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管理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个体生命周期包括:婴儿期、儿童早期、儿童中期、青春前期、青春期、成年早期、成年中期、成年晚期、老年期。
1、正面管教
正面管教讲述的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简单来说,目前正面管教广泛引导家长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家庭教育,帮助0-18岁孩子家长。
1.1 有效正面管教的四个标准包括:
是否和善与坚定并行?(对孩子尊重和鼓励)。
是否有助于孩子感受到归属感和价值感?(心灵纽带)。
是否长期有效?(惩罚在短期有效,但有长期的负面效果)。
是否能教给孩子有价值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培养孩子的良好品格?(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善于解决问题,敢于承担责任、乐于贡献、愿意合作)。
1.2 赢得孩子合作的四个步骤包括:
表达出对孩子感受的理解。一定要向孩子核实你的理解是对的。
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但不能宽恕。同情并不表示你认同或者宽恕孩子的行为,而只是意味着你理解孩子的感受。这时,你如果告诉孩子,你也曾有过类似的感受或行为,效果会更好。
告诉孩子你的感受。如果你真诚而友善地进行了前面两个步骤,孩子此时就会愿意听你说了。
让孩子关注于解决问题。问孩子对于避免将来再出现这类问题有什么想法。如果孩子没有想法,你可以提出一些建议,直到你们达成共识。
2. 亲子项目管理
亲子教育是家庭长期具有创新性和挑战性的小孩培养教育项目。家庭亲子项目管理的四个关键要素:亲子项目时间管理,亲子项目成本管理,亲子项目质量管理,亲子项目沟通管理。亲子教育强调的是社会修养、知识教育、能力素质、与情感性格四者合而为一,而不是单纯的知识传输。
孩子的心理发展四个阶段包括:婴儿期(0-3岁)关键点:安全和信任感的建立;幼儿期(3-6岁)关键点:父母依恋建立期;童年期(6-12岁) 关键点:他人认同期;青少年期(12-18岁) 关键点:自我认同期。
珠海市政府正式对外公布,从2007年秋季起,珠海市将对本市户籍的中小学生实行十二年免费教育,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费书杂费全免,高中教育阶段免学费。据悉,此举开了广东省乃至全国之先河。家长辅导孩子做作业从小学阶段、初中阶段、高中阶段,是12年的亲子作业项目管理,陪伴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3. 爱与责任
3.1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合作:
在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中:最核心的情感因素都是对孩子的爱。最重要的认知都是对孩子的责任。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爱和责任都不可缺失。没有责任的爱可能会伤害到孩子;而没有爱的尽责,不能全面、有效地促进孩子的发展。
3.2 家长和老师为孩子的一生幸福奠定基础的五个维度内容:
树立适合孩子自己的价值观。
情商:阳光,善于和他人相处,合作,成为受大家喜欢的人。
智慧: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创新。
知识与技能。
好孩子,好习惯,爱微笑,会倾听,会对视,会守时,能自理,善表达,会分享,乐合作,守规则,懂礼貌,知感恩,晓安全。
二、情绪管理
当家里四五岁的小朋友生气扔东西、推搡他人时,当他(她)伤心哭泣时,当他(她)委屈不肯搭理任何人时,当他(她)不耐烦听大人说话时,当他(她)因为害怕不肯尝试时……身为家长,应该怎么做,才是对孩子成长有帮助呢?
