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菜的复兴,怎么就这么难

这是山阴张侯的第466篇原创文章
文/山阴张侯
01
1995年,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烹饪百科全书》中这样解释豫菜:豫菜,又称湖南菜是中国地方菜,原料以黄河中游盛产之鱼类及中原名贵畜、禽、蔬、果为主,基本烹调技法有30多种,味型多样,以咸鲜为主,具有滋味适中、适应性强的特点。
河南省于2007年11月21日首次发布的《豫菜基本规范》中也有这样的描述:豫菜是对在带有中原传统文化内涵的烹饪理论指导下,运用具备河南地域特点的技术制作的菜肴、面点和筵席的总称。
对于豫菜的特性,《豫菜基本规范》中写道:豫菜坚持着由历史和地理、物候条件形成的中国烹饪选料严谨、讲究制汤、五味调和、质味适中的基本传统,更突出和谐、适中,平和适口不刺激是其显著特点。
豫菜以咸鲜为基本味型,有甘、酸、苦、辛、咸五种本味和用五种本味搭配、结合的多种复合味型。豫菜的各种味型以相融、相和为度,避免偏颇是基本原则。
豫菜的基本传统——“中”与“和”:“中”是指豫菜不东、不西、不南、不北,而居东西南北之中;不偏甜、不偏咸、不偏辣、不偏酸,而于甜咸酸辣之间求其中、求其平、求其淡;
“和”是指融东西南北为一体、为一统,烹甜咸酸辣为一鼎而求一味、求一和。“中”与“和”为中原烹饪文化之本,为中华文明之本。从中国“烹饪之圣”、商朝开国宰相伊尹3600年前创五味调和之说至今,豫菜确曾借中州之地利,得四季之天时,调和鼎鼐,包容五味。
然而,过犹不及。过度强调“中”“和”,就意味着缺乏个性,没有特色。没有个性的东西,注定很容易被其他事物取代。
豫菜有的东西,其他菜系(比如川菜、鲁菜)也有,而川菜、鲁菜有的东西,豫菜却没有。
这么看,豫菜的没落,几乎是必然的了。
前几年,《舌尖上的中国》热播,涉及到河南美食时,很多地方都是轻描淡写,除了黄河鲤鱼焙面之外,还讲了一个在上海陪读的河南妈妈学习红烧肉的故事。而那一集播出后,还在网络上引发了红烧肉做法的大争论。
事实上,无论是问外地人还是本地人,河南当地到底有什么代表性美食,大多数人都会回答说“烩面”。
可在当地美食家、大厨眼中,这是对豫菜赤裸裸的羞辱,烩面只是一种小吃,怎么能代表河南美食,只有那些大菜、名菜、硬菜才能算。可令人尴尬的是,没人都说出几道豫菜名菜。
所谓小吃,是上不了大雅之堂的。一种美食能成为菜肴的前提,是能拿得出手。
毕竟,逢年过节、招待贵客时,你总不能端出来几碗烩面吧。
02
从历史上来看,豫菜曾经是中国烹饪的主体,发祥于夏代,在商、周两代形成制度,经汉、唐的发展于北宋时期渐趋完备。
靖康之变之后,宋朝的都城南迁。很多宋朝时期的北方居民也随着到了苏杭等地。苏杭地区的浙菜从口味到做法都和豫菜的根本有非常大的差别,豫菜便开始有了重大变革,衍生出了非常多的苏杭当地特色,但真正的豫菜却失去了本来应有的传承。
南宋时,河南属于金朝统治,更加剧了河南饮食中的游牧文化元素。
豫菜随着朝代更替、政治中心的迁移而传播南北。元代以后,在和外来文化的交流中调整变化。清代中后期形成固定风格。
可以说,从金朝到清末,河南一直受到北方游牧文化的显著影响。今天河南人吃的饼、羊肉、面食等,都是游牧民族饮食文化的体现。
从北宋开始,黄河北边的长垣,就源源不断地为都城输送厨师人才,如今,南有顺德,北有长垣,这两地都是国家级的厨师之乡。
八大菜系几乎都产生于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川菜虽然诞生于内陆省份,但仍有成都、重庆这样的发达城市作为支撑。反观河南,清末至民国,一直饱受战乱困扰,1954年以后,曾经豫菜的核心城市开封地位逐步衰落,新的省会郑州在很长时间里也并非区域中心城市,豫菜的影响力也就逐步衰退了。
依托于广东发达的经济,顺德早已成了粤菜的中心,豫菜却一直连八大菜系都进不去。
也有人说,豫菜曾经无比辉煌,当年北京很多高端饭店的厨师都是河南长垣人。
但你如果跟这些厨师交流过,聊到北京的那些国宴到底是豫菜还是淮扬菜时,得到的答复是——河南厨师做的淮扬菜。
后来我问:你们为什么不做豫菜呢?
厨师说:豫菜没有一个统一的菜系,很多菜实际上跟鲁菜、淮扬菜中的名菜重合,因此,严格来说,河南厨师制作的鲁菜、淮扬菜,实际上都可以叫豫菜。
也就是说,豫菜指的不是河南的菜,而是河南厨师做的菜。
这就像河南富士康工人生产的苹果手机。严格来说,它不是河南的产品,河南在产业链上无非充当一个代加工的作用,它只是借助河南富士康的工人之手生产制造出来。
从品牌和文化上,它都不属于河南。
豫菜自身也有问题,看似东扒西水,南锅北面,中融合,实则没有一个统一的倾向。
河南这个省也是这样。由于历史上长期受到游牧文化的影响,河南是一个典型的文化、地域性的大杂烩,它不是一个纯正的北方省份,而是一个南北杂糅,东西杂糅的省份。
河南人有北方地区人的耿直,有西部地区人的豪爽,有南方人的精明,有东部人的精致。
这种将华北、华中、东部、西部性格特点集于一身的省份,很难说它是一个北方省份,说是中原更合适。
这样的“大烩菜”省,加上人口众多,自然成了文化大熔炉,其弊端就是丧失了民族和地域特色。
任何丧失了地域特色的东西,都不可能走出去,传播自己的影响力。
日本料理之所以能走向世界,不是因为它多好吃,而是它保留了日本民族的特色。
今天的日本人,和几百年前的日本人一样,吃饭时还是用那样的餐具,还是那几样简单的食材,就连烹调方式也没啥太大变化。
看似没啥变化,恰恰保留了最纯正的民族特色。就像阿拉伯人一样,迄今还是穿长袍戴头巾,这本身就是他们保持本民族特色的方式。
开封、郑州这类城市,放在北方地区,确实有其独到的一面。
除了民族特色的缺失之外,豫菜之所以难复兴,原因还在于豫菜的烹调方式已不符合现代人对健康、活力的追求,看看全球人均寿命高的国家,其饮食习惯都崇尚清淡、自然,不提倡过度的人为的烹调。
这就是文明的发展趋势,不同时代的人有不同时代的价值追求。
豫菜,真的无法复兴。
除非,时光能够倒流。

(全文完)


精选文章

面对美国的衰落,精英们为何感到愤怒

某些知识分子为何热衷于鼓吹战争

白岩松才懒得搭理你们

滑动手指,点个“在看”,感激不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