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的艺术》序言

2015-5-21 晴

家里有一个书柜,以前是办公室的,后来办公室撤了就放到了我家里,这个书柜质量很差,,一点都不美观,还占地方,我一直想把它扔掉,可总有点舍不得,毕竟陪伴了我好几年。

今早跑完步回来,我又想扔掉它,媳妇不准许,还是有点舍不得,不过这次我很坚决,过去我做事还略有点犹豫迟疑,现在想到就立即行动,说干就干,40分钟不到,我和我弟就把这个书柜给扔了。

扔书柜时发生了一个小插曲,垃圾箱旁边不远处有一个保安,我们正准备扔的时候,保安发话了,他说这种大件的废旧家具不能扔在那里,要扔到垃圾厂去,我那个地方离垃圾厂约1000米。

我们俩肯定不愿意扛那么远,这时我弟就说:“这个是书柜,还是好好的,我们买新的就不用这个了,其实还是可以用的,我们放这里,不一会儿肯定会有人抬走的!”

我弟斩钉截铁的态度影响了保安,保安听完也莫名其妙的说:“那就放那里吧,一会儿肯定有人会捡走的。”

这就是说话的艺术,绝大部分人说话都影响不了对方,不是因为声音小,也不是因为逻辑不清晰,最核心最根本是说话不够确定,100%确定,也就是说话没信念,信念是说话打动人的精髓和命脉。

一个人在社会上混,靠就看谁对产品、对公司更相信,知道没有力量,相信才有力量,相信的东西天天念就变成了信念,有了信念才会产生坚定不移的行动。

从今天开始分享《执行的艺术》,其实就是“打造超级执行力”,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我分享的多数板块都是以“艺术”命名的,我很喜欢“艺术”这个词。

“艺术”是什么意思?

迄今还没有公认的定义,即便有,也含糊不清,我给“艺术”的定义:一个有死磕精神的匠人用心血打造出的极致产品。

比如,齐白石的画就是珍贵的艺术品,齐白石27岁那年正式从师,从此,他数十年如一日,几乎没有一天不画画。

据记载,他一生只间断过三次:第一次是他63岁那年,生了一场大病,七天七夜昏迷不醒;第二次是他64岁那年,他的母亲辞世,由于过分悲恸,几天不能画画;第三次是他95岁,因生病而辍笔。这三次加起来也仅仅一个月。

正是凭着这种勤奋精神,齐白石老人的画越作越精。在嘉德2011春季拍卖会中,齐白石的《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以4.255亿元创近现代书画拍卖世界纪录。

这就是艺术品的典范,我希望写的内容不仅仅实用,还能像艺术品一样流传。

为了确定《执行艺术》的框架,前后我花了三个月时间思考,看了很多有关执行力的资料,这方面的资料很多,但真要找到简单、实用、有效且可供参考的内容并不多,后来我只能根据常理归纳总结出自己的理论体系,再加上过去我在执行过程中的经验总结。

今天是《执行的艺术》序言,首先谈谈执行的重要性,执行到底有多重要?

有句话估计大家经常听到,任何时候都不缺一流的策划方案,最缺的是一流的执行。

回想一下: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在事业上,每个人都写过无数方案,很多方案都很好,即便有这么好的方案,可很少有人达成目标。

为什么有方案却没有结果呢?

答案很简单,核心就在于执行没跟上,执行力就是把想法变成行动,再把行动变成结果。执行力是个人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决定一个人成败的核心因素,没有执行,再NB的方案都是一张废纸,P用没有!

马云与孙正义曾探讨过这样一个问题:一流的点子加上三流的执行力,与三流的点子加上一流的执行力,哪一个更重要?

结果两人得出一致的答案——后者远比前者重要。

马云还说:“阿里巴巴不是计划出来的,而是'现在、立刻、马上’干出来的。”

还有一句话叫“行动创造结果”,“行动”就是去干,去做,去执行,这点尤其适用于很多刚出社会的年轻人,对于新手,大部分计划都纯属扯淡,干才是最重要的,一个人啥经验都没有,能计划出什么有价值的内容?