快乐是一种情绪,伤心也是一种情绪,有人得意忘形,有人得意不忘形,有人伤心而颓唐,有人化悲痛为力量……善于情绪管理的人,总能让自己少受不良情绪的伤害,同时也避免不良情绪伤害别人。成人如此,儿童亦然,不同的是,儿童对情绪的体验往往是不自觉的,缺乏跳出自我来感知和反思情绪的能力,成人具备了反思情绪的能力,只是没有情绪管理自觉的成人,缺乏反思的自觉而已。
成人缺乏反思自我情绪表达的自觉,追究起来,是因为儿童时代,没有人引导其学习如何进行积极的情绪管理。儿童期是情绪发展的关键期,也是学习情绪管理的关键期。儿童在四五岁的时候,家长要将引导孩子学习情绪管理作为一门重要的成长功课,充分利用好亲子时光,为孩子情绪管理能力的发展打好基础。
四五岁的儿童,处在“有样学样”的心理发展阶段,同时情绪的激发和表达与安全感的体验密切关联。这个时候,家长对儿童情绪管理的启蒙,要重视共情策略和榜样作用。
共情
情绪不会无端发生,理解和判断儿童的情绪,不能只关注情绪和情绪行为本身,而要追根溯源,了解儿童情绪产生的原因。了解儿童情绪生发的原因,是能够跟儿童共情的前提,否则,家长的安抚、引导都很难让儿童感受到被懂得和理解,情绪的调整只会发生在表面,内心的情绪波澜只是转移性消解,没有经历任何自我意识到的情绪管理体验。
情绪一般分为消极情绪和积极情绪,对于儿童来说,先要学习的是消极情绪的管理。儿童常见的消极情绪通常包括生气、焦躁、胆怯、伤心等——特定情境下,生气、伤心等情绪又属于积极情绪,比如看见家中的小狗生病或受伤而伤心——所谓消极情绪,就是情绪本身或情绪行为会对自己和他人的身心造成伤害或困扰的情绪。
在小区门口,一个五岁左右的小女孩一边大声哭泣,一边试图将小手从妈妈的大手里挣扎出来,她不肯跟着妈妈出去。妈妈一边斥责小女孩“没出息,没用”,一边用力拖拽小女孩……显然,这位妈妈心中关心的是自己想要的结果,却忽视了与小女孩的共情,不仅没有用激将法(姑且将妈妈的斥责理解为激将法)帮助小女孩获得勇气,反而让小女孩更加激烈地抗拒。出现这种情况,是这位妈妈不懂得在儿童情绪引导中,共情才是走进儿童心里的金钥匙。妈妈这时候应该关心的是小女孩为什么不肯前往,轻轻拥抱孩子,告诉孩子妈妈理解她的想法,取得孩子信任后再想办法帮助孩子克服胆怯或抗拒心理。
四五岁的儿童,很多情绪都是缺乏安全感导致的,有时生气也是因为缺乏安全感,比如同伴拿了自己的玩具,他(她)气呼呼地动手推搡同伴,是他(她)担心玩具不会再回到自己手里。这时候家长或其他身边的成人如果理解这一点,就要心平气和地告诉儿童,自己理解他(她)担心什么,再引导他(她)不要生气,可以先问一问同伴是不是玩一会儿就还给自己,生气打人是不聪明的做法。
榜样
儿童的情绪应对和表达方式,往往都是在与最亲密的人相处中习得的。笔者见过很多可以证明这一点的案例。曾经一个八九岁的男孩,不仅容易生气,而且一生气就将桌子上的物品掀落地上,然后叉着腰,瞪着眼,嘟着嘴,大口大口地踹气,一副要将对方吃了的样子。经过访谈和调查了解到,他的这种情绪表达方式正是在家里跟妈妈学来的。儿童不知不觉习得大人情绪应对和表达的方式,最关键的年龄就是在四五岁的时候,因为这个年龄阶段的儿童开始有意识地观察和判断爸爸妈妈是怎么做的,觉得学习爸爸妈妈的做法可以让自己跟爸爸妈妈一样“强大”。
引导四五岁的儿童积极地进行情绪管理,父母以及长期与儿童相处的长辈的榜样作用十分重要。
有一则幽默,讲一个五岁的小男孩躺在床上,口渴了又懒得自己起来喝水,便喊正在电脑前工作的爸爸:“爸爸,您能送杯水给我喝吗?”爸爸说:“我正忙呢,你自己起来喝吧。”过了三五分钟,小男孩又喊:“爸爸,您能送杯水给我喝吗?”爸爸又答:“我正忙呢,你自己起来喝吧。”第三次小男孩提出要求后,爸爸用同样的语气回应:“自己起来喝吧,小心我揍你屁股哦。”第四次,小男孩喊:“爸爸,您能来揍我屁股时带杯水给我喝吗?”
