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鹏雁:故道要津永宁渡

行经永宁的故道

徽县东境的永宁河、永宁渡是古河池县通往凤县、宝鸡的故道上一处绕不开的关津,永宁镇是古陈仓道上的一个重镇。

据徽县境内柳林镇发现的新石器早期古人类遗址证明,距今约8000年时已有人类在永宁河沿岸定居生息。徽县位于秦岭山脉南麓秦巴山区,嘉陵江上游徽成盆地。介于古雍、梁二州,在汉代为河池县。东邻关中,南近巴蜀,西通岷迭,北接秦巩。按“散氏盘”铭文内容,西周时期已有“周道”循经雍州境内的故道水(今嘉陵江)南下蜀地沟通秦蜀。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记述宝鸡附近千水、渭水时提及附近存在“周道谷”,王国维考证“周道”即“故道”。战国时期,秦国从雍城(宝鸡市)之南的陈仓(宝鸡县)开始,开通了沿千水(今清姜河)越秦岭、大散关,顺故道水峡谷抵达汉中盆地的故道(陈仓道)。《史记》(河渠书)记述,汉武帝时期“抵蜀从故道,多坂、回远。”西汉初年在武都郡管辖下,沿故道水沿线设有梁泉县、故道县、河池县、嘉陵道、武兴县,当时的故道已路经古河池县境。这条北起古陈仓县的古栈道循大散岭南侧故道水至汉中郡南下时依次经历了古大散关、秦岭、凤州、白石镇、故道县、河池县、武兴县、沔县到南郑(汉中)。相对于东汉时期循褒谷水、斜谷水新辟出的“褒斜”新道而言,旧有的陈仓道始有故道之称。又因陈仓栈道南段在兴州境途径汉代为氐羌少数民族特设的“嘉陵道”行政区域,故而陈仓道南段亦有嘉陵道之名。

河池县地处汉代陈仓道、唐宋青泥道、木皮道三条入蜀古道的枢纽地带,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誉为“蜀川门户、入蜀咽喉”。《巩昌旧志》(形胜)记载:徽县“岩山环峙,江水合流;东接连云,西盘百顷;关隘扼喉,溪谷张翼;为秦陇之藩屏,控巴蜀之门户。县接秦陇,而地控天水、连汉中,称为要害。陇蜀有事,河池在所必争。”《史记》(高祖本纪)记载:“(高祖元年)八月,汉王用韩信计,从故道还,袭雍王章邯。”《史记》(淮阴侯列传):“八月,汉王举兵东出陈仓,定三秦。”《汉书》(高帝纪)“(汉高祖)元年五月,汉王引兵从故道出,袭雍。”说明秦末汉初(206年)汉军北伐的主攻路线是由勉县向西北,至甘肃成县折向东北,经徽县、两当、陕西凤县,越秦岭入大散关至关中。曹参还定三秦时出兵的路线仍是陈仓道,即循故道水嘉陵江而上的故道。《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记载:“建安二十年(215)三月,曹操率军征汉中张鲁,从故道经散关,行至河池,氐人塞道。夏四月,又有氐王窦茂等万余人持险不服,曹操令军士再次攻破。”曹操的这次出征,行军作战主要在故道北段。

秦汉时期,路经凤州与兴州的故道、嘉陵道多由沿嘉陵江岸岩壁凿孔,插入木桩,搭上木板构成的凌空栈道沟通。《汉中府志》记载“略阳西北渡嘉陵江,二十里至横现河,又二十里至罝口……又三十里至青泥河,可通白水江……为古之栈阁路也。”清代光绪十八年朱子春主修《新修凤县志》(卷一地理志)记述“古栈出略阳西北,一百二十里至白水江、渔关,七十余里抵徽县,有九十里抵两当县,八十里至凤州。古栈道遗迹多在略阳、徽县、两当”。至今,在嘉陵江河谷沿线仍可看到多处双梁无柱式连阁栈道遗迹。如:两当县聂家湾沿江栈道,徽县嘉陵镇双龙崖栈道,略阳县白水江镇九家山马莲垭栈道,略阳县徐家坪镇周家坝村郙阁栈道,徐家坪镇朱儿坝村白崖砭栈道。

