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众问答 42:激活松果体,是提升脑潜能的秘密方法吗?

科学有故事·听众问答

本系列内容来自音频专辑《汪诘:科学有故事》中的“听众问答”,定期答复听友们提出的各种与科学有关的问题。收听音频可至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蜻蜓等各大网络电台。

汪诘

科学有故事

听众思语行想问我关于“松果体”和“脑潜能”的问题。他说目前社会上有好多培训机构在做这方面的事情,都是商业在推动着做。因为没有公开普及,有些神秘色彩。现在特别想知道,有没有这方面科学权威的解释或是资料可供参考。

可能有一些听众不知道什么是松果体。按照解剖学定义,松果体是一个位于脊椎动物脑中的小内分泌腺体,是人体最小的器官。松果体因为形状像一颗小松果而得名。它在脑部中央的附近,介于两个大脑半球之间,被裹在两个圆形的丘脑的接合处。形象地说,大概就是从人的眉心位置扎一根针进去,大约扎到脑子的中心时,就差不多扎到松果体了。

我现在很难考证处松果体最早是在什么时候发现的,反正我大概是在 20 多年前就听说过“松果体”了,那个时候谈到松果体差不多总是与开天眼之类的超自然现象联系在一起的。据说笛卡尔就把它称为“灵魂之作”,认为松果体是思维能力与肉体之间的连接点。

国内有一些脑潜能培训机构往往都打着松果体的招牌,例如,我们可以在一家位于上海的超感官培训中心的介绍上看到这样的内容 :间脑连接着松果体,通过训练激活间脑和松果体后,不仅能将短期记忆变为长期记忆,还能加强左右脑的联系,也就是联想能力。而这种联想能力可以反应一个人的讯息提取和转换的速度,这也是一个人的思维和思考速度快慢的标准。

那么,松果体是不是真的有这样神奇的功能呢?我想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谈一点与科学精神有关的内容。

把人体的某一个器官的具体功能弄清楚,是现代医学和生理学的研究课题。人体的器官和功能是非常复杂的,尤其是大脑的功能。而我们目前在对人脑的研究方面,进展是非常有限的。最大的困难在于,人体实验由于受到科学伦理方面的限制,科学家们不能随心所欲地设计实验,有一些基本的原则和底线需要遵守。因此,对于大脑的物理结构我们可以通过解剖尸体和各种现代扫描的方法弄清楚,但是对于具体大脑的某个区域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就不可能在死人身上进行,只能通过非常受限的实验在活人身上进行。我们现在离弄清楚包括记忆在内的绝大多数大脑功能的生理机制还有非常遥远的路要走,有一个最常见的比喻是,假如把大脑的全部功能搞清楚比喻成一公里的话,那么,我们现在只走出了一厘米

这就是目前公认的脑科学界的研究现状。所以,当你看到那个脑潜能培训机构写出这样的话“通过训练激活间脑和松果体后,不仅能将短期记忆变为长期记忆,还能加强左右脑的联系,也就是联想能力”就基本上已经可以判定为不实描述。何况在文章中也没有提到任何相关的研究论文。要知道,有能力做大脑功能研究的科研机构在全世界范围来说并不多,每一篇有关大脑研究的最新权威期刊上的论文基本上都会被广泛的报道。

当然,为了保险起见,我还是花了一定的时间在 SCIE 论文库中检索与“松果体”有关的研究论文。不难发现,科学界对于松果体的作用,是有比较一致的结论的,那就是松果体负责制造褪黑素,而褪黑素会影响睡醒模式,也会对季节性昼夜节律功能的调节起作用。一些脊椎动物如果暴晒在光线下,可以启动在松果体内的酶的连锁反应,校正昼夜节律。因为人体中的松果体可以通过眼睛感知光线的存在,也被称为“第三只眼”。所以,通俗地说,松果体跟人的睡眠质量还有倒时差的能力有关。如果有一家培训机构以松果体之名,宣称可以通过训练改善你的睡眠质量,那可能还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但如果扯到记忆力甚至其他超自然的能力,就是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的。注意,我不会去轻易否定别人,我只能肯定这没有科学依据,因为科学依据的唯一来源只能是科学论文或者其他受到科学界认可的书面资料,除此之外,其他任何来源都不能算是科学依据。但你要说是神学依据、哲学依据或者古老的文化传统依据,那我就没有资格瞎评判了。

有意思的是,我在论文检索过程中,看到一篇 2018 年 7 月刚刚发布的权威期刊论文。从这篇论文中,我们可以看到真正的科学家在研究松果体时,他们到底是通过什么方法研究,研究的又都是些什么?