有人会问:“不都说'一切成功都是策划的’吗?”

一个人刚出社会,刚到一个新领域、新行业,你用什么去策划?

说到策划,这都是针对有经验、有阅历、有智慧的高手,这些人做事才需要策划,一个刚出茅庐的人,先要学会用手做事,然后用脑做事,最后才是用心做事,达到用心做事的时候,这时你已经是领导者了,这时才需要策划。

比如,我弟准备做地产,面试中原也没见什么消息,他好久没做过销售了,对地产行业也没什么了解,我就告诉他:“啥也不想,去三级市场干三月,在实践中市调增加经验,熟行就可以轻松跳到二级市场了。”

很多人总想一步到位,根本就没一步到位的事,都得慢慢来。

《执行的艺术》分四大版块:执行的前提、执行的原则、执行的要诀、执行的命脉。(图示如下)

除了执行的命脉是一点之外,其他三个版块都包含四点。比如“执行的前提”就包含:意愿、敢、不找借口(只为结果找方法不为困难找理由)、强健的体魄。

如果有人对自己过去执行不满意,可又苦于找不到提高执行的方法,在《执行的艺术》系列中将会开辟一个互动的活动,想提高执行力的读者可以用每天评论的方式打造“超级执行力”。

过去无数人尝试过这个方法,但很少有人能坚持下来!无论学什么,只要还没持续,就代表没学会,只要能持续,不用问已经上道了,学会是迟早的事。

水为什么能滴穿石头?不就两条嘛,第一,方向始终如一;第二,持续不断的滴。

水都能滴穿石头,想学会一样东西那不是小case嘛?

只要持续肯定没问题,如果不持续,即便天赋再好,陨落也是迟早的事。

很多人想坚持,可为什么总是坚持不下来呢?

原因很简单,我举个例子大家就懂了,有一个效应叫“金牌效应”,意思是说一个运动员为什么愿意拼命训练,因为前面有一个大大的奖牌刺激他行动。

与之相对应的叫“牧羊犬效应”,另外一个人没奖牌刺激,但他跑的比有奖牌刺激的运动员还快,因为他后面有一只德国“牧羊犬”在追他,如果跑不快就会被牧羊犬咬到屁股,这说明压力、危机感、短缺能让人迅速做出快速的行动,对人们的激励作用更大。

说的再直白点,大部分人为什么坚持不下去?

因为评论和不评论根本没损失也没压力,有点事忙,评论就忘记了,假如忘记评论罚款100元,有谁还敢不评论?有谁还敢忘记?有谁还会找各种理由?……

除非他真的不想提高执行力,否则都会持续评论,一个小小的办法就可以让一个人养成超级执行力。

如果有人真想提高自己的执行力,参与到这项活动来吧,这项活动的口号是:“花2000元养成持续执行的好习惯——终生受用。”凡是间断的将会有一次原因诊断。

人都是在犯错的过程中不断成长。犯错就会成长,成长伴随着犯错。如果从没犯错,就代表从没干过,这种人连'死’的机会都没有,一生只能是个普通人,就好比有人犯错亏掉20万,可有人连这个机会都没有。

记住:犯错不总结等于找“死”,总结了不改进就是等“死”,改进不持续就会慢慢“死”,总结缺乏高手诊断就是糊涂“死”。

最后再强调一句话:行动创造结果!

好的,今天我们就交流到这里,明天继续。

(0)

相关推荐

  • 齐白石字画—国之瑰宝(图文赏析)

    齐白石的画以文人画为根基,开掘民间传统,大凡花鸟虫鱼.山水.人物无一不精,无一不新,以经典的笔墨意趣传达了中国画的现代精神,讲中国画的精神与时代精神统一的完 美无瑕. 1931年,齐白石已进入创作盛期 ...

