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筑知识汇编

塞翁先生2018-11-05阅读 180

简介中国古代建筑的种类很多,屋顶形式也多种多样,有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庑殿顶、盝顶、卷棚顶、攒尖顶,还有卷棚歇山顶、卷棚硬山顶等。这些建筑不止屋顶形式不同,它的岀檐也不是单一的,有的是单檐,有的是重檐。重檐顶指的是除单檐外的二层檐、三层檐等。重檐顶的设计,一方面使建筑的外观不再单一化,变得丰富有趣,也更有欣赏价值,使建筑的顶部更有层次感,体现了建筑的韵律美。另一方面,重檐的设计,在我国传统建筑中,也有一定的等级,比如说单层的歇山顶建筑就没有两层重檐的歇山顶建筑等级高。

分类重檐建筑根据屋顶形式的不同,又有重檐庑殿、重檐歇山、重檐攒尖等。第一位:重檐庑殿顶。重要的佛殿、皇宫的主殿,象征尊贵。第二位:重檐歇山顶。常见于宫殿、园林、坛庙式建筑。第三位:单檐庑殿顶。重要的建筑。第四位:单檐歇山顶。重要的建筑。第五位:悬山顶。民居、神橱、神库。第六位:硬山顶。民居。第七位:卷棚顶。民间建筑。无等级:攒尖顶。亭台楼阁。

内容简介中国古代建筑屋顶不仅样式多,而且组成部分也有好几种,主要有屋面、屋脊等部分组成,而且有严格的等级制度。屋面:屋面就是建筑屋顶的表面,它主要是指屋脊与屋檐之间的部分,这一部分占据了屋顶的较大面积,或者说屋面是屋顶中面积最大的一部分。2. 剪边:在我国古代的部分建筑中,其屋面近檐处往往会有与上部不一样的色彩,比如屋面大部分是绿色,屋檐处却是一道横的黄色带,这样的色带就称作“剪边”它是由于屋面使用了不同颜色的铺瓦而产生的效果,它丰富了屋面的色彩。3. 正脊:正脊是处于建筑屋顶最高处的一条脊,它是由屋顶前后两个斜坡相交而形成的屋脊。由建筑正立面看,正脊是一条横走向的线。一般来说,在一座建筑物的各条脊中,正脊是最大、最长、最突出的一条脊,所以也称为“大脊”。

(接前)4.正脊装饰,在我国古代很多建筑中,特别是一些等级较高的建筑中,其屋顶正脊上往往设有各色装饰。除了常见的正脊两端的吻合正脊中心的宝顶外,在正脊的前后两个立面上,还会雕饰或塑有花、草或龙等。5. 垂脊:在庑殿顶、悬山顶、硬山顶建筑中,除了正脊之外的屋脊都叫做“垂脊”。而在歇山顶建筑中,除了正脊和戗脊外的屋脊都叫做“垂脊”。垂脊都是沿着山面的博风板走势下垂。6. 戗脊:在歇山顶建筑中,垂脊的下方从博风板尾处开始至套兽间的脊,叫做“戗脊”。7. 出檐:在带有屋檐的建筑中,屋檐伸出梁架之外的部分,叫做“出檐”。8. 套兽:在建筑屋檐的下檐端,有一个突出的兽头,套在角梁套兽榫上,防止梁头被雨水侵蚀,这个兽头就称为“套兽”。

悬山顶图示悬山建筑的檩木不是包砌在山墙之内,而是挑出山墙之外,挑出的部分称为“出梢”,这是它区别于硬山的主要之点 。以建筑外形及屋面做法分,悬山建筑可分为大屋脊悬山和卷棚悬山两种。大屋脊悬山前后屋面相交处有一条正脊,将屋面截然分为两坡。常见者有五檩悬山、七檩悬山以及五檩中柱式、七檩中柱式悬山(后两种多用作门庑)。      卷棚悬山脊部置双檩,屋面无正脊,前后两坡屋面在脊部形成过陇脊。常见者有四檩卷棚、六檩卷棚、八檩卷棚等。还有一种将两种悬山结合起来,勾连搭接,称为一殿一卷,这种形式常用于垂花门。