光绪版《新修凤县志》(卷一地理志)又有记述:“栈道屡有废兴,自唐以后,斜谷渐废,多以散关为秦蜀之冲。古称四道,凤有其三,最捷如两当、徽县、略阳径达剑门,比今驿站可近三日,且有白水江运可恃,惟不如今驿站为宽平耳。今之驿站,盖堑山湮谷,易于施功。昔之栈阁,改为石路,既省修葺之费,毫无仄险之虞。且骡运往还,渐谙蹊径,居民藉旅店营生,大非往年幽僻气象。”鉴于沿江修建的凌空栈道容易塌断且不易维修,北朝后期开始,在政府倡导下,官驿大道由原来循水修建的凌空栈道多改为循山脊修建的陆路砭道。因此,隋唐时期的“故道”由宝鸡至凤州白石镇后改线为折西经故道县、河池县之间的簸箕湾、玉堂山、青泥岭一线的岭上陆路通行,在介于凤州河池县与兴州长举县的青泥岭上新开连接陈仓古道和木皮古道的青泥古道,设青泥驿。驿道经鱼关八渡沟、三官殿、九股树、金池院一线入兴州略阳、汉中。北宋至和二年(公元1057年),又在利州路水陆计度转运使、主客郎中李虞卿主持下,抛弃泥泞险峻的青泥岭段青泥道,于白水峡中新开白水路,此路经明、清、民国时期与当代不断维修,一直沿用至今。

《宋会要辑稿》记载,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二月二十四日,成都府提刑司言:旧路自凤州入,两当至金牛驿十程,计四百九里,阁道平坦,驿舍马铺完备,道店稠密,行旅易得饮食,不为艰苦。新路自凤州由白涧至金牛驿,计三百八十五里,虽减两驿,比旧路只少二十四里,随山崎岖,登陟甚难,复少居民,又无食物,人情以此厌劳。如发川纲往秦州,只从旧路行至故驿,便可直入成州。今茶纲见行旧路,客商皆由此出。二者较之,利害甚明。”“元丰元年(1078)十一月二十一日,知三泉县庄黄裳上奏“本县当益、梓、利、夔四路之冲,昨议者请废北路,复褒斜故道,今日较之,为害甚于前日。”“诏委刘忱、李稷同比较,继而忱等言:褒斜新道视兴州旧路虽名减两程,其铺兵、递马皆增于旧。今若行河池旧路,迁复马递铺官舍亭驿,略加修整,即目如故。”“熙宁七年,利州路提点刑狱范百禄建言,废北路,复褒斜道。至是,黄裳疏其利害,下忱等比较,从黄裳所请也。”这几篇朝臣的奏议通过将故道与褒斜道比较,官方肯定了故道河池旧路在大驿通行与政府管理方面的优点与长处,肯定了路经两当、河池的青泥岭官道的社会价值与不可替代的交通要道作用。

清代严如熤《三省边防备览》(栈道)记述:“一由略阳(古兴州)经甘肃徽县、两当出凤县而至宝鸡、利州、兴州达凤翔之路也……唐宋以来,凤岭、紫柏、青桥各险,山石塞断。长安赴蜀者由凤翔趋两当、徽、成,明皇幸蜀但记河池之逢迎;吴武安兄弟拒金亦在略阳、仙人关一路。”《宝鸡古代道路志》记述隋唐五代两宋时期“故道驿程及驿站设置”:“故道至凤州后,折西南行,三十五里至马岭寨。马岭寨又西十五里至两当县(今两当县东三十五里)置驿。由两当西南行,七十里至固镇(今徽县城关镇),又十五里至河池县(今徽县西十五里银杏村);又二十七里至青泥岭;又东南五十三里至兴州长举县(今略阳西北一百二十里长丰村);又东南一百二十里至兴州治所顺政县(今略阳县),又东南经兴城关、大城戍、分水岭,渡沮水至西县(经勉县西)。再折西南经百牢关至金牛县,借金牛道入蜀。又西县东行,经褒城县至兴元府。”由这段文字可知,沿今凤翔、宝鸡穿凤县、两当、经过徽县(青泥岭、虞关)再到达略阳、广元(利州)的这条线路是唐代延续至清代一直在使用的由陕西关中进入蜀川的古道之一。

