这个新奇的文化类型。许多人本着尝鲜的想法去享受一次,看电影有着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感觉!甚至于只为了专注那份新奇的感觉,竟不知道电影内容究竟演了些啥东西。
可是随着对电影的逐渐了解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每个人的心底对文化娱乐逐渐有了向往和追求。跃跃欲试的人不断增加。家家户户不再感觉看电影是奢侈的乱消费,而且成了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谁家要是还没看过电影,就给人一种赶不上时代,落伍的感觉。电影情节也逐渐扣人心弦,看电影有了亲者快、仇者恨的感觉。电影主人公成了孩子们心中的偶像。老乡与敌人斗智斗勇的场景牵动着观众的心。当“英雄人物”遇到危险时,观众的心情也跟着提了起来!如果脱离危险,就会有一丝安慰,如果“英雄”遇难,观众席上大有磨拳擦掌找坏人算帐的劲头!这就是一种入戏的感觉吧。茶余饭后人们谈论的还是电影的故事情节。邻居们坐在一起的时候话题里也少不了电影:“你看过某某电影了没”,“白毛女电影中那个黄世仁可真坏呀”,“杨子荣可真是个大英雄啊”,这也是余兴末尽吧。
在电影业的逐渐发展下,乡村也开始放起了露天电影,但是由于乡村场地是临时搭建,不适合放大影幕,只能放影幕比较小的电影。
乡村电影由放映员从城里把片子取回去,再沿着村庄轮流演,去那个村庄演由大队决定。放露天电影一般都在晚上,地址选在学校操场或者生产队的打谷场。看电影也成了农村人很重要的文化生活。接到通知的乡亲们饭都顾不上好好吃,随便扒拉几口就赶紧拿着小板凳或者皮垫子之类的东西到场地里去占座,也有因为占座互相吵架的。还有给外村亲戚捎话叫过来一饱眼福的。甚至于出现了搬闺女,叫女婿,小外甥甥也要去的情节。也有一些村民有幸在某个机会中进过县城里的电影院,看过大影幕电影,享受过坐在排椅上看电影的感觉。回去后就口头传给乡亲们听,听过的乡亲们又有了对城里电影的向往。有条件的人们就来到县城电影院,花钱看一场城里的电影。
因此城里电影院越来越忙碌,原来的场地有些应接不暇。电影院就搬到了剧场内。那时候剧场 已经很先进了,地面呈坡度型,座椅错落有致,就是说不管前面的人个子有多高也不会挡住后面的人。文革结束后,电影类型也不再局限于样板戏。工作人员不断引进新片,一些爱情类、武打类影片也进入观众的视线,如《知音》、《少林寺》、《咱们的牛百岁》……,还有《西安事变》、《枪手哈特》等宽影幕和立体电影也横空出世,给观众带来了一次次观影高潮。影片“卖花姑娘”上演后,几乎各乡各村的人们都来观看,县城里像赶集似的车水马龙,人头密集。工作人员从早晨七点一直演到晚上十点多,持续了半个多月才终于结束。
七十年代中期商都县电影业进入了空前绝后的高峰期!不但城乡居民出现观影热,学校和单位也经常包场。专业的电影院正式盖了起来。电影院成了商都县最重要的文化设施和文化阵地。电影院门口也成了商都城内最热闹的地点。社会上有组织性活动,例如“元宵节”、“交流大会”,最潮流的东西总摆放在电影院门前。电影票价也逐渐上涨,从原来的五分钱逐渐涨到了两毛钱,有好电影的时侯还会卖到一张票四、五毛钱。放映工作每天从早晨到晩上十点钟从不间断。电影院不断调来新的工作人员,最高峰时拥有二十多个职工。售票厅门前经常排起长长的队伍,因此就产生了票贩子。由于人太多,电影开场时检票人员得费好长时间才能检完,经常还没检完票电影就已经开了。有一段时间电影院实行门口不收票,进场后再查票,对无票者进行罚款。说罚款也是吓唬一下,就是想让那些无票者自动退场。但是跟本吓不住,混水摸鱼的人特别多,他们陪着工作人员四处兜圈子,无伦如何就是舍不得退场,电影院乱哄哄的到处有跑来跑去的逃票者。抢票事件也时有发生。办法实行不下去,只好延长休场时间再次改成门口检票。
我上小学的时侯曾经有过一次陪我姥姥看电影的经历。我姥姥从乡下来到我们家小住,说起商都电影院,姥姥跃跃欲试,想看一场城里电影。我爸跟我妈忙着上班,就让我和姐姐陪着姥姥来城里看电影。我家离县城七、八里地,早晨起来我俩领着姥姥步行来到商都电影院,电影院里正在放电影,影片题目我现在也记不清了。买票的时侯下一场的票已经卖完了,我们就买了再下一场的电影票,要等到中午十二点半才开演。然后坐在台阶上等,中午我姥姥给我们买了月饼做午饭,还喝了五分钱一缸的汽水,看到两三点散场后,我姥姥只说好看,然后我们三人又步行走回家,为看一场电影用了整整一天时间。我一只以为我姥姥真的理解了电影内容,只到八十年代,我家买上了电视机,我才知道我姥姥跟本听不懂普通话,电影电视对我姥姥来说只有动感没有剧情。不过我姥姥还是勇气可嘉吧!
那些年电影不但添补了商都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空缺,也起到了情感寄托和开阔眼界的作用。对青少年教育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总之电影成了时代性重要的人文精神标志。
八十年代末,电视机走进了千家万户,在彩色电视机和有线电视的冲击下,电影热开始回落。除了一些《开国大典》、《红高梁》等特殊影片外,人们不再愿意走出家门去看电影。除非小情侣相约,没有可去的地方,就到电影院去谈情说爱,电影剧情已经成了鸡肋!
九十年代电视剧不断火爆,牵动人心的不再是电影剧情,而变成了电视剧中那一环扣一环的人物命运。再加上Ktv、舞厅、游戏厅等越来越多的休闲娱乐方式开始普及,老式电影院逐渐失宠。数字电影和智能手机上市以后,电影院彻底关门大吉。职工队伍工作另行安排。只有电影院的房子还在原地安放。电影院门前也早已不再红火,商都县城镇建筑向东挪动了好几里地,电影院已经变成了旧城区。棚户区实新改造后,电影院连同旧城区的所有房屋被一并推倒,重新盖起了崭新的楼房。电影院原址已经变成了大型超市。这座曾经让几代人魂牵梦扰的文化设施彻底退出了人们的视线。现在有一些上年纪的老人们逛超市时语言里常常会说:到电影院那家超市逛逛去。其实就是以前心中对电影院地址记忆比较深刻,有感而发吧。以后的孩子们不会知道商都县曾经有个电影院,也不会知道电影院曾经的辉煌历史。把它写下来,也算是对后人讲点商都县的历史故事吧!
投稿微信:nmrwsd
贾秀琴
【作者简介】贾秀琴,网名好人一生平安。商都县城镇居民,喜欢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