这篇论文题为《再次聚焦在松果体上》(Shining new light on the pineal gland) 。研究人员来自德国弗莱堡大学,这是一所创办于 1457 年、历史悠久的欧洲知名高等学府。而刊发这篇论文的是一本名为《发育》的生物学期刊,它发表的论文都经过同行审议。2009 年时,这本期刊还被专业图书馆协会列为过去 100 年 Top 100 的生物学药学期刊 。论文的下载地址我已经附在了本期文稿中,有兴趣可以自行阅读原文。那么,这篇论文到底说了啥?

图:弗莱堡大学

首先,能发表在专业生物学期刊上的论文都是有实验支撑的,而研究松果体,不可能直接对着人做活体实验,所以研究人员研究的对象是斑马鱼。其次,比起那种“能提升脑潜能、能提高精神力”这样的键盘侠,真正能获得刊发的研究成果也通常只有那么一点点。

松果体位于人类大脑的深处,但在斑马鱼这里,它直接就长在了头骨的下方。松果体在人和鱼身上的作用都是相同的,那就是在黑暗环境下释放褪黑素。当光线照进来时,人身上的松果体通过眼睛感知,停止褪黑素的释放,而斑马鱼则不用绕个弯,通过松果体就可以直接感光。

研究人员使用了先进的遗传工具进行实验。他们发现,如果斑马鱼不能产生脑特异性同源蛋白质(Bsx),松果体中的光敏细胞就不能正常发育,也无法释放褪黑素。早期的研究表明,斑马鱼中的褪黑素缺乏会扰乱睡眠-觉醒周期的形成。这时候的鱼,就类似为了工作熬夜、为了看世界杯晚睡、为了玩手机不入眠的人。

研究人员选择斑马鱼作为实验对象是有原因的。这种 4 厘米长的鱼类已经成为了遗传研究领域最受欢迎的实验动物。它繁殖速度惊人,雌性一周可以产卵 300 个,每个卵三四个月内就能成熟。而且它的胚胎是透明的,研究人员在早期阶段,就可以直接观察发育中的胚胎细胞。作为一种脊椎动物,它还拥有许多与人类相同或相似的基因。

正是因为这些特质,研究人员才有了新发现,缺乏 Bsx 会对大脑产生有趣的影响。胚胎发育的第二天,一小组细胞会从松果体中出来,进入到大脑的左侧部分。这些细胞使周围组织发育出了左半脑的特征。而如果 Bsx 缺乏,这些细胞就不会形成,鱼会发育出两个右脑,之后也无法产生褪黑素。而如果左右半脑完全对称,鱼会产生于类似焦虑的行为异常。

这就是这篇论文的大概内容,研究的主题还是与褪黑素有关,研究的对象是与人类有着一定相似性的斑马鱼。

图:斑马鱼

好了,说到这里,我基本上可以比较有把握地回答这位听众了,目前没有任何被科学共同体认可的研究指出松果体与脑潜能有关,就我所知,在生理学中,也并没有“脑潜能”这样的科学术语,也就是说,连脑潜能都还不是一个科学界认可的概念,当然也就更谈不上开发脑潜能有什么科学依据了。

现在社会上最流行的一种骗术就是雅俗联姻,把一些听上去很高深的生物化学术语与日常口语中的通俗词汇结合起来,这样的好处就是普通老百姓能听懂其中的一半,但他们的高明之处就在于让你听不懂另外一半。人都会有一种心理定式,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十句话中,有 9 句是真话,那夹杂着的一句假话也就很容易让人相信了。

我希望大家能建立这样的一个信念,现代社会已经是一个信息高度流通的社会,凡是任何真正能满足人们需求的商品,都不会深藏不露,恰好被你碰上的。如果说我们真能发现某一种方法可以提高人的记忆能力,那么,你放心,全世界的医疗机构都不会放过这种机会的。

凡是那些让你感觉很神奇,人人都需要,但又很奇怪为什么没有传播开来的事情,通常只有两种可能,一种就是骗人的,第二种就是隐瞒了某些严重的副作用信息。

反正我还没有看到过例外。

科友们都在看

【更多免费节目,就在科学声音小程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