基本构成悬山顶是两坡出水的五脊二坡式,一般由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构成,但也有无正脊的卷棚悬山式。和硬山顶不同,悬山顶建筑两侧的山墙凹进屋顶,屋顶的檩伸出墙外,加博风板保护。由于此类建筑的屋顶悬伸外挑于山墙之外,故名悬山顶或挑山顶。悬山顶,即悬山式屋顶,宋朝时称“不厦两头造”,清朝称“悬山”、“挑山”,又名“出山”,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一种屋顶样式,也传到日本、朝鲜半岛和越南,在古代,悬山顶等级上低于庑殿顶和歇山顶,仅高于硬山顶,只用于民间建筑,是东亚一般建筑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悬山有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其特征是:各条桁或檩不像硬山那样封在两端的山墙面中。而是直接伸到山墙以外,以支托悬挑于外的屋面部分。也就是说悬山建筑不仅有前后檐,而且两端还有与前后檐尺寸相同的檐。于是其两山部分便处于悬空状态,因此得名。悬山顶是两面坡屋顶的早期样式,但在唐朝以前并未用于重要建筑。和硬山顶相比,悬山顶有利于防雨,而硬山顶有利于防风火,因此南方民居多用悬山,北方则多硬山。

发展历史悬山是两面坡屋顶的早期做法,也是我国一般建筑中最常见、最基本的形式。但从相关材料反映的情况看,唐以前重要建筑都不采用悬山顶,仅见用于民间建筑。明清时期的情况仍然如此,虽然宋、元以来有一些寺观的正殿采用悬山顶,但毕竟属极少数,且寺观的规模一般都不算大,大多数情况下也像硬山建筑一样,至多用为宫殿、寺观中的配殿、附属用房及园林建筑。简单地说,这种建筑形式主要是民间的。

大屋脊悬山顶

大屋脊悬山顶大屋脊悬山前后屋面相交处有一条正脊,将屋面截然分为两坡。常见者有五檩悬山、七檩悬山以及五檩。悬山顶是两坡顶的一种。等次仅次于庑殿顶和歇山顶,是我国一般建筑(如民居)中最常用的一种形式。其特点是屋檐悬伸在山墙以外,屋面上有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又称挑山或出山。

悬山顶的博风板卷棚悬山顶中柱式、七檩中柱式悬山(后两种多用作门庑)。卷棚悬山脊部置双檩,屋面无正脊,前后两坡屋面在脊部形成过陇脊。常见者有四檩卷棚、六檩卷棚、八檩卷棚等。还有一种将两种悬山结合起来,勾连搭接,称为一殿一卷,这种形式常用于垂花门。悬山结构特点:悬山结构的檩木悬挑出梢,使屋面向两侧延伸,在山面形成出博风板沿,有防止雨水侵蚀墙身的作用。但檩木出梢也带来了山面木构架暴露在外的缺点,对于建筑外形的美观和保护木构架端头是有影响的。于是,匠人们便在挑出的檩木外端钉一道随屋面坡度弯曲的人字形厚木板,从而使暴露的檩木得到掩盖和遮护,这种结构叫博风板(或作搏风板、博缝板等)。博风板的尺度与檩子或椽子成正比。用于悬山建筑的博风板,最下面一块要做博风头,形似箍头枋之霸王拳头。

悬山顶的博风板的知识:为了加强对出梢檩木的支撑,在其下施燕尾枋,高、厚均同垫板,安装在排山梁架的外侧,形式上可以看作是内侧檩垫板向出梢部分的延伸和收头,但实际上二者在构造上没有任何关系。燕尾枋下面的枋子出头为箍头枋,既具有拉结柱子的作用,又有装饰功能,悬山梢檩出梢尺寸的多少,清式有两种规定:一种是由山面柱中向外挑出四椽五花山墙四档,另一种是由山面柱中向外挑出尺寸等于檐出尺寸。与悬山建筑山面构架有关系的山墙,也有不同的做法。常见的有三种:第一种是满砌式,即墙面一直封砌到顶,仅把檩子挑出部分及燕尾枋露在外面。第二种是五花山(墙)的做法,山墙只砌于每层梁架的下皮,随着梁架的举架层次砌成阶梯状,将梁架暴露在外面,余下的梁架间的三角形空当称为“象眼”,用木板封堵称为象眼板。五花山墙的做法是悬山建筑所独有的,它的优点在于木构架的透风防腐,同时改变了墙面平板单调的外形,美观了房屋建筑的立面。第三种是半砌式,山墙只彻在第三种是半砌式,山墙只彻在半砌式大柁下面,主梁以上木构全部外露,梁架之间的空当用木板(封山板)来封堵。这种做法山面外露的梁架常做彩画,也具有较强的装饰效果。此外,还有一种五花山结合半砌式的做法,即下部为五花山墙砌法,但并不通上而砌,而将其以上的梁架又全部外露,其山墙形成的折阶数要少于一般的五花山墙,通常前后总共只有三阶,故或谓之三花山墙。这种做法常用在前后廊式悬山建筑,前后廊部位山墙砌至穿插枋下,之间的屋身山墙砌至大梁或随梁枋下。官式硬山建筑的山花常以方砖贴出模仿悬山的假博风,宫廷中甚至还以琉璃砖镶嵌出山墙上部的梁架图案,形成类似于悬山的五花山墙或半砌式山墙的外观形式。