这则幽默中,良好的情绪控制让小男孩显得是那么可爱。试想,如果做爸爸的在这个过程中,语气突然严厉起来,显得极不耐烦,小男孩早就耷拉着脑袋自己喝水去了。亲子互动的很多时刻,都是进行情绪管理示范的好机会。
父母遇见具体的状况,是否能平心静气地面对,心平气和地商量,都是在给孩子做榜样。有时候,这种榜样的潜移默化作用,不是马上就能看出来的。笔者读师范时,任班长,班主任给我的评价是“有工作能力,但容易情绪化”。工作后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情绪化”,发现这种情绪表达是小时候从父亲身上习得的。父亲虽然从没动手打过我们,但他动不动就会发脾气责骂或埋怨我们,不开心时家里来了客人也爱理不理的。虽然我在童年时没有被人指出过有“情绪化”倾向,但它确实像种子一样在儿童时期就种在了心中。我工作后,用了很多年才学会了积极的情绪管理。
做家长的一定要谨记,在情绪管理上,父母的榜样作用是无穷的。会管理自己情绪的家长,有意识在孩子面前示范情绪管理的家长,就是给孩子以积极的榜样;肆无忌惮在孩子面前宣泄负面情绪,从不有意识控制情绪的家长,就是给孩子以错误的榜样。
共读
家有四五岁的儿童,父母要准备几本认识和管理情绪的绘本,陪孩子一起读绘本故事,用故事中人物,尤其是小朋友角色的表现来引导孩子认识不同的情绪,学习进行情绪管理。
这样的绘本有很多,下面的书单都比较适合父母与学龄前的孩子共读:
【综合】《我的感觉(全套7册)》
作者:康娜莉雅‧史贝蔓
包含“生气”、“害怕”、“嫉妒”、“难过”、“思念”,以及“自信”与“同理心”的7大主题。每一个故事都从小小动物主角出发,帮助儿童认识情绪,学习简单可行的排解情绪的方法,孩子们容易做得到。
【爱生气的孩子】
《野兽国》
作者:莫里斯.桑达克
三、情绪管理游戏
孩子有情绪时,父母要让他学会恰当地表达出来。表达情绪,不仅对个人心理健康有好处,其实也是传达自己的态度和情感。孩子学会恰当地表达情绪,可以让他更容易被人关心、理解和支持,促进人际交流和沟通。
1. 情绪观测站
游戏准备:三张8开大的图画纸、彩色笔。
游戏步骤:
(1)三张图画纸分别标示出早上、中午和晚上。
(2)每张图画纸上,横向画7个区域,分别写出星期一至星期日;纵向分别画出喜怒哀惧4个区域 (最好以图画来表示)。
(3)让孩子记录自己的心情,比如:今天星期一我很开心,打一个记号;中午生气打一个记号;晚上不开心打一个记号……一个星期到了,将做记号的点连起来。
(4)观察孩子什么时间较开心?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时会比较不开心?
游戏意义:
记录情绪可以让孩子更加深刻地了解情绪和情绪背后的内容。藉由情绪观测站,家长可以观察到孩子开心与不开心的时间段,思考因为什么事情产生情绪,了解孩子情绪状况。
2. 情绪筒
游戏准备:便条纸、两个筒子、数颗球。
游戏步骤:
(1)当孩子开心时,让他把开心的事情写下或画出来,贴在球上,投入开心的筒子里;当他不开心时,将不开心的事情写下贴在球上,投入不开心的筒子。
(2)根据孩子的情绪表达,和孩子讨论。 比如,如果孩子往开心筒投了一个球,父母可以说:“看来你今天遇到了开心事,可以跟妈妈分享吗?”如果孩子投了不开心筒,则问:“你今天为什么不开心呢?可以跟妈妈说吗?我们一起来想办法?”
(3)当孩子说出自己不开心的事情,家长要帮孩子寻找解决办法,排解不良情绪。
游戏意义:
通过游戏可以让孩子讲出心里开心与不开心的事情,不仅可以抒发情绪,也可以让家长知道孩子的想法,及时地和孩子一起讨论、沟通情绪及解决方法。
3. 情绪大风吹
游戏准备:数张椅子( 或垫子) 。
游戏步骤:
(1)家长与孩子同时坐在垫子上,由其中一人发号施令。
(2)指令可为:“大风吹,吹什么?吹今天想要发脾气的人;吹今天有发脾气的人;吹生气时会坐在地上耍赖的人;吹生气时会哭的人”等。
(3)符合指令的人要站起来向其他人分享相关的事。
游戏意义:
家人一起谈论今天发生的事情与心情,分享彼此当日的喜怒哀惧,不仅可以让孩子表达情绪,而且如果父母能正确地、坦诚地表达情绪,并且处理好情绪,就是给孩子树立一个表达和处理情绪的好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