秦汉以来,秦蜀之间的战争多数沿嘉陵江、故道一线进行。和平时期,以故道为代表的秦蜀道、陇蜀道是沟通西南、西北地区经济文化往来,传递文书信件,进行茶马盐铁贸易的主要动脉。这些古道上形成许多供行商食宿的驿站、旅店。在汉唐古人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社会往来中,位于河池县(徽县)东境的永宁河、永宁渡口便成了一处故道新道上绕不开的关津,永宁镇是古陈仓经故道南入汉中之间重镇。

永宁河与永宁镇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二十漾水、丹水)记述:“两当水,水出陈仓县之大散岭,西南流入故道川,谓之故道水。故道水又西南,入秦冈山,尚婆水注之。水源北出利乔山,南径尚婆川,谓之尚婆水。西南至秦冈山,入故道水。故道水又右会黄卢山水,水出西北天水郡黄卢山腹,历谷南流,交注故道水。”明代杨守敬《水经注疏》(卷二十漾水丹水)又记:“故道水又右合黄卢山水,水出西北天水郡黄卢山腹,历谷南流,交注故道水。今高桥河与永宁河合流入嘉陵江。”

清代顺治七年杨三辰《江河纪略》记载:“徽东之永宁河也,源发于秦,一自新店窑,经百纳峡入永宁,是为中股;一自娘娘坝,经兰柴庙归入永宁,是为左股;一自王家楼透出墨磊山,经高桥下河注于永宁,是为右股。三水总汇永宁,浸成大河,乃克载空舟,下至合河口。”2003版《徽县志》(第二编自然地理第四章水文)记载“永宁河,系嘉陵江上游较大支流,为徽县第二大河,发源于县西北部边境与天水市分界线的大梁山北坡,自天水娘娘坝、李子园、党川、马家坪流入徽县太白、柳林、永宁等乡镇,于嘉陵镇的火焰山脚汇入嘉陵江,全长144公里。永宁河在徽境内长68公里,年径流总量5.11亿立方米,年输沙总量134.27万吨。境内多年平均侵蚀模数676.8吨/平方公里,年侵蚀总量55.68万吨。”

明代嘉靖四十二年郭从道《徽郡志》(建置志)记载“永宁铺,东三十里。”清代嘉庆十六年徽县令张伯魁《徽县志》(疆域志·里志)记载“城东十五里柏树崖,又五里二十里铺,又二十里永宁镇。自镇东逾河,经玉堂山,二十里杏树崖。又十里,至簸箕湾。距城七十里,交两当县界。”清代乾隆版《徽县志》与嘉庆版《徽县志》及民国二年赵钟灵《徽县新志》记载:“玉堂山,东五十里,脉自簸箕湾西南亘二十里,至永宁川而止。”永宁镇位于徽县东三十五里中华山南麓、永宁河西岸,今名永街村。永宁河在镇东玉堂山下流过,唐以前暂未见史书记载。依据徽县馆藏“乾道八年大宋国凤州河池县永宁乡xx社朱从然”墓券以及近年出土的“大宋嘉定十七年利州西路凤州河池县永宁乡长峪社李林等”墓券推知,永宁镇在南宋时为永宁乡。元初,河池置南风州后,于永宁乡置永宁县,至元七年(1270)省入徽州为乡。明、清时为永宁里,清末至当代为永宁镇。明、清时代,徽县东境有官道经永宁铺、玉堂山通两当、凤县。耕地广阔、商旅发达,物产富饶、经济繁荣,其交通区位与经济总量至今不可小觑。