  • 《中国医学归元》---序言

    中国文化浩浩汤汤,繁若星辰.究其原,中国文化以阴阳五行为基础,而后出易,医,道,儒,墨,五家文化形态,而以子,史,经,集,别,杂,总分为六大类别.医,即医家,是中国文化固有的优秀传统文化,是对全世界人 ...

  • 上卷 《中国医学归元》药理---君药篇(4)

    十桃仁 桃仁,苦辛之性,入足厥阴肝经.通经而行瘀涩,破血而化癥瘕.通润结躁,清化脓血. {桃核承气汤}  桃仁五十个 桂枝二两 大黄四两 芒硝二两 甘草二两(炙) 桃仁,以木气之精,克杀恶血,苦以阴行 ...

  • 上卷 《中国医学归元》药理---君药篇(3)

    七茯苓 茯苓,甘平之性,入足阳明胃.足太阴脾.足少阴肾.足太阳膀胱经.利水燥土,泻饮消痰,安悸动,消郁满.除汗下之烦躁,止水饮之燥渴,淋癃泄痢之中用,崩漏遗带之需备,气鼓者通,水胀者灵. {真武汤}  ...

  • 上卷 《中国医学归元》药理---君药篇(5)

    十三枳实 枳实,苦寒之性,入足阳明胃经.泻痞满而去湿,消陈腐而还清.破结气,消坚积,泄湿热,除火邪,结胸痞满,痰癖症结,水肿胁胀,胸腹闭痛. {枳术汤}    枳实七枚,白术二两.  {枳实薤白桂枝汤 ...

  • 上卷 《中国医学归元》药理---君药篇(2)

    三大黄 大黄,苦寒之性,入足阳明胃.足太阴脾.足厥阴肝经,泄热行瘀,决壅开塞,下阳明之燥结,除太阴之湿蒸,除腹满而破癥瘕,消痈疽而排脓血.郁滞热而生,戊土之不降,是以大黄扫腐败,去宛陈,荡除旧痹而为之 ...

  • 上卷 《中国医学归元》药理---君药篇(6)

    十六附子 附子,辛温之性,入足太阴脾.足少阴肾经.入水府而暖水泻湿,走中宫而除寒温脾,补续将断之阳根.手足厥冷之途,脏腑阴滞之痛,踝膝挛拘,经脉寒瘀,浊阴逆上,回哕噫,提清阳,止于胀满. {附子汤}  ...

  • 上卷 《中国医学归元》药理---君药篇(1)

    一 桂枝 桂枝,辛温之性,入足厥阴肝.足太阳膀胱经.通经络而达营郁,解肝木而化郁热,调木气风邪,升土阳脱陷,降浊阴冲逆,舒筋脉之急挛,利关节之壅阻,善止通楚,常去湿寒而开痹涩. {桂枝汤}   桂枝三 ...

  • 上卷 《中国医学归元》药理---中国药学篇

    上篇 中国药学,基于阴阳五行所生,故有自己独有得功用标准,非西方药学可比,药物运行机理不同,焉能用同一机理.中国药学,在近世的发展成就,莫过于中药注射法的应用,这是中国医学借鉴西方药学的优点,创新式的 ...

  • 上卷 《中国医学归元》医理---归元篇

    上篇 既知阴阳五行为中国文化之本原,后文化发展出易,医,道,儒,墨五家,随后文化分化出形形色色的不同门派种类,然而本原不出此五家之本也. 医家, 是中国医学本原,是传承文化载体,以文化储备为基础,以医 ...

  • 上卷 《中国医学归元》药理---君药篇(7)

    十九泽泻 泽泻,咸寒之性,入足少阴肾.足太阳膀胱经.泻湿而利水,利小便,善通淋,消气鼓,除水胀,膈噎反胃之常,眩冒燥渴之备. {五苓散} 泽泻一两六铢, 茯苓十八铢,猪苓十八铢,白术十八铢,桂枝半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