重檐歇山顶图示歇山顶共有九条屋脊,即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和四条戗脊,因此又称九脊顶。由于其正脊两端到屋檐处中间折断了一次,分为垂脊和戗脊,好像“歇”了一歇,故名歇山顶。其上半部分为悬山顶或硬山顶的样式,而下半部分则为庑殿顶的样式。歇山顶结合了直线和斜线,在视觉效果上给人以棱角分明、结构清晰的感觉。歇山式的屋顶两侧形成的三角形墙面,叫做山花。山面有博风板,山花和博风之间有段距离,可形成阴影。为了使屋顶不过于庞大,山花还要从山面檐柱中线向内收进,这种做法叫收山。歇山顶屋脊上有各种脊兽装饰,其中正脊上有吻兽或望兽,垂脊上有垂兽,戗脊上有戗兽和仙人走兽,其数量和用法都是有严格等级限制的。

歇山顶歇山顶分单檐和重檐两种,所谓重檐,就是在基本歇山顶的下方,再加上一层屋檐,和庑殿顶第二檐大致相同。例如天安门、故宫的太和门、保和殿、干清门,妙应寺山门、智化寺智化殿、台北府城北门则为单檐歇山顶。在中国古代,建筑屋顶的样式有严格的等级限制。其中重檐歇山顶等级高于单檐庑殿顶,仅低于重檐庑殿顶,而单檐歇山顶低于单檐庑殿顶,只有五品以上官吏的住宅正堂才能使用,后来也有些民宅开始使用歇山顶。

歇山顶歇山顶的出现晚于庑殿顶,其样式最早可见于汉阙石刻,在汉代的明器、北朝石窟的壁画上,也都可看到歇山顶。现存最早的歇山式建筑是五台山的唐代南禅寺大殿。到了宋、元时期,歇山顶已经大为流行,一些建筑物的单檐庑殿式主殿开始改为重檐歇山式,明代时重檐歇山更广为运用到殿宇建筑之中,超越单檐庑殿,成为仅次于重檐庑殿的最高等级建筑样式。早期的歇山顶比较小,山墙侧透空,没有山花板,只有悬山式的博风板。明清时期,由于官式做法使用采步金和草架柱子,因此出现了大歇山,同时,山面开始不透空,明朝时多用砖头垒砌山花,到了清朝才常在博风板里加上山花板。而自明代以来,歇山式建筑日益高大,同时收山的尺度缩小、正脊的尺度加长,这使得建筑看起来更加高峻凝重。

单檐歇山顶

重檐歇山顶

单檐歇山顶

重檐歇山顶

单檐歇山顶

卷棚歇山顶

卷棚歇山顶

重檐歇山顶

重檐歇山顶重檐歇山顶亦称九脊殿,即除正脊、垂脊外,还有四条戗脊,正脊的前后两坡是整坡,左右两坡是半坡,其第二檐与重檐庑殿顶的第二檐基本相同。重檐歇山顶在等级上仅次于重檐庑殿顶,现存古建筑中如明清北京城的天安门、太和门、保和殿、乾清宫等均为此种形式。

重檐歇山顶

重檐歇山顶(天安门城楼)

重檐歇山顶

变体歇山顶由歇山顶的基本样式加以延伸,可以演变出四面歇山顶、卷棚歇山顶等变体。所谓四面歇山顶是由两个歇山顶用十字脊的方式相交所构成的屋顶,也称歇山式十字脊顶,北京故宫的角楼是典型代表。

