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的剂量应注意哪些方面?

中药的计量单位,古代有重量(铢、两、分、钱、斤等)、度量(尺、寸等)及容量(斗、升、合等)等多种计量方法,用来量取不同的药物。此外还有可与上述计量方法换算等较粗略的计量方法。由于古今度量衡制的变迁,后世多以重量为计量固体药物的方法,明清以来普遍采用16进制,即1斤=16两=160钱。现在我过对中药生药计量采用公制,即1kg=1000g,为了处方和配药特别是古方的配用需要进行换算时的方便,按规定以如下的近值进行换算:

一两(16进制)=30g

一钱=3g

一分=0.3g

一厘=0.03g

用药量,称为计量,首先是指每一味药的成人一日量(干燥后的生药在汤剂中的******一日内服量)。其次是指在方剂中药与药之间的比较分量,即相对计量。一般非毒性的药物,单用时用量可较大,而在复方中的用量可略小。主要药物用量可较大,辅助性药物一般可用较低于主要的计量。

在确定计量的时候,要根据病者的年龄、体质强弱、秉承久暂、病势轻重以及所用药物的性质和作用的攻病祛邪药物易损正气,应适当低于******量;小二5岁以下通常用成人量的四分之一,五、六岁以上可按成人量减半用;体弱患者也不宜用较大计量;久病者又应低于新病者的剂量。老人以及身体已极度衰弱者用补药时,一般剂量可较重,但开始时的剂量宜轻,逐渐增加,否则药力过猛而病者虚不受补,反致委顿。若属补药物,则用量尤不宜重。

就病势而言,凡病势重剧而药力弱、药量轻、则效果不佳;病势轻浅而药力猛、药量过大,极易损耗正气,这些也是必须充分注意的,至于药物方面,质轻的用量宜轻,质中的可稍大;性味浓厚,作用较强的用量可较小,性味淡薄或作用较温和的,可用较大量。而毒性药则须严格控制剂量在安全限度内。除烈药、毒性药和某些精制药剂外,一般中药的常用内服剂量约为5~10克,部分常用量较大的为15~30g。

药物功效的发挥,既决定于其质量,同时与其用量也密切相关。因此,中药的用量,也是保证药物功效正常发挥的重要因素。准确地掌握中药的剂量,不仅对于保证中药的临床疗效非常重要,而且也为保证用药安全所必要。

上述情况可总结为中药剂量应注意以下几点:

1、药材质地

一般来说,花叶类质轻的药,用量宜轻(一般用量为3~10g);金石、贝壳类质重的药物用量宜重(一般用量为10~30g);鲜品一般用量也较大(一般用量为30~60g)。

2、药物性味

一般作用温和、药味较淡的药,用量可重;作用强烈,药味较浓的药,用量则宜轻。

3、毒性强弱

无毒或毒性较小者用量变化幅度可稍大;有毒药物,尤其毒性较强者均应严格按照药典控制剂量。

4、方药配伍

一般药物单味应用时,用量可较大;入复方应用时,用量宜小。在复方中做主药用量可大,做辅药时用量宜轻。

5、剂型

在汤剂中,用量可大;在丸、散剂中,用量宜轻。

6、用药目的

在临床用药时,有些药物,由于用药目的不同,同一药物的用量也应不同。如槟榔用作消积行气,可选常用剂量;用作杀虫,即须按要求重用。再如泻下药牵牛子,同是用以泻下,用于通便导滞,用量宜轻;若用于峻下逐水,则用量宜重。

7、病人年龄

小儿身体发育尚未健全,老年人气血渐衰,对药物的耐受力均较弱。药物的用量应低于青壮年的用药量。小儿五岁以下通常用成人量的四分之一,五、六岁以上的可按******量减半用。

