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不清失语和构音障碍?这篇文章不能错过

在临床工作中,构音障碍和失语均为语言障碍的表现,同时也是定位诊断容易犯错的部分。为对患者进行更为精确的诊断,如何区别构音障碍和失语?如何对语言障碍进行定位?
定义上的区别

失语:在神志清楚,意识正常,发音和构音没有障碍的情况下,大脑皮质语言功能区病变导致的言语交流能力障碍,表现为自发谈话、听理解、复述、命名、阅读和书写六个基本方面能力残缺或丧失。

构音障碍:和发音相关的中枢神经、周围神经或肌肉疾病导致的一类言语障碍的总称。

从言语构成的角度讲,构音障碍是因为发音器官的肌无力、肌肉不协调所致,可出现谈话、复述、阅读障碍,无相应损伤情况下,听理解、命名、书写正常。

而失语是语言功能区病变所致,不同类型的失语对应自发谈话、听理解、复述、命名、阅读和书写不同程度的损害。

失语的分类

外侧裂周围失语症

Broca 失语:优势侧额下回后部病变引起。口语表达障碍最突出,口语理解相对保留,复述、命名、阅读、书写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害。

Wernicke 失语:优势侧颞上回后部病变引起。严重的听理解障碍,口语表达为流利型,复述障碍与听理解障碍一致,存在不同程度的命名、阅读、书写障碍。

传导性失语:一般认为外侧裂周围弓状束损害导致 Wernicke 区和 Broca 区之间的联系中断所致。表现为流利性口语,听理解障碍较轻,复述障碍与听理解障碍和自发谈话损害不成比例,存在不同程度的命名、阅读、书写障碍。

经皮质性失语综合征

病灶位于分水岭,又称为分水岭区失语综合征,共同特点是复述相对保留。

经皮质运动性失语:多见于优势侧额叶分水岭区的脑梗死。主要由于语言运动区之间的纤维联系受损。类似 Broca 失语,但程度较 Broca 失语轻。

经皮质感觉性失语:多见于优势侧颞、顶叶分水岭区的脑梗死。类似 Wernicke 失语,但障碍程度较 Wernicke 失语轻。

经皮质混合性失语:多见于优势侧大脑半球分水岭区的大片病灶,累及额、颞、顶叶。又称语言区孤立,经皮质运动性失语和经皮质感觉性失语并存,复述相对好,自发谈话、听理解、命名、阅读和书写均严重障碍或完全丧失。

完全性失语

又称混合型失语,所有语言功能均严重障碍或丧失,听理解严重缺陷,命名、复述、阅读、书写不能。

命名性失语

优势侧颞中回后部病变引起。主要特点是命名不能,听理解、复述、阅读、书写障碍轻。

皮质下失语

丘脑、基底核、内囊、皮质下深部白质等部位病变导致的失语。

丘脑性失语:病变主要在优势半球丘脑, 常与丘脑腹外侧核有关, 甚至与丘脑腹前核、丘脑枕有关。表现为急性期有不同程度的缄默和不语,以后出现语言交流、阅读理解障碍、言语流利性受损、音量减小,可同时伴有重复语言、模仿语言、错语、命名不能等。复述功能可保留。

内囊、基底核损害所致失语:主要由优势半球基底核或非优势半球基底核病变造成, 其中尾状核头部、壳核前上区、内囊前肢是主要受累区域, 两侧皮质下均参与了语言表达和接受活动。

内囊、壳核所致失语:语言流利性降低,语速慢,理解基本无障碍,常用词不当,复述轻度受损,类似 Broca 失语。

壳核后部病变:听理解障碍,讲话流利,语言空洞、混乱而割裂,找词困难,类似 Wernicke 失语。

 划重点 

1.  传导性失语主要特点是严重的复述障碍。

2.  经皮质失语综合征特点是复述相对保留。

3.  皮质下失语症语言改变常较皮质性失语症轻。

4.  命名障碍与命名性失语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在所有失语综合征中均表现有程度不同的命名障碍,同时命名障碍还见于许多弥散性脑病患者。而命名性失语则是以命名障碍为主的一组失语综合征。

5. Broca 失语、经皮质运动性失语、内囊、壳核病变所致失语:均以口语表达障碍为主。

6. Wernicke 失语、经皮质感觉性失语、壳核后部病变所致失语:均以听理解障碍为主。

发现点有意思的事情:额下回后部(Broca 区)紧邻中央前回唇舌功能区,颞上回后部(Wernicke 区)紧邻颞横回、颞上回中部听觉中枢,优势半球角回(阅读中枢)紧邻枕叶视觉中枢,额中回后部(书写中枢)紧邻中央前回手功能区。

构音障碍的分类

上运动神经元损害

单侧皮质脊髓束病变→对侧中枢性面瘫、舌瘫→双唇、舌承担的辅音部分不清晰→唇音(b、p、m、f)、舌尖音(z、c、s、d、t、n、l、zh、ch、sh、v)、舌面音(j、q、x、g、k、h)。

双侧皮质延髓束损害→咽喉部肌肉、声带麻痹→说话带鼻音,声音嘶哑,语言缓慢。常伴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咽反射亢进、强哭强笑。

基底核病变

唇、舌等构音器官肌张力高、震颤、声带不能张开→说话缓慢、含糊,音调低沉,发音单调,音节颤抖样融合,言语断节,口吃样重复。常见于帕金森氏病、肝豆状核变性。

小脑病变

小脑蚓部、脑干内与小脑联系的神经通路病变→发音和构音器官肌肉运动不协调→构音含糊,音节缓慢拖长,声音强弱不等甚至呈爆发样,言语不连贯。吟诗样语言。

下运动神经元损害

支配发音和构音器官的核及核下神经,司呼吸肌的脊神经病变→受累肌肉张力过低或张力消失→迟缓性构音障碍→发音费力、声音强弱不等。

肌肉病变

发音和构音相关的肌肉病变,类似下运动神经元损害所致构音障碍,多伴随其他肌肉病变。

 划重点 

1.  构音障碍为发声器官障碍所致,结局为声音不清晰、声音嘶哑、缓慢、含糊等,但除发声异常外无其他语言障碍,如听理解、命名、书写、阅读障碍等。

2.  基底核病变既可以引起失语,也可以引起构音障碍。不同的是,基底核损伤后出现失语是由于相关结构(尾状核头部、壳核前上区)参与了语言的表达和接收,而基底核病变引起构音障碍是因为发音器官的肌张力增高,发音肌肉震颤,从而出现发声异常。

写在最后,这里有几个病例,大家做个鉴别诊断告诉我们答案吧。。。

病例一:患者因「言语笨拙、右侧肢体无力 12 小时」入院。主要表现为能理解他人语意,表述费力,仅可用简单的字词交流,有明显的发音异常,将「吃饭」说成「呲幻」。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病例二:患者因「言语笨拙、右侧肢体无力 1 天」入院。主要表现为听理解正常,发声不清,语句连贯,可由长段语句理解患者语意内容,右侧中枢性面舌瘫。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病例三:患者因「言语笨拙、左侧肢体无力 8 小时」入院,主要表现为理解能力差,重复语言,言语流利性明显变差,少语,语意表达尚清晰,3 天后患者语言表达部分恢复,理解正常,但有明显的语音减低。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策划 | 陈文筱
投稿 | sakura_82475@tom.com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