重檐庑殿顶图示庑殿顶,即庑殿式屋顶,宋朝称“庑殿”或“四阿顶”,清朝称“庑殿”或“五脊殿”,是中国、日本、朝鲜古代建筑的一种屋顶样式。在中国是各屋顶样式中等级最高的,高于歇山式。明清时只有皇家和孔子殿堂才可以使用。唐朝时和日本也见于佛寺建筑。但在福建沿海地区和琉球的民居为了防风而采用庑殿顶。庑殿顶是“四出水”的五脊四坡式,由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一说戗脊)共五脊组成,因此又称五脊殿。由于屋顶有四面斜坡,故又称四阿顶。庑殿顶又分为单檐和重檐两种,所谓重檐,就是在上述屋顶之下,四角各加一条短檐,形成第二檐。

庑殿顶的历史追溯庑殿顶出现的很早,甚至早于歇山顶。在殷商的甲骨文、周朝的青铜器、汉朝画像石与明器、北朝石窟中都可发现庑殿顶。汉朝的阙楼和唐朝的佛光寺大殿是现存最早的庑殿顶建筑。后来庑殿顶成为中国古代建筑中最高等级的屋顶形式,常用于皇家建筑以及大型寺院、宫观。清朝时期,庑殿顶只能用于皇家和孔子的宫殿,其中又以重檐庑殿顶最为尊贵。但闽东沿海地区的民居因为防风需要也会用平缓的庑殿顶。庑殿顶多见于东日本,又有“东屋”的别称。琉球传统住宅受闽东文化影响,也使用庑殿顶。中国大陆以外的地方古建筑,日本、韩国、台北、香港等地不少。

庑殿顶的结构重檐庑殿顶:这种殿顶构成的殿宇平面呈矩形,面宽大于进深,前后两坡相交处是正脊,左右两坡有四条垂脊,分别交于正脊的一端。重檐庑殿顶,是在庑殿顶之下,又有短檐,四角各有一条短垂脊,共九脊。单檐庑殿顶:其外形即重檐庑殿顶的上半部,是标准的五脊殿,四阿顶。建筑等级主要通过对财富的消耗来体现,建筑的尺度、材料的贵重程度、装饰的精细程度等成为表现建筑等级的主要因素,但中国古代建筑也有一些等级因素并不是财富消耗的体现,而另有其社会文化原因,比如屋顶形式的等级、建筑色彩等级等。

庑殿顶知识扩展—— 学者们基本认定歇山是在汉代以后南方地区形成的屋顶形式,并在南北朝时传至北方地区。隋唐统一是以北方兼并南方,虽然隋唐制度吸收了很多南朝的因素,但在名义上仍以北方为正统,庑殿作为北方地区的传统屋顶形式也取得相应的正统地位,所谓庑殿高于歇山的规定应该即在这一时期形成。

庑殿顶

庑殿顶

庑殿顶由于重檐庑殿顶是古代建筑中 最高级的屋顶样式。所以一般用于皇宫。庙宇中最主要的大殿,可用单檐,特别隆重的用重檐。

重檐庑殿顶

单檐庑殿顶

重檐庑殿顶

重檐庑殿顶

重檐庑殿顶

重檐庑殿顶所谓“重檐,是在庑殿顶之下,又有短檐,四角各有一条短垂脊,共九脊。

硬山顶图示简介硬山顶建筑等级最低,低于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根据清朝规定,六品以下官吏及平民住宅的正堂只能用悬山顶或硬山顶。宫墙中两庑殿房也多有硬山顶。特点这种屋顶也是前后出坡出水,有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因屋顶两端与山墙墙面齐平显得质朴坚硬,因而得名硬山。明清民居和宫殿中的两庑殿房多用硬山式屋顶。

硬山顶样式硬山顶是两坡出水的五脊二坡式,属于双面坡的一种。特点是有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形成两面屋坡。左右侧面垒砌山墙,多用砖石,高出屋顶。屋顶的檩木不外悬出山墙。屋面夹于两边山墙之间。和悬山顶不同,硬山顶最大的特点就是其两侧山墙把檩头全部包封住,由于其屋檐不出山墙,故名硬山。从外形看,硬山顶屋面双坡,两侧山墙同屋面齐平,或略高于屋面。