8、病人性别

一般药物,男女用量区别不大,但妇女在月经期,妊娠期,用活血祛瘀通经药用量一般不宜过大。

9、病人体质

体质强壮者用量可重;体质虚弱者用量轻,即使是用补益药,也宜从小剂量开始,以免虚不受补。

10、病人病程

新病患者正气损伤较小,用量可稍重;久病体虚,用量宜轻。

11、病势

病急病重者,用量宜重;病缓病轻者,用量宜轻。若病重药轻,有杯水车薪之嫌,病势难以控制;若病轻药重,则恐诛伐太过,以致损伤正气。

12、季节气候

春夏季节,气候温和,肌肤疏松,发表、温热之品,用量宜轻,寒凉之品,用量可重;秋冬季节,气候寒凉,肌肤致密,发表、温热之品,用量可重,寒凉之品,用量宜轻。所谓“因时制宜”也。

13、居住环境

居于高寒地区,肌肤多致密,温热发散之品,用量可大;地处低洼潮湿之,祛湿药物,用量宜重。所谓“因地制宜”也。

(0)

相关推荐

  • 影响中药剂量的因素

    剂量,指药物在临床应用时的分量.一般包括重量.数量.容量等. 中药剂量,首先是指每味药的成人一日量:其次指方剂中每味药之间的比较分量,即相对剂量.一般地说,药物单味应用时用量可较大,复方中的用量应略小 ...

  • 中医中药用药剂量之巧,应守“三因制宜”的...

    中医中药用药剂量之巧,应守"三因制宜"的法则,根据患者个体情况,病邪轻重,标本缓急,病程始末,季节时令以及药物的特殊性能,来把握剂量,当轻就轻,当重就重广嗔重处方,以补偏救弊,各适 ...

  • 中医不传之秘在量上。常用中药的剂量  我的中药学  大别山养生堂

    ​古语云:传医不传药,传药不传方,传方不传量."中医不传之秘在量上."这是中医治病取效在遣方议药用量上的巧处.而量之大小,必须在辨病.辨证的基础上,因时.因地.因人,符合病情与机体 ...

  • 治疗哮喘,该如何控制中药的剂量?

    谢继增 肖相如频道 今天 导读:今天学习谢继增先生治疗哮喘的经验. "过钱"之说,系指细辛入散剂而言,复方汤剂内每服酌用细辛6-9克,煎取日2-3次分服,多无大碍,反具顿挫病势之殊 ...

  • 中药不传之秘—几十种中药不同剂量用法

    石膏-------清气,一日可至600克,关键要识证: 生地-------凉营,极量800克: 枣仁-------安眠,最大180克: 人参-------强心,救急30克:人参的常用剂量是3-9克,当 ...

  • 常用中药不同剂量的功效【枳壳】3~12刻...

    常用中药不同剂量的功效 [枳壳] 3~12刻,有行气宽中.除胀满之功,用于脾胃功能失调所致气滞诸证. 15~30刻可用于子宫脱垂,或久泻脱肛等脏器下垂证.药理研究证实,枳壳对胃肠.子宫有兴奋作用,能使 ...

  • 中药不同剂量,不同的疗效

    导读:以下药物为经过长期观察,总结出各组药物不同量的不同用法,临床以供参考.但药物虽好,可还是要辩证哦! 附子:1枚-轻量-阳虚 2~3枚-重量-祛风湿.止痛--<伤寒论>(一枚炮附子的重 ...

  • 【转载】中药的剂量与用法讲义

    学习目标: 1.掌握煎药时常用的特殊处理法. 2.熟悉中药剂量的含义.确定剂量的依据及服药方法.  一.剂量 1.含义 剂量,就是中草药在临床上应用时的分量.是指单味药的成人内服一日用量. 2.确定剂 ...

  • 中药的剂量与用法

    细目一 剂量 要点一 确定剂量的因素 1.药物性质与剂量的关系 剧毒药或作用峻烈的药物,应严格控制剂量. 花.叶.皮.枝等量轻质松及性味浓厚.作用较强的药物用量宜小: 矿物.介壳质重沉坠及性味淡薄.作 ...

  • 【转载】中药的剂量和用法

    第一节 剂 量 中药剂量是指临床应用时的分量.它主要指明了每味药的成人一日量(按:本书每味药物标明的用量,除特别注明以外,都是指干燥后生药,在汤剂中成人一日内用量).其次指方剂中每味药之间的比较分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