历史上的永宁河在永宁镇永街村地段河岸宽约百米,水深流急,非舟楫桥梁而绝不能过。由《江河纪略》中“丁家堡,有居民数十家,往来祭江登舟处也,因名老官滩,南为渡口”与清代徐起霖《徽苦记略》《救荒七详》中有关“造船、水夫”等推知,清代时期永宁河永街村有渡口存在。2003版《徽县志》记述“徽县古渡主要在嘉陵江、永宁河、洛河沿岸。千百年来,劳动群众开辟渡口,以小渡船摆渡,供两岸交流。渡口采取以渡养渡方式,除两岸民众免费外,过境商贩均须缴纳船费,以备修造船只,维持渡工生计。解放后,沿河桥梁增多,仅保留嘉陵、虞关、永宁等渡口和船只。七十年代后期,各渡俱废。”“永宁渡,在今永宁乡永街村渡河处,设官船1只,冬则修桥。”

2018年11月22日,永宁镇干部曹珍鹏、岳伟奇在永街村民家中偶然发现一块与清代永宁渡口有关的石碑。县博物馆人员经拓片辨认出文字内容如下:“《永远遵行》知秦州直隶州徽县正堂加五级纪禄十次郭  定立章程,以利行事。照得永凝河口系徽两孔道,川陕通衢,商旅行人络绎不绝。该地向有渡船,摆渡之人、自应量取渡钱,以利往来乃渡。因该渡船户竞勒掯多索船钱,竞致争斗滋事,殊属不法。除将该船户惩处外,本县悉心斟酌,定立章程,合行示谕,为此□□渡船户及行旅人等知悉。自示之后尔等各当遵照后开章程,永远奉行。倘敢故违,一经访闻或被告发,定行提案严究,决不姑息。各宜禀遵毋违,特示计开。—单身过渡者给钱叁文—随带行李过渡者给钱伍文—牲畜驮载过渡者给钱拾文—坐轿过渡者给钱拾伍文—遇河水涨发,撑驾维艰,该行旅等酌量加增,船户不得任情勒索。—贫难之人无钱给付,该船户一体接渡,不得藉词留难。道光二十一年九月吉立。”

此碑刻立于清代道光二十一年九月(1841年10月),系安徽省全椒县举人、徽县知县郭宏熙为平息永宁渡口争讼而立的官方收费章程。由“永凝河口系徽两孔道,川陕通衢,商旅行人络绎不绝。”推知,永宁镇是徽两、川陕之间的繁忙交通点。“该地向有渡船,摆渡之人、自应量取渡钱”说明该处设有渡口,采取“以渡养渡”的私人营运模式。渡船户“竞勒掯多索船钱,竞致争斗滋事”的不法行为引起县政府的惩罚,并经县令亲自调研后,订立收费标准,出榜规范摆渡行为。这块碑的面世与遗留在永宁河渡口上的部分实物见证了历史上永宁渡口的存在,一定程度上佐证了明清时代徽两之间官驿大道的走向与通行情况。

民国“华双公路”与新中国316国道线的修建

《徽县志》记载,徽县古驿道与马帮驮道四通八达。与秦汉故道河池段路线大致一致的“华双”公路1938年通行前,境内即有'北通天水,南达略阳;东往两当,西接成县’的四条邮驿大道。《秦城区志》记载:“民国八年(1919)开始,陇南镇守使孔繁锦以天水围中心,新修向周围各县辐射的大车道。九年,陇南地区大地震后,政府用'以工代赈’方式征调民工兴修了从天水经罗家堡、盐官、长道、西河县城至洛峪集、麒麟山、王家楞长300余华里的大车道。十一年秋,兴修了从天水经兴隆镇、娘娘坝至江洛,再东行经徽县、永宁达两当长500余华里的大车道。”

民国十八年(1929),南京国民政府卫生部长薛笃弼向国民政府呈文:“甘肃至天水地区连接甘陕两省,出产甚多。如由兰州筑一汽车路至天水,名曰兰秦汽车路,计长356里,则甘肃省之物产输出较易,而与川、陕之交即便。该路工程约需80万元,拟以甘、陕两省以工代赈,一为兴修水利,一为便利交通。”于是,甘肃省国民政府在当年5月份责成建设厅拟定《修建兰秦汽车路办法》。年底,全国经济委员会批准甘肃省徽县、成县、两当县、陕西省凤县四县县长联席会议请求修建华双公路的呈文,会同建设厅调查了沿线经济工程情况。民国二十一年(1932)12月,甘肃省政府建设厅奉命筹备修筑“华双”公路,工程由原“西北公路局”设计并分段招标,西安“宏记公司”和“钰兴公司”承包修建。1933年开工建设,至1935年,华家岭至天水段全长180公里的第一期工程完工通车,简称“兰秦公路”,天水至双石铺段231.3公里的二期工程建设则进度缓慢,时修时停。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民政府迁都重庆。玉门的石油,徽县的酒精、枪托、火硝等战备物资急需通过运往重庆。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元月,国民政府电令甘肃省政府建设厅限六个月内修通华双公路。“华双”公路在甘肃通渭县华家岭连接“西兰”公路(西安—兰州),经通渭县、秦安县、天水县、徽县、两当县至凤县双石铺,与“西汉”(西安—汉中)公路相接,全长414.3公里。