硬山顶等级和历史硬山顶建筑与悬山顶建筑很相似,它们都是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组成,但不同的是,硬山顶建筑的侧面屋顶部分不像悬山顶的建筑那样是悬在山墙外面,而是与山墙是齐平的。硬山顶建筑等级最低,低于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根据清朝规定,六品以下官吏及平民住宅的正堂只能用悬山顶或硬山顶。另外宫殿佛寺中的配殿或厢房也经常用硬山顶。硬山顶出现较晚,随着明、清时期广泛使用砖石构建房屋,硬山顶才开始大量采用。和悬山顶相比,硬山顶有着防风防火的特点,而悬山顶则有着防雨、透风的特点,因此北方民居多硬山,南方则多用悬山。

图:硬山式和卷棚式顶硬山式屋顶有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这种屋顶造型的最大特点是比较简单、朴素,只有前后两面坡,而且屋顶在山墙墙头处与山墙齐平,没有伸出部分,山面裸露没有变化。宋代时,建筑屋顶还没有硬山这种形式。明、清时期及其后,硬山式屋顶广泛地应用于我国南北方的住宅建筑中。因为它等级比较低,所以屋面都是使用青瓦,并且是板瓦,不能使用瓦筒,更不能使用琉璃瓦。

硬山顶民居中釆用这种顶子

硬山顶

硬山顶

卷棚硬山顶

卷棚式硬山顶

卷棚顶

攒尖顶图示尖攒顶是建筑用语,大部份用在亭、塔及钟鼓楼等附属建筑。尖攒顶就是我们所知道的攒尖顶。在中国台湾一般把攒尖顶称为尖攒顶,分三角攒尖攒,四角尖攒,六角尖攒,八角尖攒,圆尖攒等。六角尖攒顶所有屋坡集中于中央最高点(宝顶)的屋顶,外形是圆锥形的叫做「圆攒尖」;四角锥形的叫做「四角攒尖」;六角锥形的叫做「六角攒尖」;以此类推。

攒尖顶小亭

攒尖圆顶

八角重檐攒尖顶

四角攒尖顶

四角攒尖顶攒尖顶无正脊,只有垂脊,只应用于面积不大的楼、阁、亭、塔等,平面多为正多边形及圆形,顶部有宝顶。根据脊数多少,分三角攒尖顶、四角攒尖顶、六角攒尖顶、八角攒尖顶。此外,还有圆角攒尖顶,也就是无垂脊。攒尖顶多作为景点或景观建筑,在殿堂等较重要的建筑或等级较高的建筑中,极少使用攒尖顶。攒尖顶有单檐、重檐之分。

四角攒尖顶

四角攒尖顶

四角攒尖顶

六角攒尖顶

八角攒尖顶

八角攒尖顶

八角攒尖顶

单檐攒顶

重檐攒顶

圆攒尖顶天坛祈年殿为重檐攒尖顶,重檐攒尖。攒尖顶为中国古建筑屋顶式样之一,类似锥形。

圆攒尖顶

圆攒尖顶

圆攒尖顶

圆攒尖顶

重檐圆攒尖顶

八角重檐攒尖顶

六角重檐攒尖顶

十字重檐攒尖顶

六角重檐攒尖顶

八角重檐攒尖顶

卷棚顶图示卷棚顶是两坡出水,其特征在于前后两坡相接处没有明显外露的正脊,而是成弧线曲面。根据左右山墙的悬山式和硬山式不同,卷棚顶可分为悬山卷棚、硬山卷棚,另外,卷棚顶也可以是歇山式,因此可以看作是歇山、悬山、硬山的变形。卷棚顶线条流畅、风格平缓,因此多用于园林建筑,在宫殿中也多用于太监、佣人等所居的边房。承德避暑山庄宫殿区建筑都采用了卷棚顶,以表现此为离宫,和正式宫廷相区分。卷棚顶在单独使用时,多应用于游廊,它常与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结合而用。圆明园天然图画景区内的建筑,几乎全部采用卷棚顶,体现了整体建筑的统一性。其中一组建筑的勾连搭屋顶,还设置成三个卷棚顶相连的形式,使屋顶形式更加多样化。卷棚顶其实是歇山、硬山、悬山式屋顶的一种变化型体,屋面前后两坡之间呈弯曲的弧线形,没有正脊。颐和园东宫门附近的建筑,屋顶形式很多,有卷棚歇山顶、卷棚硬山顶,较远处还有卷棚悬山顶,充分说明了卷棚顶在园林建筑中的应用之广。在卷棚形式的屋顶中,卷棚歇山顶是园林内应用最广的一种形式,不管是北方的皇家园林,还是南方的私家园林,屋顶形式都以卷棚歇山顶为多。这种屋顶形式,是两种屋顶相结合而得成,具有很强的创意感。

特点:卷棚顶卷棚顶整体外貌与硬山、悬山一样,唯一的区别是没有明显的正脊,屋面前坡与脊部呈弧形滚向后坡,颇具一种曲线所独有的阴柔之美。卷棚顶风格温馨、平和优雅,广泛用于园林的亭、轩、廊、榭等类建筑,在宫廷、寺院内也有卷棚顶的附属建筑。民间戏台也多采用卷棚顶。

单体卷棚顶式卷棚顶又称元宝顶。卷棚顶建筑的梁架结构多采用双数架,如:四架、六架、八架等,平梁上用双瓜柱,上用罗锅椽或平椽。但也有采用单数梁架,用苫背层做出弧形曲面。在梁架的构架上,有用通梁的,也常见用中柱前后插梁或接梁的,民间做法非常灵活。

卷棚顶还称元宝脊

卷棚顶

卷棚顶

卷棚顶(两侧)单檐歇山顶(中间小厅)

盔顶样式盔顶是古建设计营造的屋顶样式之一,其特征是没有正脊,各垂脊交会于屋顶正中,即宝顶。盔顶呈头盔状。盔顶多用于碑、亭等礼仪性建筑物。

盔顶盔顶屋顶曲线流畅,但使用盔顶造型的现象在中国古建筑中实不多见,现存最大的最出名的盔顶建筑,要算江南三大名楼之首的岳阳楼。盔顶建筑把中国古建筑的曲线美发挥到了极致,体现了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高超的建筑技艺。

盔顶(岳阳楼)岳阳楼,中国最有代表性的盔顶古建筑。

盝顶图示盝顶是中国古建筑设计营造的一种屋顶样式,顶部有四个正脊围成为平顶,下接庑殿顶。盝顶梁结构多用四柱,加上枋子抹角或扒梁,形成四角或八角形屋面。顶部是平顶的屋顶四周 加上一圈外檐。盝顶在金、元时期比较常用,元大都中很多房屋都为盝顶,明、清两代也有很多盝顶建筑。

标准的盝顶样式建筑盝顶是一种较特别的屋顶,屋顶上部为平顶,下部为四面坡或多面坡,垂脊上端为横坡,横脊数目与坡数相同,横脊首尾相连,又称圈脊。盝顶在古代大型宫殿建筑中极为少见。

特点盝顶的特点是顶部是平的,有四条正脊围成平顶,下接庑殿顶。

盝顶的称谓古代的井亭最大的特点是顶子中央开有露天的洞口,如果是攒尖顶,则象是把上部水平截去了尖,称之为盝

盝顶

盝顶

四重檐

重檐

重檐十字脊顶

单擔十字脊顶

穹窿顶穹窿顶又称圆顶,一般从外观来看屋顶为球形或多边形。如伊斯兰教清真寺中的天房。室内顶部呈半圆形,就可以叫做“穹窿顶”。此外,蒙古族的蒙古包等圆顶的民居,也可以归为穹窿顶建筑一类。

圆劵顶圆劵顶又称“拱顶”。是一种用砖或土坯砌筑的半圆形的拱顶房屋,或是两间,或是三间,或是数间相连,外形圆润优美而又给人完整与统一之感。** 穹窿顶和圆劵顶不再附图。请参阅接着的民居部分,“老鼠拉木扦儿,大头在后边”………临了,我要说说欧洲古建筑与中国古建筑的区别:最关键的区别是材质不同。前者属于砖石建筑,而后者属于砖木建筑。建筑风格不同。欧洲人搞壮观的穹顶;中国人“大屋顶”,久面久之就以屋顶的形制而非大小作为地位的象征,比如中国古建的庑殿顶、歇山顶、硬山顶什么的。欧人以石雕为建筑装饰;而中国人以彩绘装饰。相关的建筑科技工艺也不同。欧洲人从石头中搞定了复杂的建筑力学理论,他们对石材的承力理解和精确计算能力是中国古人望尘莫及的,但中国的“墙塌屋不倒”的弹性框架结构也令欧洲人惊奇。另外,建造的难易程度不同,欧洲的大教堂一造许多年(有的近百年)不稀奇,而中国最宏伟的宫殿真正施工几年就搞定了。建材的不同决定耐用性也不同,欧洲石建筑经历数千年完好无损的比比皆是,而中国能经历上千年的几乎没有。此为第二集—— 塞翁先去 / 2018.11