4月开始,甘肃省政府加大督修力度,筑路工增加至万余人,6月底公路如期修通,12月底公路全线通车。宽6—8米,平均宽7.13米,坡度1—6°。受当时条件限制,天水至双石铺段路基路面为土质,遇阴雨天气即塌方不能通行。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砂化路面,增修麻沿河、江洛、石佛、永宁等处木架桥梁。二十九年(1940年)底,华双公路正式全线通车,修建费用255.76万元(法币)。至此,天水通往凤县的大车道被改造提升为汽车道。

华双公路是一条连接陕、甘两省,纵贯西北地区东部和陇南山区的交通大动脉,对加强西北、西南地区之间的交流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华双公路路经徽县麻沿河、江洛、游龙川、伏家镇、银杏树、城关、东关、永宁8个乡镇58个行政村,长120公里。这条西北交通大动脉,加强了西北地区对外的交通联系,便利了西部经济开发与军事上的需要,为抗战输送了大批兵员和战略物资。也是路经徽县的第一条汽车公路,为建国以后改建国道316线打下了重要的工程基础。1954年,“华双”公路被改造提升为“316”国道。

永宁大桥的修建与永宁渡的废弃

按照《徽县志》的记述,徽县境内河谷纵横,历代所修桥梁虽多,但多为木质便桥。清代境内桥梁以木桥为主。部分渡口如永宁渡、黄沙渡等冬则有便桥。永宁河桥,原为27孔木桥,长168.22米,民国26年(1937)修建。民国32年秋水毁,次年9月14日在原址修建钢筋混凝土排架肋桥,翌年2月完工。此桥系西北工务段设计,中国桥梁公司修建(张清濯工程师监修)。大桥13孔,全长155.4米,净宽4米,高6米,荷载16吨,永宁河渡口由此结束了摆渡历史。1949年8月国民党军队溃退时炸毁7孔89米,1950年5月26日至8月26日由西北交通部公路局天水工程处施工修复。此桥为县内钢筋混凝土大桥之始,也是省内历史较早的大型桥梁之一。1954年2月,又在旧桥北侧316国道线跨永宁河地段新修长164米荷载30吨的新桥一座,畅通至今。2014年12月,民国旧桥被公布为第五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永宁镇的名胜古迹

永宁河流域冈峦平缓,山田广布,素有“永宁熟、徽县足”的粮仓美誉。数千年农垦使河流泥沙含量较大,“永宁”与“淤泥”近音,“永宁”地名疑或源于“淤泥”二字音转。镇区有中华山、三泉寺二胜景。中华山列西,三泉寺居北。郭从道《徽郡志》(祀典志)记载“三泉寺,东四十里,永宁镇东,松竹丛茂、石裂三泉、清涌可嘉,亦州之胜迹云。”《徽郡志》成书今已450余载,故三泉寺最晚建于明代。张伯魁又有《玉堂山》诗曰“月出东南大小峰,山僧无事对丹枫。夜深独起焚香坐,听彻三泉寺里钟。”近年随着美丽乡村建设,镇区周围遍布园林,公路沿线广植柏柳。经济繁荣,百业兴旺,实为县东境一安乐福地。

结语

永宁河孕育了徽县的古老文明,为徽县哺育了众多人口。永宁渡在历史上沟通了秦陇、秦蜀之间的交通,在加强徽县与外界政治经济文化商贸往来方面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