更新于 2020-02-11

(0)

相关推荐

  • 建筑艺术: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样式

    建筑被称为"凝固的音乐",中国古代建筑就是"凝固的古典音乐".中国古建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光辉的成就,也是重要的艺术欣赏对象.要想欣赏建筑艺术,就需要了解建筑的一些 ...

  • 中国古建筑屋顶,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攒尖顶、勾连搭,你了解吗?

    打开房天下APP,查看更多图片 在中国,坡屋顶在传统建筑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庑殿顶.歇山顶.攒尖顶又分为单檐(一个屋檐)和重檐(两个或两个以上屋檐)两种: 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可衍生出卷鹏顶.南方民 ...

  • 中国古建筑屋顶识别指南

    故宫屋顶一角◎文博圈 1 什么是屋顶 古建筑基本分三部分 台基   屋身   屋顶 可以成一个人戴着帽子 屋顶是人的帽子 ▼ 山墙   屋面  屋脊 2 肯定见过的屋顶 最为常见几种屋顶样式 01   ...

  • 中国古建筑知识——屋脊兽

    屋脊兽 脊兽,它是指古建筑屋脊上安放的兽件,脊兽最初的功能是为了保护木栓.铁钉,防止漏雨生锈,并对脊的连接部位起固定支撑作用,后来发展出了装饰功能,以各种神兽造型展示. 脊兽按其口的朝向,可分为两类: ...

  • 山墙 | 中国古建筑知识学习

    山墙,砌筑于建筑两端的墙体,以支撑建筑上部的屋山,山墙的下部一般就是方正.坚固的墙体.而上部大多数为三角形,这样的山墙大多是在硬山和悬山建筑中.在歇山建筑中,山墙一般是山花.在那方一般民居建筑中,山墙 ...

  • 中国古建筑知识——山墙

    山墙      建筑构件名.亦称为"山".房屋建筑的左右两边之墙的上端与前后屋顶间的斜坡,形成一个三角形,似古体"山"字,故称"山墙".   ...

  • 中国古建筑知识——阔与进深

    中国古建筑平面以长方形为最普遍,一座长方形建筑,在平面上都有两种尺度,那就是它的宽和深.其中长边为宽,短边为深,如一栋三间北房,那么东西方向为宽,南北方向为深. 中国建筑的间是两榀屋架所围合的空间,单 ...

  • 中国古建筑知识——金的价格

    金的价值       马克提出"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黄金作为价值最高的流通货币并不是偶然,是因为黄金价值大.易于分割融合.密度大体积小便于携带.不易被氧化耐储存等 ...

  • 中国古建筑基础知识大全:屋顶、斗拱、墙与柱、台基

    中国古代建筑以单间的建筑为例,从上到下可分为四部分,屋顶.斗拱.墙与柱.台基. 一.屋顶 屋顶最上方为一条横向的屋脊,称为正脊. 较大的殿宇的正脊两端有鸱吻(鸱尾.龙吻). 垂(斜)脊的外端(檐角一端 ...

  • 中国古建筑入门知识~望柱石

    中国古建筑入门知识~望柱石

  • 中国古建筑基本知识荟萃,让你对建筑的了解突飞猛进

    建筑,被称为"凝固的音乐",音乐家贝多芬.文学家歌德.雨果都很喜欢这一妙喻.如此说来,古建筑也就是"凝固的古典音乐". 散布在全世界不同国度的古建筑群,宛若一个 ...

  • 中国古建筑冷知识——藻井

     "藻井"是古建筑内呈穹窿状的天花板,这种天花的每一方格为一井,又是以花纹,雕刻,彩画,故名藻井."藻井"一词,最早见于汉赋.清代时的藻井较多以龙为顶心装饰,所 ...